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經濟低迷使得意大利債務和失業率高企惡性循環,民粹主義暗流湧動。意大利政局的變化實質上是將自己無法化解的財政、債務問題拋給了歐元區,將政治不確定性擴散到了歐盟。

5月以來,意大利的政治新聞頻頻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一波三折的政府組閣進程牽動著外界的神經。政府組閣分歧迅速演變成意大利主權債務風波,甚至被視為新一輪歐債危機的導火索。

一時之間,人們對意大利政局動盪的擔憂夾雜在鋪天蓋地的報道和評論中席捲而來,隨之恐慌在歐洲金融市場蔓延開來,思及08年次貸危機後引發的連鎖反應,人們開始不寒而慄:意大利若經濟崩潰,會不會像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在金融危機後那樣獲得歐盟的緊急援助?而面臨疑歐或反歐黨派上臺的局勢,意大利困局和歐洲前途又該何去何從?

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政府組閣一波三折

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意大利總統拒絕持有歐元懷疑論的候選人出任財長、意味著總理孔特組閣失敗,整個意大利金融市場頓時陷入動盪。總統馬塔雷拉臨時任命由經濟學家、前IMF官員科塔萊利組建技術型內閣,但五星運動黨和極右翼聯盟黨明確表示不會支持,意大利政府內部陷入一片混亂。組閣失敗使得本國國債遭瘋狂甩賣,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直接引發資金追捧美國國債,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跌4%。此外,意大利和西班牙相繼債務暴雷,索羅斯再次指出了歐洲可能正走向另一場重大的金融危機,歐元區經濟備受考驗,歐元收盤下跌0.75%,報1.15。

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5月30日,讓市場備受煎熬的意大利政局終於峰迴路轉。受權組建臨時過渡政府的候任總理卡洛·科塔雷利以及五星運動黨黨首路易吉·迪馬約當天與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會晤。隨後,持續許久的僵局再現轉機:5月31日此前任命為候任總理的科塔雷利放棄組閣,孔特再度被總統馬塔雷拉任命為候任總理。孔特宣佈了意大利新政府的組成,新政府將於當地時間6月1日16點鐘宣誓。

新政府中,五星運動的領導人迪馬約和聯盟黨的領導人薩爾維尼都在新政府中擔任副總理的職務,除此之外,薩爾維尼還兼任內政部長,而迪馬約則是經濟發展部部長。而作為五星運動黨領袖,5月29日迪馬約明確表示,從未尋求退出歐元區。

在孔特5月31日提出的新政府組成中,意大利經濟和財政部部長的職務則由政治經濟學教授特里亞擔任,特里亞主張意大利繼續留在歐元區。至於持疑歐立場的經濟學家薩沃納,則被任命為歐洲事務部部長。

由此,從大選到組閣談判、組閣失敗、重新組閣、組閣成功,整個波折不斷的政治局面告一段落。

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債務失業率高企,撕裂的政治格局

與去年德國漫長的組閣的進程相似,意大利政府組閣也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意大利國旗從左至右依次由綠白紅三色組成。與三色吻合,意大利現有政治格局依地域差異顯現為南中北三個區域。北部地區經濟相對發達,包括工業重鎮都靈、時尚之都米蘭等主要城市,長期由中右翼聯盟控制。意大利力量黨黨首貝盧斯科尼的故鄉就是米蘭。同時,中左翼聯盟的控制區域集中在中部狹長地帶,包括托斯卡納地區。而在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南部則是五星運動黨的天下,五星運動民粹色彩濃厚,積極迎合草根階層訴求,主張為失業但願意找工作的人每月提供780歐元(約合963美元)基本收入。這一“王牌”政策在不甚富庶的南部地區獲得強烈支持。三色政治光譜把意大利一分為三,使政治格局比近代歷史中任何時段都更加撕裂。

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撕裂的政治格局背後,是意大利長期存在的債務隱患。意大利一直處於高債務、高失業率中。根據意大利央行數據,3月意大利公共債務為2.3萬億歐元,債務GDP比例為132%,僅次於希臘,為全歐洲第二高。而債務高企的根源又在於意大利的高福利和高失業率。3月份意大利失業率維持在11%,其中15歲到24歲的青年失業率為31.7%。歐盟失業率中意大利位居第三,僅次於希臘和西班牙,經濟低迷又加劇了債務風險和失業風險。

意大利存在高福利及高失業率的同時,民眾又不願意深入改革,信貸評級前景差,金融狀況存在嚴重受損風險,結構性改革往往徒勞。由此,受經濟低迷、債務失業率高企、貧富差距擴大、難民問題影響,包括意大利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民粹主義興起,為了迎合選民,此次意債危機,民粹主義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民粹主義暗流湧動

2018年3月份,意大利今年3月舉行議會選舉,極右翼黨派聯盟黨、力量黨和兄弟黨組成的中右翼聯盟得票率最高,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緊隨其後,但無一黨派可獨立組閣,因此一度陷入組閣僵局。經過兩個多月的多輪磋商,掌控議會過半議席的“疑歐派”聯盟黨和“民粹派”五星運動同意聯合組閣,推舉法學教授朱塞佩·孔特為總理,總統馬塔雷拉接受了這一提名。同時,作為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希望五星運動和右翼聯盟儘快達成合作協議的同時,還在一次演講中警告他們不要建立一個對抗歐盟和歐元的政府。

意大利新政府組建:是讓自己成功上岸 還是把歐盟拖下泥潭?

歐元區或者歐盟身份問題或許是意大利政界引導民意對外宣洩不滿的標靶,或許是改造民心、撕裂社會並讓非主流政黨生根發芽、迅速壯大的養料,或許是他們要求歐盟減免債務,要價更高的籌碼。因此,意大利政局的變化實質上是將自己無法化解的財政、債務問題拋給了歐元區,將政治不確定性擴散到了歐盟。法國模式沒能複製到近鄰的意大利,德國通過強勁的競爭力實現經濟繁榮和財政盈餘也學不來,沉重的債務負擔早已成為了意大利經濟復甦、擴張,改善民生的巨大障礙。

脫歐可以是話題和議題,但也可能成為大問題。組閣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意大利政局、債務等一系列危機畫下句號,隨著其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該國與歐盟日漸複雜的關係,體制危機、政治生態變化以及巨大經濟隱患依然是意大利乃至歐盟未來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

本期主筆:Bell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