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宇文護為什麼那麼厲害呢!他這麼狠為啥不自己稱帝王哪?

宇文護(513年-572年4月12日), 字薩保,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顥第三子。南北朝時期北周權臣。

宇文護早年跟隨宇文泰與東魏多次交戰,屢建戰功,歷任都督、徵虜將軍、驃騎大將軍等職。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病逝,臨終將權力移交給宇文護,宇文護接掌國政。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禪位於宇文覺,建立北周。封大司馬,進爵晉國公。北周建立後,宇文護專政,三年內連殺宇文覺、拓跋廓、宇文毓三帝。名臣趙貴、獨孤信對其掌權不滿,暗中策劃將其除掉,事敗後紛紛被害,北周政權穩定下來。宇文護也升任大冢宰,總領左右十二軍,一時間權傾朝野,成為北周的實際主宰者。武成二年(560年),宇文護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為帝。保定三年(563年),宇文護又命柱國大將軍楊忠聯合突厥東征北齊,圍攻洛陽,因北齊援軍趕到,無功而返。伐齊的挫敗,使宇文護在北周的威望大為降低。宇文護自西魏恭帝三年(557年)到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前後執政十五年之久,對北周王朝的穩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

但宇文邕是一個精明強幹之人,不甘做傀儡皇帝。 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護從同州回到長安,在含仁殿被宇文邕殺死,其子嗣、黨羽也被逮捕誅殺。建德三年(574年),宇文邕下詔恢復宇文護爵位,追諡為晉蕩公。

北周宇文護為什麼那麼厲害呢!他這麼狠為啥不自己稱帝王哪?

(宇文護)

北魏延昌二年(513年)宇文護出生於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是北周文帝宇文泰長兄邵惠公宇文顥第三子,為宇文泰之侄。年幼時端莊正直,又有志向和氣度,被祖父宇文肱所喜愛,對他的期望勝過他的各位兄長。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宇文護十二歲時,父親宇文顥去世,他隨同父輩在葛榮軍中。葛榮失敗以後,遷居晉陽。永安三年(530年)宇文泰入關之時,宇文護因為年幼而未隨從宇文泰。

普泰元年(531年),宇文護從晉陽來到平涼,時年十九歲。當時宇文泰的兒子們都還年幼,就委託宇文護管理家務。他雖不施威,而將內外治理得森然有序。宇文泰曾誇獎宇文護的志向氣度都很像他。

太昌元年(532年),宇文泰出鎮夏州,留下宇文護隨侍賀拔嶽。永熙三年(534年),賀拔嶽被殺害,宇文泰前往平涼,封宇文護為都督,隨宇文泰征討侯莫陳悅,將其擊敗。大統元年(535年),因迎接西魏文帝元寶炬有功,被封為水池縣伯,食邑五百戶。

大統(535年-551年)初年,加授通直散騎常侍、徵虜將軍。又以參預定典樂之功,晉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戶。曾隨從宇文泰活捉竇泰,收復弘農,攻克沙苑,大戰河橋,每次均立下戰功,升為鎮東將軍、大都督。大統八年(542年),晉升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北周宇文護為什麼那麼厲害呢!他這麼狠為啥不自己稱帝王哪?

(宇文護 )

在邙山戰役中,宇文護率領先鋒諸將被敵軍包圍,都督侯伏侯龍恩挺身抵禦,才倖免於難。當時,趙貴等軍也已退卻,宇文泰於是撤軍。宇文護因此而被免官,但很快又恢復原職。大統十二年(546年),加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封中山公,食邑增加四百戶。大統十五年(549年),出鎮河東,升大將軍。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九月,宇文護與於謹南征南梁江陵。宇文護率領輕裝騎兵為先鋒,日夜兼程,又派裨將進攻南梁邊境城鎮,逐一佔領,並活捉南梁巡邏偵察的騎兵,軍隊一直進逼江陵城下。城中守軍沒有料到大軍來得如此之快,紛紛驚惶失措。宇文護又派兩千騎兵切斷長江渡口,徵集船隻以待後援。大軍開到之後,包圍了江陵,並將其攻佔。

宇文護因此戰立功,其子宇文會被封為江陵公。當初,襄陽蠻族統帥向天保等萬餘人憑恃險要作亂。大軍回師時,宇文護率軍將其蕩平。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西行巡視,到牽北黃河屯山(今內蒙古後套烏加河)的時候患病 ,派人駕驛站車馬傳見宇文護。宇文護到涇州見了宇文泰,而宇文泰已經病危。宇文泰對宇文護說:"我如今已經危在旦夕,恐怕不久於人世。我的兒子們都還年幼,但是外敵內憂尚未平定,此後國家政權都託付給你,希望你勉力從事,完成我的志願。"宇文護淚流滿面,接受了命令。行至雲陽,宇文泰去世。 宇文護秘而不宣,到長安才將喪事公佈。當時宇文泰嫡長子年紀尚幼,強敵在側,人心不安。宇文護治理內外大事,安撫文武百官,人心才逐漸安定下來。

北周宇文護為什麼那麼厲害呢!他這麼狠為啥不自己稱帝王哪?

( 宇文護 )

從前,宇文泰常說"我得胡人之力",當時人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到了這時,人們才明白是指宇文護。宇文泰安葬完畢,宇文護藉口天命當有歸屬,派人婉言勸說西魏恭帝,使西魏恭帝讓位。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護迫使西魏恭帝禪位於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次年(557年),宇文覺(孝閔帝)稱周天王,建立北周。拜宇文護為大司馬,封晉國公,食邑一萬戶。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宇文護被任命為太師,賞賜輅車、冕服,其子宇文至被封為崇業郡公。後改雍州刺史為牧,讓宇文護擔任,並賞賜他鐘磬類樂器。武成元年(559年),宇文護上表請求把朝政大權還給明帝,明帝答應了他的請求,但軍國大事仍然委託於宇文護。明帝性格聰慧,有識見膽量,宇文護很懼怕他。有一個叫李安的人,當初以廚藝得寵於宇文護,被提升為膳部下大夫。武成二年(560年),宇文護悄悄命令李安,乘明帝進食之機在食物中下毒,於是明帝臥病而死。宇文護奉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為帝,是為北周武帝,百官各統領己職,聽命於宇文護。

從宇文泰擔任丞相時起,就設立了左右十二軍,由丞相府統管。宇文泰去世後,左右十二軍都受宇文護節制,凡是軍隊的徵調,沒有宇文護的手令就不能行動。宇文護在自己的府邸屯兵防衛,比皇宮防範得還要嚴密。無論大事小事,宇文護都是先行決斷再上報皇帝。保定元年(561年),任命宇文護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五府受天官統領。有人為了迎合宇文護的心意,便說周公德高望重,魯國建立文王之廟,宇文護的功勞可比美周公,應當沿用魯國之禮。於是詔令在同州晉國公府邸建立德皇帝宇文肱的別廟,讓宇文護祭祀。保定三年(563年),下詔說:"大冢宰晉國公宇文護助朕完成帝業,安養天下百姓,功勳無比。從今以後,詔誥及官方文書一律不準直稱他的名字。"宇文護上表,一再謙讓。

北周宇文護為什麼那麼厲害呢!他這麼狠為啥不自己稱帝王哪?

(宇文護)

我一直認為,歷史人物所作出的選擇,一定是他在當時認為的最好選擇,至於後來沒選擇對,這是事後諸葛亮來看的。

就像炒股,今天漲停了,你並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漲停,你判斷會漲停,追進去,結果跌停了,然後你後悔。

這都是事後諸葛亮,然後你問,為什麼要買,應該不買,可買,一定是你對當時形勢作出的你認為對的判斷。

宇文護為什麼不篡位,這個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雖然這麼說,我也可以事後諸葛亮的試著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宇文護,號稱史上第一屠龍手,557年——560年,3年之間,接連幹掉了3個皇帝,西魏恭帝元廓、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北周明帝宇文毓。

宇文邕和僅有的幾個親信,比如宇文直這些人商量咋偷襲,後來敲定了方案。

北周宇文護為什麼那麼厲害呢!他這麼狠為啥不自己稱帝王哪?

(宇文護)

宇文護一次外出回到長安,宇文邕在宮中迎接他,接著和他一起去拜見皇太后,路上,宇文邕很誠懇地對宇文護說,太后年事已高,卻酷愛喝酒,以致喜怒無常。我跟她說了很多次,她都不聽,你勸勸她。

然後,宇文邕拿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酒誥》,酒誥應該是《尚書》中的一篇關於禁酒的文章。然後交給宇文護,讓他用這個勸太后。

宇文護不覺得有詐,見著太后以後,就開始念這文兒,宇文邕手裡拿這玉笏板,在後邊站著。然後,宇文邕就用這個玉笏板,猛砸宇文護。

宇文護倒地,然後宇文直衝進來,就砍了宇文護。


(歷史悠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