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日本之間的北方領土爭端是如何產生的?

大鳳115

北方四島其實原本就是日本控制,爭議是在1945年遠東戰役時蘇聯出兵佔領北方四島時開始的,之後又根據據雅爾塔協定將北方四島劃入蘇聯版圖。所以日本一直想要找機會收復北方四島,但是軍事途徑日本實力不行,政治途徑雙方一直沒談妥,所以就拖到現在,而且越拖越麻煩。

北方四島是是指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是千島群島的一部分,總面積4994平方公里。下圖畫大圈的是千島群島,小圈是北方四島。

原本從16世紀北方四島都居住著日本原住民,但是17世紀開始,沙皇俄國開始不斷擴張,不僅佔領了原本屬於中國的庫頁島和興安嶺地區,還不斷與日本在千島群島摩擦。1855年,日俄簽訂《日俄友好條約》,規定北方四島歸屬日本所以,這就在書面上正式明確了北方四島歸屬日本的地位。但是1901年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日本藉機取得整個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下圖就是日本對千島群島控制的時間。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不僅急速擊垮日本關東軍,之後有派兵佔領整個千島群島,然後在之後的雅爾塔協定上正式將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全部劃入蘇聯版圖。現在問題來了,日本只承認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歸還蘇聯,但是不服蘇聯把北方四島也拿走了,因為北方四島以前是日本的。

二戰結束後蘇聯和之後的俄羅斯好幾次想把北方四島的一部分歸還給日本,1956年蘇聯簽訂《蘇日共同宣言》,計劃將齒舞和色單歸還日本,但是日本非要蘇聯把剩下兩個一併歸還,蘇聯就不願意了乾脆連這兩個都不給了。

2004年,俄羅斯又一次準備將齒舞和色單島還給日本,但是日本還是企圖把另外兩個島一塊要回來,這次俄羅斯還是不願意,也一個都沒有歸還。所以這個事情就拖到現在,另外日本在蘇聯解體時企圖以經濟援助俄羅斯的條件要回北方四島,但是俄羅斯國內認為這是出賣領土,最後也不了了之。現在的情況就是俄羅斯就是不還,反而增加兵力,讓日本人打不得要不得。

關注雛菊西瓜,探討軍事,謝謝支持。


雛菊西瓜Peterpan

  現在,特別是二戰後,一般講俄(蘇)日間的領土問題時,指得是擇捉、國後、齒舞和色丹四島。其中齒舞和色丹是北海道附屬島嶼,擇捉和國後島位於千島群島的南部。總面積為5045.71平方公里。

  從歷史上看,日俄先後於17世紀開始對千島群島進行佔領。到19世紀初,日本的統治範圍除本身的四大島外,還包括齒舞、色丹、擇捉和國後。

  沙皇俄國勢力範圍從勘察加半島向南,一直到擇捉島北面的得撫島。沙俄和日本簽訂了若干邊界條約,但關於擇捉、國後二島歸屬日本並無爭議。

  北方領土的歸屬問題成為爭論焦點是在二戰後。二戰期間,《雅爾塔協定》規定日本佔領的某些領土將歸還蘇聯,作為蘇聯出兵對日作戰的條件,這就為北方領土問題埋下了伏筆。

  1945年8月9日,蘇聯宣佈同日本處於交戰狀態,並先後佔領了南薩哈林島、擇捉、國後和色丹等島。

  1947年2月25日,最高蘇維埃會議通過了通過《關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基本法)正文修改及補充的法律》,將薩哈林州升格,直屬俄羅斯共和國,將二戰前和戰爭期間屬於日本的南薩哈林島、包括國後和擇捉在內的千島群島及齒舞和色丹島劃歸薩哈林州。

  1956年的《蘇日聯合宣言》,宣告日蘇結束戰爭狀態,恢復外交和領事關係,關於領土問題,蘇聯同意把齒舞島和色丹島在締結和約之後移交日本。但日方在同蘇方締結合約的談判中,強調必須一攬子交還北方四島,才能簽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國際法主體的地位。

  1991年俄日簽署的《東京宣言》承認了俄日間存在領土問題,而且指得是北方四島,俄羅斯遵守原蘇聯簽訂的一切協定。

  但遲至今日,俄日間關於北方四島歸屬問題尚未達成一致。但相對而言又有了一定進展,俄、日在解決領土問題上先發展其他方面關係、再考慮解決島嶼歸屬的立場在逐漸靠近,但領土主權仍是涉及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所以前景還是難以預測。


一知


俄羅斯和日本島嶼之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了促使蘇聯出兵對日宣戰,美英蘇秘密簽訂《雅爾塔協定》,答應戰爭勝利後“庫頁島南部及臨近一切島嶼必須交還蘇聯,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1945年8月,蘇聯派兵佔領了齒舞、色丹、國後、擇捉四個島。1946年2月,在日本反對聲中,蘇聯宣佈將千島群島、南庫頁島、齒舞、擇捉兩島併入蘇聯版圖。1947年1月,北方四島正式併入蘇聯版圖。

日本認為,北方四島是日本領土,蘇聯利用日本戰敗的機會強佔四島,屬於“非法佔領"。蘇聯認為,佔領北方四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作為戰勝國的果實,否認這個結果就是否定二戰。

俄日四島領土談判屢次失敗

經過漫長談判,十年後,在1956年10月19日,雙方在莫斯科簽訂《日蘇聯合宣言》,蘇聯表示,在雙方締結和平條約之後,把齒舞、色丹兩個島嶼還給日本,但日方堅持只有將四個島全數歸還,日本才能與俄羅斯簽署和平條約,雙方在這一點上互不讓步,導致未能簽署兩國和平條約。

2001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日本首相森喜郎會晤,雙方再次就領土問題進行談判,俄方堅持歷史一慣立場 : 雙方締結和平條約以後歸還齒舞和色膽兩島。森喜朗表示同意,但隨著森喜郎在四月下臺,日本改變要求,再次提出歸還四個島後簽署和平條約,和1956年情況如出一轍。

此後,兩國因為這個問題經過多次談判,因為屢次談判破裂,導致俄方態度漸趨強硬。最終,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俄羅斯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沒有一寸土地多餘"“南千島群島是俄羅斯人民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流血犧牲獲得的勝利果實"!

俄日北方四島之爭是冷戰的產物

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到1954年,蘇聯和日本沒有存在領土問題,但是,時任日本首相鳩山一郎積極謀求改善日蘇關係,恢復兩國邦交正常化,美國和日本國內的親美派為了阻撓兩國關係改善,用領土問題大做文章,北方四島之爭,再次炒熱。

任何侵略戰爭,最後都是自食惡果

北方四島傳統上是日本固有領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四個島居住著日本平民大約2萬人。

1945年8月7日,蘇聯對日宣戰,經過七天的浴血戰鬥,8月28日至9月3日,蘇軍成功佔領了這四個島嶼直到今天。可以說,如果當年日本不發動侵略戰爭,毫無疑問,這四個島嶼還是日本領土。


夢裡青山1

在17-18世紀,沙俄軍隊在西伯利亞不斷向東向南開進,向南方向由於與滿清的戰爭受阻,沙俄則向東從堪察加半島出發,進入千島群島,與日本在千島群島展開爭奪,經過幾十年的博弈,日俄在1855年簽訂了《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瓜分了千島群島,一南一北,各佔一半。

到了1875年,日俄又簽訂了《交換條約》,日本承認薩哈林島的主權屬俄羅斯,作為交換,日本獲得整個千島群島的主權。

到了1904年日俄戰爭之後,由於俄國戰敗,日俄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俄羅斯割讓了庫頁島南部給日本。此後40年,庫頁島南部、整個千島群島都在日本的統治之下。

二戰後期,蘇軍全殲日本關東軍,順帶著把庫頁島、整個千島群島全部拿下,並以法律的形式確定為蘇聯領土,但日本一直不承認蘇聯對南千島群島的主權。

到了1955年,蘇聯也想緩和一下和日本的關係,也主動提出可以先還齒舞、色丹兩島,不過這2個島在日本堅持索回的北方四島中只佔7%的面積,當時的日本首相岸信介不肯,堅持要還四個島一起還,緊接著美日簽訂了《日美安全條約》,結成軍事同盟,蘇聯火了,赫魯曉夫直接收回了歸還2個小島的承諾。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因為經濟困難,國力貧弱,也希望和日本開展經濟合作,承認了南千島群島歸屬問題懸而未決。日本其實這個時候在談判中處於有利的位置,可惜,日本沒很好的抓住機會,甚至到了2004年普京剛做總統沒幾年,也答應還島,但日本人很霸氣,胃口一下子大很多,不僅四個島要一起還,很多右翼分子甚至希望日本政府更強硬一點,把庫頁島也拿回來。可惜普京畢竟是普京啊。

一看日本這麼強硬,普京以後十幾年再也沒有提過還島,普京說大島主權沒得談,小島主權不願談,但同意日本人可以來投資,最後普京強調說:“俄羅斯領土很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直接斷了日本的念想。

雖然最近幾年,雙方圍繞北方四島問題總是談來談去,其實實際上日本已經不可能拿回這幾個島了,如果日本的政治家當年能多一些智慧,也不至於如今在這個問題上的被動了。


雲中史記

說到日俄北方領土爭端,還得從日俄戰爭說起,日俄戰爭時期日本侵佔了俄羅斯東部部分領土,包括庫頁島在內,後來蘇聯派兵奪回庫頁島並佔領了國後、捉擇、色丹、齒舞四島,俄羅斯把這四島成為南千群島,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1946年蘇聯單方面宣佈把這四島納入俄羅斯領土!



二戰日本戰敗後在1956日蘇共同簽訂《日蘇聯合宣言》蘇聯認為如果把四個島都歸還日本的話,這將會破壞二戰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於是蘇聯根據《日蘇聯合宣言》本打算把四島中的其中齒舞、色丹2島歸還日本,但是日本不接受,日本認為四島都歸屬日本,雙方互不讓步,於是北方四島爭端一直懸而未決!

而最近幾年我們都看到俄羅斯和日本都加強了在南千群島(北方四島)的巡邏,俄羅斯多位高官包括梅德韋傑夫都對南千群島(北方四島)進行了視察,引起的日本政府的強烈不滿。俄羅斯提出主權歸俄,共同開發的建議也遭到日本拒絕!日本馬不停蹄的忙於和俄羅斯的外交,用安倍的話來說就是要儘快解決北方四島的爭端、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能不能解決?我們拭目以待!


搞笑剪輯大師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領土之爭,領土之爭往往是因為國家雙方所依據的法律條文的不同而產生了認知上的不同。俄羅斯和日本之間關於北方領土的爭端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雙方都說北方四島是自己的領土,而且還能拿出白紙黑字的證據來,所以誰也無法說服對方。關於俄羅斯和日本之間的北方領土之爭,最遠不是從二戰後期蘇聯出兵開始說起,而是從17世紀中葉開始說起。

17世紀中葉,當時日本北海道的管理者就曾經到過北方四島,對島上的原住民進行歸化管理,並且他們當時還繪製了一張北方四島的詳細地圖。而有記載的俄羅斯人的最早登島記錄則是在1742年,這其間差了一百多年。1855年,日俄兩國本著友好原則簽訂了《日俄條約》,對北方四島的歸屬進行了一些劃分。

《日俄條約》規定南千島群島歸日本,北千島群島歸俄羅斯,後來雙方於1875年又簽訂了一個補充協議,主要內容是把兩國之前共管的薩哈林島交給俄羅斯,而俄羅斯則把北千島群島交給日本。1855年和1875年的兩個條約,也成為了直到今天日本一直主張北方四島權利的法律文件。而俄羅斯方面的依據則是二戰後在雅爾塔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在雅爾塔協議中,就明確規定了將南千島群島劃歸到蘇聯。

七十多年來,日本和蘇聯(俄羅斯)為了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兩國之間甚至連和平條約都沒有締結。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如今這個時代,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基礎。沒有強大的國力作基礎,你是要不回丟失的領土的,不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嘛,兩國力量相等,外交就是力量;兩國力量懸殊,力量就是外交。我輩當以此為鑑,壯大我國實力,方能屹立於不敗之地。


動如脫韁兔

二戰末期,蘇聯同意在對德國的戰爭取得勝利後有條件的對日作戰。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發起遠東戰役,而千島群島戰役是遠東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45年8月18日,蘇軍開始攻擊千島群島。在歷時半個多月的戰役中,日軍幾乎全軍覆滅—傷亡1018人,被俘6萬多人。

從此,北方四島就落入就蘇聯手中,鑑於蘇聯強大的軍事實力,在蘇聯解體之前日本對於北方四島話都不敢多說,擱置了爭端。而蘇聯的解體使日本感覺到“收回”這個戰略要地的機會來了,但日本二戰對俄羅斯人的陰影讓日本人不敢亂來。

畢竟控制權在俄羅斯手中,而且不管日本政府如何的軟磨硬泡,但俄羅斯就是“無感”,甚至隨著安全壓力的增大而逐步增加在北方四島上的軍力部署。雙方在領土爭端問題上也就始終談不攏,而日本又不能對俄羅斯翻臉(不敢)。
北方四島作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出海口,一旦被日本佔領,那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恐怕就變成了“日本海艦隊”了。一邊是俄羅斯的死不鬆手,一邊是對北方四島“垂涎三尺”的日本政府,爭端的日益尖銳就不可避免。


so因崔斯ting

俄日之間的領土爭端,大多集中在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其中庫頁島(俄國人稱薩哈林島,日本人稱樺太)。俄國隨著彼得大帝改革,大量探險家和哥薩克來到遠東邊陲地帶,開始染指薩哈林地帶。日本隨著幕府時代的穩定,也逐步探索北方,將北海道逐漸納入版圖,而更往北探索千島群島以及庫頁島。這與俄國的南下擴張形成水火不容的衝突。最終千島群島的阿努伊人接受來自日本和俄國的共治,那時北方四島還在俄羅斯承認的日本勢力範圍內。俄國人在島上徵收皮毛稅。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日本民治維新,日本出現新的產業家和軍事家,全球戰略知識有所積累。日本人炙熱的目光盯上了千島群島的戰略地位,雖然這些破碎的群島地貌沒有庫頁島那麼堅實廣袤,但處於太平洋邊陲。可以同時涉足北太平洋和愕霍次克海,必要時能對俄國南部海域形成封鎖。於是通過外交,日本用薩哈林島南部換取俄國控制的千島群島北部。到了日俄戰爭,日本取得勝利,要回了薩哈林島南部。此時日本北部版圖最大。再到了二戰末,蘇聯對日宣戰。一舉奪回了薩哈林南部和千島群島大多島嶼,日本於8月十五投降,而蘇軍攻勢持續到9月2號。日軍北方後期的抵抗大多是為了給美軍的進駐拖延時間,這樣儘可能保全北方領土。蘇軍原計劃進攻北海道,和日本在北海道建立邊界。日本北海道成功得來美軍進駐,蘇聯才駐足。而之前日本投降後,蘇聯後半個月島嶼攻堅戰幾乎沒遇到抵抗。至今俄國控制著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全部千島群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