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文道《一百零一夜》理與人(二)如果無我,我何必怕死

今天早上的我,跟現在的我,的確已經變了。可是今天早上的我的心理活動,跟現在這個我之間是有連續性的。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這個連續性,我們只需要去描述這樣的連續性的存在就夠了。我們不需要那麼費事,再為他加裝一個概念,叫做“我”。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理與人(二)如果無我,我何必怕死

很多了不起的哲學家,一直都在探討類似的問題,而帕菲特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乾脆是把“我”拿掉了,所以為什麼說他是一個革命性的做法。但是這麼革命性的做法,很快就會帶來一個實質上的困難。那個困難就是像我們上一集跟大家講的:假如說沒有我的話,那我們怎麼去談責任問題呢?這些問題都不是一些無聊的哲學家窮極無聊在想,拿來混飯吃的問題。事實上你只要簡單想想看,你就會發現,我們現代社會、我們人類之間、包括刑法體系裡面,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后面,都根本假設了“我”的存在。要是沒有我,沒有我的自我同一性這些觀念當基礎的話,很多東西都立不住腳的。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理與人(二)如果無我,我何必怕死

你比如說,如果我說:上午有警察來抓我,說我今天上午搶了銀行。我能不能跟他說,今天上午搶銀行那個人,跟現在在做節目這個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了。或者就算不是完全不同,至少不是完全相同的人。那你憑什麼來抓我呢?對不對?那麼遇到這種問題,帕菲特當他把我跟自我同一性拿掉之後,他怎麼來回應這個問題。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去強調人的心理連續性。他認為真正應該負責的,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犯了錯要負罪責的不是“我”,而是構成“我”的那些心理連續。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理與人(二)如果無我,我何必怕死

今天早上才犯了法的我,跟現在這個我中間的心理、性格各方面是連續在一起的。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也是連續在一起。我早上搶了銀行,所以我現在有錢。我現在怎麼會有那麼大筆鈔票呢?那全都是因為早上的那個我搶了銀行的緣故。因此我們要抓一個罪犯,要判他責任的話,應該看的是這種連續性,而不是他是不是原來那個我。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呢?有一個很簡單的理由,那就是因為我們會發現,有一些我們人犯過的錯,跟現在這個我的確有相當遙遠的距離。乃至於我們甚至可以說,根本不像是同一個人。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我小時候,四十年前,曾經揍過一個同學。那現在你還能不能夠追究,我要為四十年前的那件事情去負上刑責呢?恐怕很難是不是?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理與人(二)如果無我,我何必怕死

因為那個時候的我,跟現在的我,中間遙遠的程度、心理連續的程度已經非常淡薄了,淡薄到幾乎我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人的地步。

【下期預告】

第一百七十一夜 《牡丹亭(一)一本把美女看到自殺的經典》

4.10上線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理與人(二)如果無我,我何必怕死

如果你不明白《牡丹亭》為什麼讓人傷心欲絕,你就應該回到四百年前,把自己帶進那個時候的中國女性身上。

——梁文道

《 一千零一夜》由梁文道策劃並主持,全程實景拍攝,每集都在夜間拍攝,梁文道在街頭、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導讀中西方的經典書籍,尋找都市人漸漸遺忘的閱讀樂趣,以梁文道的視野及關懷,體察一本書的多個面向。

梁文道《一百零一夜》理與人(二)如果無我,我何必怕死

《一千零一夜》優酷土豆每週一、週四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