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出現的臣妾、本宮、哀家、嬪妾、奴才等等,在清朝是不是真的這樣叫的?

黃鑫



先說下“哀家”

“哀家”是戲曲裡死了丈夫的太后的自稱。“哀家”是指自己稱自己為可憐的人。喪夫之哀。不過哀家在歷史上似乎沒有人這麼說,一般喪夫的人自稱都是自稱奴家或者賤婦。

哀家是從哀子演化而來,《禮記.雜記上》記載:祭稱孝子孝孫,喪稱哀子哀孫。

後來文人在寫戲曲的時候將太后自稱為了哀家。所以哀家不是隨變可以自稱的。如果皇后自稱哀家的話豈不是詛咒自己的丈夫嗎?如果真的如此,皇帝必然殺了皇后。

你說太后或者太皇太后自稱哀家也就算了,皇后可千萬不可自稱哀家啊。如果電視劇裡皇后出現哀家似乎有點搞笑的。



再說下“本宮”

本宮比哀家就要好一些了,至少本宮是歷史上有的稱謂。不過本宮也不是后妃們的自稱。

所謂“本宮”是指一個宮殿的主人,也就是說你要是有一座宮殿那你就可以說本宮。比如我們知道的太子,一般太子是居住在東宮的。所以太子也是可以有資格稱自己為本宮的。

公主也是可以自稱本宮的,不過前提是公主要有自己的一座宮殿。



不過後來,本宮的稱謂開始有一點變化了,公主只能在有了封號以後才可以自稱本宮,如果沒有封號那就只能自稱為本公主了。

后妃們可以自稱為本宮但是前提是也是要有自己的一座宮殿,不過太后和太皇太后是不會自稱為本宮的,一般覺得本宮是後輩們的專稱。

最後說下“臣妾”

所謂“臣妾”是古代地位比較底下的人才會使用的。

《尚書傳》說:“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

後來呢臣妾開始變了,變成了臣服的意思,《史記》《漢書》中都有這種用法。所以臣妾指的是對皇帝臣服的所有的男男女女。所以一般來說嬪妃是不會自稱為臣妾的。就算是金、元、清這樣的少數民族的朝代也不會,他們是自稱妾而不是臣妾。因為在清代滿人的眼中,奴才是比臣要地位高一些的,滿人是將奴才看成是自己人的。一般漢人的官員在清朝的時候自稱臣,滿人自稱奴才。比如我們經常看見和珅是自稱奴才的,而紀曉嵐是自稱臣的。



所以我們電視裡看到很多後宮嬪妃自稱臣妾好像不太合適,不過呢,現在基本是這樣的演了,要是突然改了很多人反而會覺得改的人是錯的吧!


非說不凡

電視劇中很多稱呼都是錯誤的,比如臣妾一般情況下嬪妃不會自稱臣妾,只會稱妾或者妾身,而本宮只有地位高的一宮之主的嬪妃有資格這樣稱呼,同時皇太子也可以這樣自稱,哀家只有皇太后或者皇后死了丈夫才能這樣自稱。而嬪妾一般是指庶妃以下的女子。奴才稱呼比較廣泛,滿臣見到皇帝都稱奴才,包衣見到主子也要稱奴才,即便包衣已經飛黃騰達而主子家道中落也不能廢棄,在清末甚至出現高官厚祿的包衣向衣衫襤褸的沒落主子下跪請安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