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肯德基明目張膽的用百事可樂大瓶裝賣一杯十幾塊錢,為什麼還有人消費?

輕風細雨微言

二言以蔽之:

肯德基、麥當勞(以下簡稱麥肯基)賣的不僅僅是產品,還有消費場景。

在麥肯基喝可樂的人,喝的不僅僅是可樂,還有體驗和享受,尤其在店面用餐的時候(至於為什麼打包帶走也不覺得貴,後面將分析)。

一種產品的售價,從成本的角度,除了產品成本(如進價)以外,還有房租、人工等成本,這些都要綜合考慮進去。

從消費者的角度,除了價格敏感(批量化、標準化的產品市場價格是透明的),還有心理體驗價值——人總是心甘情願為良好的消費體驗買單。

所以,消費場景特別重要。

一瓶750毫升啤酒,在超市裡買可能只需要6元錢,但在酒吧裡,可能要分成幾小瓶,總價至少20元起。

可樂大瓶分裝後貴了好多倍,與同一啤酒在不同的地方賣售價不同,本質上是相同的。

至於說明目張膽,有些言過其實了。一碗雞蛋麵,機場賣50塊,動車上恐怕也得30起,算成本,也就兩三塊錢,翻了幾十倍,這才叫明目張膽,直接搶錢。

但你餓了,不還是得吃?

為什麼人們批這種行為卻不指責肯德基的高定價?因為這裡面多少有“乘人之危,佔人便宜”的成分,太不厚道。

更可氣的是,動車上提供的食物普遍質量較差,這等於用高價買低值的產品和服務,體驗很差。

相對而言,機場裡的麥肯基,已經算是良心價了,所以相對比較起來,你會覺得在麥肯基買一瓶可樂,真心不貴。

不過,在這裡,請注意我說的“相比較”和“覺得”這兩個詞的含義。

“相比較”,是對其他售價更高的餐飲店的一種價格錨定,通過比較,你自然會認為麥肯基價格更公道,至少不會看人下菜,就無形中多了一份信賴——人總是願意為自己的信賴買單,因為信賴是最大的成本。

“覺得”是一種心理感受,就是你感覺貴不貴。一些人經常吃麥肯基,可樂是作為一種飲品搭配的,單點你會覺得貴,但是搭配在一起就不覺得貴了。

還有一種是打包帶走,沒有享受到麥肯基的環境,又作何解釋呢?

我想一方面是習慣養成,免去了做選擇或替代選擇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是品牌背書,麥肯基這樣的連鎖大廠、大品牌,早已在很多人心裡紮根,其產品組合比較簡單,產品品質也比較恆定,是可以信賴的。

不過說千道萬,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也好,體驗也好,最終都要自己買單。


喻派胡言

1.從消費者市場的綜合性角度來進行分析

眾所周知,一大瓶2升或2.5升的百事可樂的市場售價不過五、六元,那麼批發價格會更低,這樣一大瓶可樂裝進新的包裝杯裡完全可以裝到5到6杯,差價足足會有十多元甚至更多。即使這樣,有些消費者還是會前去消費,畢竟,這樣獨特的包裝看起來會比瓶裝的顯得高端,而且吸管形式的飲品喝起來會更加方便,特別對於公司白領和學生,或者是趕路的路人,有些消費者喜歡簡潔、方便的包裝,加上冰塊和吸管無疑對於瓶裝飲料更加吸引消費者,所以也不會理會商品價格。另外,許多朋友聚會,見面的地點選擇在了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地方,點了食物不可能不選擇飲料,迫於面子或者其他原因,也不可能去其他地方買飲料,所以快餐店裡的杯裝飲料就是唯一的選擇。

2.從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角度來進行分析

消費者如果在超市買百事可樂這樣的飲料,超市不可能提供杯子、吸管這樣的輔助用品,這樣的用品同樣需要購買,加起來也價格不非,甚至超出了一杯飲料的實際價格,包括一些冰塊,冰鎮飲料只能保證一定的涼度,但不能保證會有冰塊存在,而且,超市也不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舒舒服服的座椅和休息、休閒的環境。在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地方就可以,買一杯可樂就可以吹著空調、喝著冰鎮可樂、連著無線網刷手機,或者與朋友在這裡聚會。有時候甚至在這裡會經常看到一些學生在寫作業,或者一些並無消費的人也可以來休息。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者所消費的不僅是一杯飲料,還包括了快餐廳的選址、租房、以及衛生,人員僱傭等等,這些經營都是從這一杯可樂當中得出利益。另外,對於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店,就像在火車上、車站裡買的東西價格要高於在市場上所買的東西價格,以及酒吧裡的一打啤酒是外界啤酒價格的好幾番,還有高檔酒店內的一瓶礦泉水就要高於市場價格的好幾倍,但即使這樣,不論是什麼樣的消費價格,消費環境,不是一樣還是有很多人來消費嗎?即使再高昂的價格,也並不能夠阻止消費者的購買和消費。


坤鵬論

從成本來講,一瓶2L可樂的零售價是7元,批發價可以低到4-5元,而快餐廳當中通常會把這個大瓶裝放到套餐當中統一售賣,通常在全家桶中佔到的價格是15元左右,為什麼快餐廳當中的售價能比普通超市和便利店當中的售價提升了接近一倍,但是仍然有人購買呢。

原因在於快餐廳的給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快餐廳給人的消費體驗,到快餐廳進行消費,本身就比到超市購買可樂回家去喝或者回家聚餐的消費者對於價格更不敏感,可以承受更高額度的消費,而且,很多人去到快餐廳中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填飽肚子,很多的時候有社交需求,休息需求,甚至有學習需求,那麼由於有了其他的需求,在這些需求被滿足的同時,對於快餐廳為他們提供的更高額的產品也都採取一個無所謂的態度。

再看快餐廳提供的消費體驗,從超市購買了一瓶可樂,超市並不會給消費者提供享受可樂的位置,但是快餐廳不同,有燈光,空調,舒適的座椅,還有打掃衛生的清潔工,另外也不會有人,將消費者趕出餐廳。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一瓶飲料,支付的十幾塊錢當中,當然也包括了對於快餐廳服務的費用,這樣看起來,十幾塊錢其實是一個在消費者承受能力之內比較合理的價格了。而且快餐廳進行選址,租房,場地佈置,人員僱傭等等都是要攤在每一杯可樂當中的費用。

由於這些需求被滿足而且消費體驗得到了提升,消費者自然對於十幾塊錢的貴可樂樂於消費。


鉛筆道

聽在肯德基打工的朋友說肯德基麥當勞裡面的可樂是用可樂漿兌水的,就是用比較粘稠濃縮的百事可樂加上水,兌出來然後售賣。其實和在工廠裡生產一樣,那個濃縮可樂漿是秘密配方,總工廠把可樂漿發送到全國全世界各地,然後分廠兌水罐裝運送到各個大型賣場。不然就需要把秘密配方給各個分工廠了,容易被盜取配方。就和當時百事可樂可口可樂之間的事情一樣,本來是壟斷的行業,配方被盜取或者研究出來,就把顧客分流了。

所以我認為,首先肯德基麥當勞裡的可樂和超市裡售賣的應該是不一樣的口味,肯德基麥當勞裡的可樂應該更新鮮,直接用漿兌的,而且比例也和大型工廠有區別,畢竟凡事都有誤差,即使是不同的肯德基分店,可樂也有區別。我的口感是這樣的,肯德基麥當勞裡面的味道比超市裡賣的好喝,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樣感覺。

其次就是默認情況下,可樂都是加冰的,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冰鎮的飲料,誰都喜歡,況且肯德基麥當勞裡的室溫總是適合喝冷飲的,即使是冬天,裡面暖氣溫度也適合喝一杯冷飲。然而超市裡的瓶裝可樂,沒有加冰或者冰鎮的條件時就比不上加冰的口感了。

再者,就像速溶咖啡和鮮萃咖啡,價格有區別與可樂這個問題都是一樣的,鮮萃的更好喝,不僅僅是味道濃厚順滑醇香,還有一個心理作用,在星巴克或者漫咖啡喝咖啡,有一種享受生活的情愫在裡面。在肯德基麥當勞裡喝可樂自然也是享受了。

最後,就是肯德基麥當勞裡的食物都是油膩的,可樂很清口,配漢堡雞翅再好不過了。更突出可樂好喝,平時的可樂總比不上在店裡的味道了。因此大家都喜歡肯德基麥當勞裡的可樂,即使貴,也會消費。


山中小野花

在肯德基做過一年多的經理,肯德基對於產品品質的要求、服務的快捷迅速等都還是有自己一套標準和流程,特別是他的訓練系統,從店長到經理,到組長,到全星訓練員和訓練員、到員工和兼職,每一個崗位學習怎樣的課程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很多人去肯德基消費,是消費的他的環境、服務和餐品的標準化,他的可樂是糖漿和汽(二氧化碳)組成,是他們兩者之間的配比,通過可樂機打出,中可的標準是加四顆冰,這種可樂因為汽和冰的緣故,口感很好,很多人會選擇。

同時到肯德基一般都點漢堡、雞翅和薯條之類,這些產品都很乾,必須配飲料,商家又通過各種套餐把可樂和這些主食搭配在一起,整體的費用要比單點低很多,這樣走量就會更多。

再有眾所周知,以可樂為代表的飲料利潤是最高的,在做員工訓練的時候,就會加大對可樂的銷售,很多老師經常講的,就收銀員加一句:您是來杯大可還是中可,而不是中可還是小可這樣一個話術,都會讓可樂有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說餐廳也在做可樂的營銷。

還有肯德基是和百事合作,麥當勞是和可口可樂合作,這兩家可樂供應商幾乎壟斷全球可樂市場,當年的中國的名族品牌健力寶就是被他們兩家聯合幹掉,他們的信任背書就很強,而且很多人早就養成了喝可樂的習慣,到店消費就很習慣了。

最後,不管是麥還是肯,在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他的定位相對來講就比較中高端,很多人也接受了他們裡面產品的價,而且早期都是把去到這裡當作非常有面子的,一年去得也不多,一杯可樂十幾塊自然也能接受了。

總之,肯德基也好,麥當勞也罷,他們不單單是賣的產品和服務,他們提倡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的理念正好切合了國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PS:有的人買可樂的時候不加冰,然後叫同行的人去要幾個冰塊,不要覺得佔了很大便宜,對於這種行為餐廳還是很歡迎的,因為可樂和冰的成本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午道”第316條原創問答。【午道南來】旨在讓更多的職場人越來越幸福,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午道南來


以肯德基為例大杯可樂500毫升10元,外面超市一瓶500毫升3元。他肯德基憑什麼翻三倍還多?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你是坐在肯德基的餐廳裡喝的。那有人說了,我什麼都不買一樣可以坐在裡面或是外面超市買好帶進去喝。那麼請問你有杯子吸管和冰塊麼?好吧,就算這些都不值錢,你也不怕被冷嘲熱諷,那麼我認為你這樣做是對的!畢竟也沒說不允許外帶飲料。


除此例子以外實際上肯德基可樂貴的主要原因是用戶體驗。可樂最佳的搭配就是漢堡和薯條,當然你覺得不划算你也可以幹噎,但是這樣你就總會覺得缺點什麼(缺錢)!就好像在飯店喝啤酒一樣,超市3塊錢一瓶的啤酒進了飯店就翻倍,而且很多飯店是不允許外帶的。那麼你想吃著飯店味道的菜喝上點酒,你要麼高出市場價買單,要麼打包回家喝去。所以歸根結底,酒水飲料本就是餐廳或酒店的高利潤收入之一。之所以我們可以買單,是因為我們需要這種用戶體驗。



餐廳也就是抓住了這點才敢把可樂價格翻倍,回到文章開始,如果我們都自帶飲料進去結果會如何?那麼用不了多久肯德基就將禁止自帶飲料。所以還是偷偷的帶進去吧!


我是不是菜鳥

不知為什麼總是覺得肯德基或麥當勞的可樂要好喝點!喝完一杯大的有時候還覺得不夠..要是換成瓶裝我鐵定喝不了這麼多。

至於為啥這麼貴...我覺得這個問題還真有意思,因為你去KTV或酒吧消費時難道沒有覺得外面幾元一瓶的啤酒進了KTV就變成十幾元一瓶更貴麼?

可樂和啤酒在外面賣都便宜為啥變了個地盤就貴了呢?

其實啊不是可樂變貴了,而是我們要支付一部分費用給“環境”!

你去肯德基,不可能就是單純的去買杯可樂,然後立馬就走。一般還會坐下來吹吹空調、蹭蹭WiFi吧?

你去外面隨便買瓶可樂一般這些服務是享受不到的。

所以為啥貴?

無外乎給你提供了乾淨、舒適的環境、還有網絡,衛生間也免費,還有免費開水。

其實到了夏天很多人什麼都不買免費蹭網絡、坐吹空調...要是換做別的店早就把你趕出去了,不可否認他們的服務真的很好!

不光我這樣說大部分網友也是這樣認為的↓↓↓

最後我只想說只要服務做的好..產品賣貴點真的是可以的!


草根大熊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這個普通瓶裝可樂和快餐店裡面可樂的價格問題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一瓶普通500ml瓶裝可樂市場售價為3元錢,但是麥當勞或者肯德基等快餐店的一大杯可樂的售價卻到達10元左右,這裡面的差價足足就有7塊錢。相信每個人都會知道瓶裝的可樂便宜,但是仍然會有許多人去購買快餐店裡面的飲品。

這兩種可樂相比較起來,瓶裝的可樂買來的時候不能加冰,不可以使用吸管,但是快餐店裡面的可樂可以加冰,可以用吸管。有些人可能感覺使用可樂杯飲用並且用上吸管這樣就會比直接用塑料瓶來喝看起來高端很多。這應該是一個購買快餐店飲品的一個原因吧!

另外,關於快餐店的可樂為什麼比瓶裝可樂貴那麼多?首先應該的考慮快餐店的加盟費、店鋪租金、人工開銷等一系列問題。快餐店的飲品相當於對普通的飲品進行了包裝,換上了可樂杯,用上了吸管,裡面可以加冰,這些都是要考慮費用的問題。舉個例子,假如一個盤子在廚具店只是當一個裝菜的盤子,它的價格也許只有20塊錢,但是把這個盤子裝飾一下(畫個花紋之類的),再拿個支架放到一個店鋪裡面充當工藝品來賣,價格也許會漲到100塊錢。快餐店的飲品也是這個道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很高興為您解決問題。


_一個人的專屬

從去年十月開始,在肯德基有兼職一年多了,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1,價格和食物。

一個單人套餐價位在20~35元左右(主食小食飲料),這個價位還算可以的吧。而且肯德基裡保溫櫃的食物有最佳賞味期(字面意思,不是保質期哦),比如辣翅最佳賞味期90min,超過這個時間是會廢棄的。所有的食物都有最佳賞味期的,時間最短薯條的十來分鐘沒有出售就要廢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口感。

2,服務。

別的不說,衛生間隨便用,不點餐也可以在店裡坐坐,夏天要冰冬天要熱水,前臺在忙都給,要兩杯都不帶只給一杯的,夏天最熱的時候好多人在店裡坐著蹭空調,還有帶作業來做的😂😂😂這些優點是大多數這個消費價位的餐館就沒有。而且有時候在前臺取餐時顧客的食品掉了飲料撒了,店裡都會給重新換上一份,免費的。

3,消費人群。

在這種店裡消費的人群大多都不會計較貴的這幾塊錢,更多在意的是是否乾淨衛生以及服務質量。這些是路邊的小攤和一些小餐館提供不了的。(就事論事,沒貶低路邊攤的意思,說實話不考慮衛生狀況,路邊攤才是本窮狗最中意的選擇……)

大概也就這些,順便吐個槽,這一年多來,真心覺得在餐飲行業兼職簡直是一種修行,……上次有位顧客給錯了漢堡結果吃完了才來前臺說,值班經理給人家道歉不算還重新賠了一個………

另外個人覺得,像這種快餐店的東西……真心不怎麼好吃啊……


聽書人

我才接觸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時候,就很難接受,明明小賣部,3塊一瓶,同樣的容量,價格要貴一倍多,我好幾次,如果沒點套餐,都是自己帶可樂進去。後來想通了,就無所謂了,為什麼呢?給大家分析一下。任何一個店裡面東西都不能按自己可以用到的價格買的成本計算,我去超市買個雞蛋,做個蒸蛋,成本不到一塊,但飯店裡面,那麼一小碗蒸雞蛋卻要十幾塊。如果人家賣你1塊或者2塊一碗,那麼人家為什麼要開店呢,還不如去打工呢,因為賺不到錢。就那肯德基來說,人家一個200平店鋪在三四線一年的租金是100萬左右,20個左右店員的工資是70萬左右一年,再加上繳稅,前期的加盟費等等,他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且肯德基是24小時營業的,你隨時可以進去坐坐,不點東西也沒人會說你,冬暖夏涼,就按一般飯店,一般成品菜是成本價的3被左右來算,10塊錢左右的可樂也是合理的。因為他賣的便宜了,其實自己就很虧,賺不到錢不說,可能還會貼錢,畢竟偌大的一個店成本也非常大,每天的消耗也很多。所以,就可樂來說,這種價格完全是合理的。我們心裡不平衡的是什麼呢?隔壁小賣部能買到可樂,假如是奶茶呢?奶茶一杯的成本比可樂還低,我們為什麼不抱怨呢?因為你在小賣部買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