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種中藥組合對應的功效

十三種中藥組合對應的功效

1.麻黃+ 桂枝 : 解表發汗,適用於風寒表實證。

2.荊芥+ 防風 : 祛風解表,適用於感冒表證。 溫服後宜蓋被避風半小時

3.辛夷 +蒼耳子:散風寒、通鼻竅,適用於鼻淵病。

4. 蔥白+豆豉 :外感表證輕淺者。 服後避風

5.菊花 +桑葉:疏散風熱,適用於風熱表證。

6. 大黃+ 芒硝 生用後下:陽明之燥熱實證。 為祛邪之重劑,只宜暫用,中病即止。

7. 石膏+ 知母:清解胃熱,不僅能增強清熱之力,且能救陰。適用於陽明經證及胃熱證。

8.代赭石+ 石膏: 清熱降逆,適用於胃熱所致嘔吐、吐血病證。

9.鮮蘆根+ 鮮竹葉 : 生津清熱,適用於溫熱病後期熱傷津虛之症。 煎後代茶、溫熱病後期。

10. 甘草+ 桔梗:利咽喉、排痰,適用於咽喉痛,肺癰成癰期。

11.金銀花+ 連翹:清熱解毒,適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期或熱瘡癰證。

12. 田基黃+ 垂盆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13.天癸子+ 土貝母: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