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背景

16日,成都市教育局發佈了《關於2018年小學畢業生初中入學工作的通知》,相比往年,今年成都小升初政策有較大調整。其中,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在保障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學畢業學生均有一個公辦初中學位基礎上,學生可自願報名參加民辦學校的招生,實現了小升初的“公民辦同步”招生,同時,民辦初中學校將拿出成都市本地生招生計劃的30%,來進行隨機派位。對於家長來說,這樣的調整意味著孩子在小升初時,對於讀公辦校還是民辦校,將多了一重選擇的機會。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此外,隨著去年成都城市空間佈局的調整,中心城區範圍擴大,也就意味著,今年小升初具有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雙流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戶籍以及已在這些區域就讀的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也可報名參與成都四七九“三校四區”和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實驗中學的隨機派位。另外,具有郊區新城戶籍及已在郊區新城就讀的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可報名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今年小升初政策調整的背景和原則是什麼?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積極穩妥推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及《四川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的相關規定,成都市教育局結合本市實際,以“以縣為主”、“公民辦同步”、“公平公正”為基本原則,積極調整小升初辦法,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通知》中提到的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範圍是哪些?

根據成都市發展需要,201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對成都市城市空間佈局進行了調整,中心城區調整為成都天府新區(指納入中心城區招生入學範圍的區域)、成都高新區(不含成都天府空港國際新城,該新城暫時納入簡陽市統一管理)、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雙流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

其餘9區(市)縣為郊區新城,包括:都江堰市、邛崍市、崇州市、彭州市、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簡陽市。

關於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怎樣理解?

政府保障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學畢業學生均有一個公辦初中學位,學生自願報名參加民辦學校的招生。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也即調整小升初學位確定辦法,民辦初中學校隨機派位、自主招生等工作與公辦初中學校學位確定同時開展。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民辦學校招生的本地生與外地生如何劃分?

成都市本地生包括:學籍在成都市22個區(市)縣的小學畢業生;在成都市外小學就讀、需回成都市就讀初中、已進行了信息採集的成都市戶籍小學畢業生。

外地生包括:學籍及戶籍均在成都市22個區(市)縣以外的小學畢業生。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簡陽市小升初相關工作如何開展?

2018年,簡陽市小升初納入全市統一網上信息採集。同時,簡陽市將完善和規範小升初辦法,實現與國家、省、市相關要求一致,在簡陽市就讀、戶籍在簡陽市以外的成都其他區(市)縣的小學畢業生須回其戶籍所在地入學。

小升初政策家長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瞭解和諮詢?

2018年小升初政策將通過官方網站、媒體、家長會等方式告知學生、家長。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將通過在教育局門戶網站、校園網、校門外發布公告等多種形式,將每所初中學校辦學條件、劃片範圍、招生計劃、辦理程序和入學結果以及工作諮詢方式、監督舉報平臺、信訪接待地址等相關政策和重要信息向社會公佈。學生和家長也可通過網絡、電話等途徑諮詢、瞭解。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4月19日至28日

進行小學畢業生信息採集

速看!四川省小升初政策出爐:嚴禁擅自跨市州招生

成都小升初基礎信息全部通過網上採集,在成都市小學就讀的所有小學畢業生須於4月19日至28日,登錄小升初網絡應用服務平臺註冊小升初網絡應用通行證,進入畢業信息採集系統完成個人信息的核實和修改。

1、在本市就讀、戶籍與就讀小學不在同一區(市)縣的成都市戶籍小學畢業生

須於畢業信息採集前,向就讀小學提供相關材料,由就讀小學按學生戶籍進行材料彙總和統一轉交,由戶籍所在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後,在戶籍所在地小升初。

2、在成都市外小學就讀、回成都市就讀初中的成都市戶籍小學畢業生

須於4月19日至28日持戶口簿和學籍證明材料(學籍證明材料原則上應有準確的國網學籍號),到戶籍所在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辦理相關手續,進行信息採集。

3、就讀小學及戶籍均不在成都市、符合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條件,需在成都市升學的小學畢業生

不參加4月份組織的網上信息採集。其信息採集相關事宜待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資格審核結束後,由居住證(地)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安排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