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戀“地獄”

01 你看,我們往往是幸運的,不用親自去接觸,就能感受到這個世界黑暗的背面

當朋友推薦我看的時候還以為是一本言情小說,翻開後,展現在我眼前的不是一個花季少女在青春綻放的含春婀娜姿態,而是一部赤裸裸的悲劇小說,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透露出深深地絕望和麻木,每一個句號都像是一口深井把人最善良的感知毫不保留的吞噬。

房思琪的初戀“地獄”

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哦不,是一群女學生,就是這個故事最悲慘的地方。

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就請看看這幾個片段吧:

1.李國華心想,他喜歡她的羞惡之心,喜歡她身上衝不掉的倫理,如果這故事拍成電影,有個旁白,旁白會明白地講出,她的羞恥心,正是他不知羞恥的快樂的淵藪。射進她幽深的敎養裡,用力揉她的羞恥心,揉成害羞的形狀。

2.思琪發現她永遠無法獨自一人去發掘這個世界的優雅之處,國一的敎師節以後她從未長大。李國華壓在她身上不要她長大,而且她對生命的上進心,對活著的熱情,對存在原圓睜的大眼睛,或無論叫它什麼,被人從下面伸進她的身體,整個地捏爆了。”

3.班主任叫蔡良,很習慣幫補習班裡的男老師們打點女學生。偶爾太寂寞了蔡良她也會跑去李國華的小公寓睡。沒有人比蔡良更瞭解這些上了講臺才發現自己權力之 大,且戰且走到人生的中年的男老師們,要蕩亂起來是多蕩亂,彷怫要一次把前半生所有空曠的夜晚都塡滿。

4.李國華彎下去啃她的鎖骨,說: 我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五十幾歲能和你躺在這裡,你是從哪裡來的?你是從刀子般的月亮和針頭般的星星那裡掉下來的嗎?你以前在哪裡?你為什麼這麼晚到?我下輩子一定娶你,趕不及地娶你走,你不要生這麼晚了好不好?你知道嗎?你是我的。你是我這輩子最愛的人。有時候我想到我愛你比愛女兒還愛。竟然都不覺得對女兒抱歉。都是你的錯,你太美了。這些話說到最後,思琪竟然也會微笑了。

5.他不會明白,一個連腿都不知道要打開的小女生到最後竟能把你搖出風的那種成就感。這才是讓學生帶著走的知識。這才叫老師的靈魂,春風化雨。

她沒有辦法說出口,其實是我配不上你們。

我是餿掉的橙子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裡明明存在卻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

林奕含在訪談時說得這麼輕描淡寫,可是讀完這本書卻能感受到她對李國華那麼那麼深刻的恨意。

房思琪的初戀“地獄”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李國華,又還會出現多少房思琪?

這本書是一個年輕女孩身上最後的生機,她把力量放進了書裡,而沒有留給自己。

02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文學與愛”是李國華行兇作惡的遮羞布,而她的教養和“無知無助”助長了他的惡。

“自尊心是一枚傷人傷己的針,縫上了女孩們的嘴”,何嘗不是呢?

在她第一次被侵害的時候,她就有機會告訴別人,可是她不敢這麼做,她也不能這麼做,她只好像他騙她一樣騙自己,這是愛。

“無論是哪一種愛,他最殘暴的愛,我最無知的愛,愛總有一種寬待愛以外的人的性質。”

正如李國華所說,“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

房思琪的初戀“地獄”

“我已經髒了 ,髒有髒的快樂。要去想幹淨就太苦了”,讀到這句的時候,心疼,傻姑娘啊,是他髒啊,他就吃定了你的羞恥心、你的自尊心,你身上掙脫不掉的倫理,他才敢為所欲為。

是他摧毀了你“本可以更美好”的人生。

在這小說中的文學有多無力,在現實中它的拷問就能有多有力。

藝術作品的道德作用是不可被忽略的,藝術作品的位置不是衛道士的位置,而是道德家的位置。

恥感既是摧毀房思琪自我和主體性的利器,也是李國華用以保護自己的鎧甲。

李國華恰好看重這點,才對房思琪下手,“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李國華的自信來自何處?

來自長期以來他在與他人及社會互動中形成的、對於自己在社會中地位和身份的感知與判斷,來自“強姦文化”和男權社會對於他的縱容,這成就了他自身的主體性。

房思琪的初戀“地獄”

常年猥褻女學生而未被告發的李國華髮現,當他犯下這樣的罪行時,不會有人告發,學校體制內有人與他合謀,為他輸送學生資源,而即便有人告發,他也知道,指責的矛頭一定會指向被害者。

越是無知愚蠢,邪惡的種子越是能肆意地生長。

林奕含曾在採訪裡說“肉食者為上位者,上位者,多麼精妙的雙關。”

我感受到的是一種邏輯上的混亂,她遭受的痛苦,偏偏來自一個熟練掌握她熱愛的文學的人,甚至在她看來是她熱愛的文學傷害了她。

是文學辜負了她們。

她一面念念不忘文學上的各種修辭,一面又忍不住把那些痛苦的經歷和文學修辭聯繫起來。

她用精美的文字去書寫她被毀掉的人生,她說,美是真實的,痛苦也是真實的。

03 最恐怖的不是無知的滋長,而是明知道後果卻佯裝看不到,任其肆意妄為

在納博科夫之後,講述中年男人和十三歲少女的情慾關係似乎沒有辦法繞過《洛麗塔》,洛麗塔也早已不再只是小說中的人物,而是修辭、不道德情慾的符號。

納博科夫一個虛構的洛麗塔讓戀童真的成為一個被嚴肅對待的問題(雖然在我看來這不是這本書的重點),而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小說讓我想起了李尚龍老師的«刺»,讓我更加能夠理解寫這本小說的必要性。

看完這本書更加覺得對那些青少年們在合適的時間進行適當性教育的必要性了,就像李尚龍老師說的那樣,讓他們懂得邊界感,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讓他們有一個好的三觀,不去傷害他人。

在和朋友討論,不禁感慨我們這些每一個從小孩活過來的大人都不容易,但是卻對於這樣的問題和隱患束手無策。

房思琪的初戀“地獄”

能夠傷害到我們的往往是身邊曾經最信任的人,他們帶著最偽善的面具一步步誘惑,然後傷害,而這種傷害,父母卻不得知。

最讓我感到憤怒和無解的是思琪和媽媽說

“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之前中小學課本加入了性教育,目的旨在讓小孩更早的得到正確的性啟蒙,卻遭到網友的抨擊,這種抨擊免不了受到傳統的社會文化的影響,當生命受到了危險,也不願意接受有萬分之一可以逃離危險的知識和機會,這是我覺得很可悲的地方。

在我和朋友的聊天中,都會發現我們在小時候都有受到過侵犯,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甚至還有身體接觸上的,而這些始作俑者,就是混跡在我們身邊的所謂“熟人”。

房思琪的初戀“地獄”

那時候我們還小,並不懂得什麼叫做傷害,什麼算得上侵犯,還天真的以為這只是一個比較難受和羞恥的遊戲,爸爸媽媽不會同意我玩這個遊戲的,他們還可能會打我罵我。

因為害怕,而去接受了另一種害怕。

每一位沒有經歷過這種災難的孩子,都是倖存者

而我也知你無意喚醒社會,但作為倖存者,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我們該如何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