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決定命運,是真相還是誤會?

四筒爸爸

對大多數人來說,高考絕對決定命運。

上大學和不上大學,對多數人講,結果肯定大不相同。

在此,舉特例是沒有意義的。

回頭看看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中專生、技校生、高中生和初中畢業生,比較一下他們現在的生活,不需要大數據統計,只要不睜眼說瞎話,就能看得出來,學歷越高的人,現在的收入越穩定、工作越穩定、生活也越穩定,幸福指數也越高。

其實就是近幾年畢業的,也大不一樣,博士可以挑選單位;專業好的博士,可以說是用人單位在搶人。而碩士相對就差了許多;學士就像畢業時拍照的帽子,隨便扔吧。

在此,就不用說平均工資收入了,想看不同學歷的收入,自己上網一查就明白。

高考志願的選擇,對人生影響非常大

題主說,家長和孩子在志願的填報上,意見不統一。

我覺得,這完全正常。

做為家長,人生經歷肯定比孩子多,選擇時,會更面對現實,更務實;

而孩子,剛剛長大,意氣風發,想什麼都比較理想,更務虛;

這就如家長和孩子面對成家的時候一樣,家長想得是生活,孩子想的是愛情。

但不論務虛還是務實,是談理想還是談現實,填報志願,絕對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選擇數學,就可能是未來的數學家;

選擇物理,就可能是未來的物理學家;

選擇歷史,就可能是未來的歷史學家;

選擇經濟,就可能是未來的經濟學家;

選擇不同,未來便大不相同。

當然,便會有不同的命運。

高考,就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時刻。


一介書生945

作為一名過來人,馬上又要高考了,藉此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1、農村娃的出路在高考

我是個農村娃,從小到大一直跟土地打交道,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開個小賣鋪,因為,那時候覺得,小賣鋪老闆天天坐著就能夠掙錢,很令人羨慕。

後來,因為自己有點懶,每每老孃讓自己下地幹活,就以寫作業為理由,藉故不下地。久而久之,成績還算在我們村小學前列之中。

小學初中,自己從沒有什麼目標,一直盤算著怎麼開小賣鋪,後來,很幸福考上了高中,漸漸自己的見識開闊了,目標變成了考大學。

於是,通過高考,自己走了出來,而和我同齡的人,基本上沒上高中,如今還在老家生活,基本以打工為主。自己並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只是想拿自己的經歷來說明,高考對於我們這樣的農村娃來說,的確是最佳改變命運的機會。

2、努力就有收穫

我自己是高考的受益者。很難想象,如果自己沒有考上大學,如今會是什麼樣子?靜下心來想想,或許自己沒有考上大學,成為了高考的失敗者,也許通過努力也會取得一些成就。但,這種努力,必然是要付出更多代價的。

我一直欣賞這番話,真正的高考並不是六月份的那次考試,實際上整個人生都是高考,勝利者需要不斷努力。只有這樣,才永遠是高考之王。

所以,努力就有收穫,就會有成功的可能,如若不努力,等待的只是一事無成。

3、知識的確能夠改變命運

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認識到了知識的重點性。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到時候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付出努力的你。無論此時你認為高考是否決定命運,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為之一戰。等事後,再來評說!


說文寫作

學生時代,我是學霸。如今,我是大學老師,對於“高考命運決定論”,我想說:這就是個笑話!大學不會給孩子發薪水,高考也不比中考重要多少!

請耐心看完再噴,我欣然接收!對於這個問題,只跟家長談四個問題。

問題一、名企只招名校畢業生,並非因孩子在名校學得多好,而是因為企業控制“招聘成本”

我曾協助某企業招聘組到雙選會現場招聘應屆畢業生,只招聘10個人,而收的簡歷卻有5000多份,5個人的招聘組根本篩選不過來,只能把500多份名校畢業生的簡歷瀏覽一遍,把其餘4000多份簡歷扔了,直接扔了。事後招聘組成員告訴我,這樣做是不得已而為之,只招名校畢業生倒也有一個合理因素:技術水平沒工夫查證,但能考上名校者智商肯定不會差。

問題二、名牌大學畢業生到底學得好不好,還是那個家長眼裡愛學習的好孩子嗎?

大多數孩子經歷高考後把大學當成遊樂園、休息區,即使985院校亦是如此。我們給畢業生做過不記名問卷,100個學生中,四年未逃課者僅佔7%。我跟學生年齡差距不大,愛一起交談。據我所知,學霸還是有的,但是一個班就那麼幾個,每年獎學金得主始終是那麼十來個人,而剩下二十來個學生的學習心態大多是“60分萬歲,80分欣慰”,平時上課得過且過,課後作業不懂就抄,畢業設計也是拼拼湊湊應付了事。

問題三、請家長捫心自問,是否記得孩子高中老師的名字,又是否知曉孩子的大學老師姓甚名誰?

家長總堅信高考決定命運,對高中老師的話言聽計從。殊不知,孩子在大學裡的學習態度更能決定孩子畢業後的工作。我們也很無奈,大學不興家長會,當發現某個孩子學業不佳,也沒有合適的渠道與家長溝通。家長不知道我們姓甚名誰,更不會主動與我們聯繫。所以,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家長應好好自我反省!

問題四、看看個別家長是怎麼做的,孩子又是如何在校園裡成長的?

其實,大學給學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成長機會,越是名校機會越多。一是,大學實驗室會在課程中向學生開放,名校甚至擁有國家級實驗室,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工作前掌握真正的高科技;二是,大學裡大量的老師可以帶學生做項目,做畢業設計,在畢業前形成技術專長優勢。三是,個別科學家級教授甚至可以直接將得意弟子推薦到一些頂級企業。但是,99%的學生和家長不知道也不懂得珍惜這些機會,甚至不知道大學老師姓甚名誰,也是醉了。

在此告誡各位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上大學了,自己就可以放假了。沒事兒多瞭解下孩子的學校,多關心關心孩子的大學生活,多跟大學老師聯繫聯繫。如果你這樣做,孩子所獲得的遠比高考分數要多得多。

如果你不認可我的說法,可以拍磚,不要罵人,謝謝!


四筒爸爸

曾經我也以為高考只不過是一個考試,並不會改變一個人命運,但是高考後十年了,讓我越來越認識到高考改變不僅僅是一個人命運,而是一家人,甚至是一大家子人的命運。

當初年少氣盛,成績並不好,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讀書,想著畢業以後考個一般的大學,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夠出人頭地。那時候看過很多書,有很多寫著有一些名人也是出身貧寒,並沒有受過什麼高等教育也成功了。我對此是深信不疑,覺得不讀書也能一樣出人頭地。但那只是年輕時候想法,真正的踏入社會,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才發現高考真的是能把一些人徹徹底底的分開。



當初一個班有50多個人,考上一本二本的有十多個,三本有20多個,然後剩下的大專,還有四個同學沒有參加高考直接回家工作了。當時沒有看出來高考對一個人有什麼影響,兩年後也並沒有看出來,因為大家還沒有本質的區別,直到畢業以後找工作。一本和二本的明顯要好於三本和大專,很多地方几乎是所有的地方都要求必須是二本以上,三本和大專的不在考慮範圍內,即使是在學校裡表現的如何突出,自己的專業課成績多麼的好,獲得過多少次榮譽獎勵都不行,因為二本和三本之間就是一道分界線,上面的可以挑選,下面的對不起請離開。

畢業後兩年基本上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從大家的聯繫上可以看出好的學校的人大部分都去了 非常好的企業,特別是有兩名同學,當初上一本重點的,一個進了我們那市委大院,另外一個去了中石油,雖然說前途不可未知,但是他們的起點已經遠遠的超過別人很多,所擁有機會和以後總得經歷的也不是那些在家裡面種地的人所能想到的。

肯定會有人說他們進那種好單位肯定是靠關係,那有沒有想過如果是靠關係也需要一定的基礎。就比如中石油。他們要求的起點就是重點一本,而如果是二本的人要進去有多難?首先只有滿足了一定條件,再有一定的機會才會達到想要的程度,而連滿足的條件都沒有滿足,怎麼可能再有機會。

距離高考後有將近十年了,參加工作也有五六年的時間,這其中的差距已經拉開了。在一個教室裡面學習,一個餐廳裡面吃飯的人現在有了本質的區別,有的人年收入已經達到了30萬,還有的人年收入還不到1萬。我之前回老家我見了一個同學,當初沒有高考直接回家嫁人,現在孩子已經八歲了,不到30歲的她看起來有40多歲,和她說話也是說一些以前的故事,以及家長裡短。最後她說自己非常羨慕當初那些參加高考的同學,非常羨慕。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現在的年輕人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高考並不能改變命運,他們想著說做網紅,做明星一樣能改變命運。但是做網紅。做明星的人有幾個?而平凡的人有多少?在每年800萬的本科畢業生中都有大把大把的人沒有工作,而那些沒有上過大學,沒有接受過高考洗禮的人想和那些本科生比,這之間差距很大。

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明白,而當我們明白的時候已經不年輕了,已經沒有機會了。真的,我有時在想,如果真的能讓我回到十年前,再讓我重上一次高中,我一定會發奮努力,即使拼了老命要考上好大學,要考上重點一本,而現在已經後悔了不行了。

所以那樣說高考並不能改變人命運的人還沒有經歷過一些事,還沒有經歷過這世間的屈辱與白眼,努力與艱辛。只有真正的經歷過一些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再回首去看,真的挺為自己的當初感到後悔,只能通過自己的心酸歷程告訴別人,讓別人好珍惜。但是對他們來說路還沒有走過,並不知道路上的艱辛,也許在他們眼裡未來的人生路上一片光明,路兩邊鮮花綻放,鳥語花香。

高考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是一個分水嶺,又有無數的人將從此徹底的分開,要過著不同的人生,經歷的不同的事情,然後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做一個高考後十年的人來說,想真正的改變自己的命運,高考是最公平的一個平臺,只要有努力,只要有夢想就會有成果,就會有回報,這是發自肺腑的感悟。

寫到最後,已經是感慨萬千,鼻涕一把,淚如雨下。


國557

從命相學的角度出發,確實如此。中國有句老話叫,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他談論的就這個問題。

意識是說,先天的東西無法改變,比如人天生殘疾,天生智商受限等等吧,這種先天性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去調整他。如環境,《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就是說這個意識。

風水並非說是用羅盤,查這裡磁性高,哪裡磁性弱之類的,那太膚淺了,真正所指,就是環境的問題,可以簡單看著基本的自然環境,也可以廣泛看成人與人,或者人文+自然環境。

擠陰德,不是行善的意識。其實行善是有標準的,無論中國傳統理論,還是外來文化,對這個看的都非常明確,就是因果關係,有因必有果,其實就是陰陽理論。他的意識就是說,你要改變的是看事物的角度。

例如,你當官,你會從官的角度看問題,你是民,你會從民的角度看問題,這就是屁股決定腦子。但是你是官,但是從民的角度看問題的時候,你就是善行了。就是大牛咯。

多讀書,就是廣智的意識。就是說你努力讀書,必然會知道的多,在前面環境+看事物的角度+讀書,相互結合,你就會改變先天性的東西。

這句話,並非出自經典,是老百姓一點點總結出來的,然後一代又一代的加上去滴,他並非聖賢之語,是老百姓的智慧結晶!


走過路過自然飄過

到現代社會來說,這句話沒什麼大問題,基本正確,我個人完全贊成,如果連大學都不上,那就是參加檢驗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以後有什麼成就,先把大學讀完再說,如果沒有這個過程,那再高的成就也有限。我不相信有能力做事情的人,多讀一點書會變傻。

以前很多人都說大學是最高學府,現在這句話錯了,讀完大學只不過是很多事情的起點,所以考上大學不代表萬事無憂,這隻意味著你有機會去學習將來工作、創業需要的基本知識。

也就是說你之前的學習,都只是一個準備工作,一切都是為了今天起的這個學習資格。在這裡,如果好好學,將來前途會好一些。如果混日子,就要做好混一輩子的準備,有時候,即便你不想再混了,也沒什麼機會再回頭。

現在讀個大學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正因為這件事情變得很稀疏平常。所以大學生的含金量嚴重下降,大學生都不值錢了,那不讀大學的呢?

很多人覺得不讀大學直接就去打工或者做生意,只要有能力也能發家致富的,這種觀點真的很難辯駁,因為我們無法讓你看到未來,現在很多人不僅是這樣想的,還是這樣做的,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這個現象有點嚴重。

這幾年網上不是經常流傳一個笑話嗎?說一個初中生手下有一群博士幹活,這樣的笑話以後會越來越少,以後有著博士頭銜的老闆會越來越多,初中生的公司裡,博士是不可或缺的人,博士生的公司裡,初中生看大門都不一定夠格。


凡鐵鑄兵堂

高考是否能改變命運?怎麼去確定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來假設一下,無非是兩種情況,當然每個人的家庭、出身、能力各方面都不相同,所以每個人心裡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樣,一起來思考一下:

第一種假設:高考失敗後你會是什麼樣?


第二種假設:高考成功後你會是什麼樣?

兩種假設,兩種選擇,結果如何呢?

以我為例:

如果我高考失敗,也許會去大城市闖一闖,進廠?打工?都有可能,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混出頭,畢竟家庭出身不好,只能靠自己,而我自己能力並不突出。

真實情況,高考成功,順利讀完大學,回到老家找了份安穩的工作,我自認為現在的情況肯定比不參加高考或者高考失敗好得多。

你呢?你們呢?


梅常輸

既然現在教育部不讓排名,你就不排名多好,還能省好多事,家長要問了,也只告訴他們自己孩子的成績,想知道名次的讓他們自己下去自己做排名就行了。這老師一看就是剛上崗的新老師,沒有經驗。出力不討好


不吐葡萄核

舉個栗子,相親幾大問題:1家庭背景?2工作待遇?3畢業院校?

選清華學霸還是地主家落榜兒子,必定要考慮糾結一番的,那麼,也就說明高考跟投胎多少可以相比了!當然清華畢業也可以找不到工作,富二代也可能敗光祖業,凡事沒有絕對,看大多數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