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爐:魯股迎來“盈利大年” 192家公司去年共賺887億元

據山東財經報道統計,截至今晨(28日),山東193家A股上市公司除山東地礦外,悉數公佈了2017年年報,192家公司共賺取淨利潤887億元,同比大漲43.5%,堪稱魯股盈利大年。其中,180家公司盈利,僅有12家公司虧損;盈利最多的超過100億元,虧損最多的也超過了30億元。

最新出炉:鲁股迎来“盈利大年” 192家公司去年共赚887亿元

總營收15669億元 淨利潤887億元

山東財經報道注意到,除山東地礦公告不能按期披露年報外,其餘披露財務數據的192家山東A股上市公司,2017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5669.97億元,比2016年大增3838.7億元,增幅高達32.45%。

淨利潤的數字更加驚人,192家公司共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887.59億元,比2016年增長269億元,增幅高達43.51%。

除了整體淨利潤高企外,企業盈利面也大幅增加。192家公司中,有180家公司實現盈利,佔比高達93.75%。

數據顯示,192家公司中,112家公司盈利超過1億元。

從整體情況看,按平均數計算,相當於每家山東上市公司賺了4.62億元;而192家公司的盈利中位數為1.36億元。

21家公司盈利超10億

山東財經報道統計發現,2017年山東上市公司中,共有21家公司盈利超過10億元,歸母淨利潤合計達到606億元。

最新出炉:鲁股迎来“盈利大年” 192家公司去年共赚887亿元

其中,萬華化學111.35億元的淨利潤傲視群雄,是山東唯一一家淨利潤過百億的公司。值得關注的是,還有三家公司淨利潤超過60億元,分別是青島海爾69.26億元、濰柴動力68.08億元、兗州煤業67.71億元。

從營業收入來看,山東上市公司中,有10家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青島海爾、濰柴動力、兗州煤業營業收入都超過1500億元,前十名中,營收最少的海信電器,也有330億元。

最新出炉:鲁股迎来“盈利大年” 192家公司去年共赚887亿元最新出炉:鲁股迎来“盈利大年” 192家公司去年共赚887亿元

而從虧損情況看,虧損最多的公司淨利潤為-34.83億元,*ST新能虧損5.49億元、中潤資源虧損4.49億元分列二三位。

下面我們分地域,對比濟南、青島、煙臺三地的情況。

煙臺公司盈利能力最強 淨賺199億元

年報顯示,煙臺38家上市公司去年共實現營業總收入2196.8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8.51億元。兩項數據相比於2016年的1536.99億元和118.96億元,都有大幅增長。

從單個公司來看,山東最賺錢的上市公司萬華化學就出在煙臺。此外還有四家公司歸母淨利潤超過10億元,分別是南山鋁業16.11億元、玲瓏輪胎10.48億元、張裕A10.32億元和瑞康醫藥的10.08億元。

除了總體盈利最多外,煙臺上市公司虧損面也較小,2017年僅有2家公司虧損,分別是民和股份虧損2.91億元、益生股份虧損3.10億元。

青島虧損公司最少 坐擁營收最多公司

青島目前共有28家A股上市公司,儘管淨利潤沒有煙臺公司高、營收規模沒有濟南大,但虧損公司更少。

2017年,青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911.86億元,淨利潤138.77億元;這其中,青島海爾以1592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山東上市公司營收規模首位,青島海爾69.26億元的淨利潤,同樣在山東上市公司中位於前列。

相比於煙臺和濟南而言,青島上市公司淨利潤超10億元的較少,除了青島海爾之外,只有青島啤酒一家,為12.63億元。海信電器淨利潤為9.42億元,與10億差之毫釐。

不過,青島公司中,虧損企業更少,僅有一家,天華院去年虧損4693.77萬元。

濟南公司營收最多 達3065.79億元

濟南目前共有24家A股上市公司,儘管淨利潤比青煙兩地少,但營收規模卻位居首位。

據山東財經報道統計,除山東地礦外,其餘23家公司2017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065.79億元,營收超過100億元的上市公司就達到9家,華電國際以790億元居首。

淨利潤方面,濟南上市公司去年共實現淨利潤101.52億元,其中,4家公司盈利超過10億元,山東高速盈利最多,為26.44億元;山東鋼鐵、山東出版、山東黃金淨利潤也超10億元,分別為19.24億元、13.65億元和11.37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