高考之後如何正確的估分?

子不約929



估分時間

估分時間很重要,因為這直接決定著你估分的正確性和準確性,不建議考完一科估一科,考完之一科後,應該把精力和心思放在下一科目上,等到所有的科目考完之後這兩個星期之內估分,結果最為準確。



瞭解評分標準

做到這一點,你需要拿到正確答案。估分前要了解高考試卷的評分標準,這才是估分的依據,然後在回憶自己的解答,跟自己的解答做比較,每一題的得分點是否抓住?是否按照出題意圖來回答?對於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可以得出最準確的估分,靈活性的題目,可以參考老師的意見。這樣下來基本上能得到初步結果。

多次估分取平均值

不同的考生在進行同樣一張試卷的估分時,也能得出不同的結果,會有主觀性在裡面,也會因為擔驚受怕,而不敢給自己客觀公正的打分。所以可以多估幾次分數,同時也參考老師和別人的意見,按照嚴格,一般,不嚴格的估分標準來進行,得到最終結果。



過分的目的是讓考生對自己的高考結果心裡有數,從而能夠做下一步打算,這個時候,家長不要過多幹預和壓迫,以免影響孩子的心情,影響估分結果。


通用9FB

1.時間:非常重要的是,建議考生考完之後再對答案估分,不要考完一科就急於對答案,調整狀態準備應對下一門考試才是最重要的。

2.方式:對於客觀題基本較為準確,其他主觀以及大題(包含步驟分)的情況可以在預估的時候酌情折中,最終預估總分有個心理浮動範圍,且不要將預估分看得過重。

3.目的:預估成績只需要一個大致範圍即可,最終志願填報肯定還是看最後公佈的成績,那麼預估的意義在於可以在成績出來之前的空閒期根據自己的預估的分段開始做好志願填報的準備。結合預估的分數段圈出意向大學的範圍和專業方向,等成績公佈後最最後的選擇。

4.估分後可以做什麼:①明確大致專業方向;②根據預估成績、意向專業方向選擇大學;③詳細瞭解專業內涵和大學情況;④學習志願填報技巧


青雲匯

高考完之後很多考生都會偷偷的估分,先看一下自己大致的分數,然後心裡有個底,但是估分並不一定跟實際成績接近,我們當時有個同學就是,估分620多,結果實際成績出來少了四五十分。如何能提高估分的準確性呢?

首先時間,不要間隔太久,時間越久越容易被答案帶歪,高考完一週基本上答案肯定出來了,如果有條件,自己重新做一遍然後根據答案標準估分比較好。

關於語文。

語文屬於伸縮性較高的學科,除了選擇題固定答案之外,其他都不好把握,比如閱讀理解,你要結合評分標準,按知識點給自己打分。作文的話就更難了,一般和自己老師平時作文批改的標準會有不同,所以這個很難估分,根據自己跑沒跑題,可以取保守分數。

關於數學、英語。

數學和英語這兩科相對容易,英語都是選擇題,作文也不會波動太大,如果考場上不是太緊張的話,(緊張的時候考完不記得的)應該分差很小。數學這個計算、解決問題都要多看步驟,不能只看結果。

理綜或者是文綜。

綜合卷題量大,而且跨度也大,所以這個最好是做一做然後再根據標準估分,反正我當時高考完之後是不記得自己文綜都寫了啥,如果看著答案估分,很容易被答案迷惑。

其實在我看來,高考之後估分的意義並不太大,也許每個人想法不同,以前事業編考試也是, 每次考完試都會被催著估分,雖然答案都在准考證上寫著,百分百準確,不估……哈哈


莞爾手工坊

對於考完試後估分的問題,我想沒必要太在意,到時估出的分數偏大,或偏小,沒有太大意義,關健是以報岀來真實分數為準。想正確估分,也只有考生本人通過平常考試的一些經驗,哪些題容易丟分,哪些是十有把握得滿分,有個基本判斷,也不會錯估到哪去。


愛上幻想的男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