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處方外流千億市場,上藥雲健康、國藥在線、阿康健康這麼幹

得益於“醫藥分開”持續推進,處方外流正處在全面爆發的臨界點。處方外流實際上是藥品銷售利益的重新分配過程,自然引得各路諸侯下場競逐。圍繞處方外流,藥企、流通企業、零售企業等進行了諸多嘗試,開始跑馬圈地。

上藥雲健康總經理季軍、國藥在線總經理王樂天、阿康健康董事長王李珏分享了他們對於處方外流的看法,以及所在企業的實踐。

承接處方外流千億市場,上藥雲健康、國藥在線、阿康健康這麼幹

上藥雲健康總經理 季軍先生分享

上藥雲健康成立於2015年3月,是上海醫藥旗下處方藥新零售“互聯網+”發展平臺。2015年8月和2016年3月,分別獲得A輪及A+輪融資,主要投資者為京東、軟銀中國資本、IDG、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等,目前註冊資本13.33億。

上海醫藥是中國醫藥行業的領先者,2017年集團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308.47億元,是A股第一家規模超千億的醫藥企業;其醫藥分銷網絡覆蓋24個省份,流通業務共實現營收1,161.50億元,同比增長6.93%;同時擁有超過2000家零售藥店,其中最具核心特色的是上藥雲健康下屬近70家DTP藥房,這也是國內最大的新特藥服務網絡。

面對新政策、新痛點,上藥積極轉型,設立上藥雲健康探索創新機遇,上藥雲健康將打造一個藥品端到端的全流程體系,協助醫藥分家政策落地,提供全程解決方案。

上藥雲健康的業務模式以電子處方流轉為核心,從處方的獲取與管理、處方的支付與合理性管控、處方的實現與配送等多個環節入手,形成了以益藥為品牌的處方藥新零售生態圈。

同樣的,在處方的實現與配送端,上藥雲健康還擁有國內最大DTP藥房網絡。日後還將與目前同屬上海醫藥旗下的康德樂DTP藥房實現整合,版圖將進一步延伸至全國20個省市,藥房總數增至近70家,形成特大型新特藥服務網絡,屆時會成為國際製藥廠商新特藥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合作伙伴。

在處方的支付與合理化管控端,上藥雲健康還積極探索醫保支付創新、自費患者醫療支出管理等創新業務。

此外,公司還進一步孵化其他“益藥”系列產品,為患者的處方藥購買和健康服務提供“一站式”體驗,提供專業、便捷和價值服務。

國藥在線:“醫藥+互聯網”,賦能醫藥新零售

承接處方外流千億市場,上藥雲健康、國藥在線、阿康健康這麼幹

國藥在線總經理 王樂天先生分享

國藥在線全稱為國藥健康在線有限公司,公司於2015年6月28日成立於上海張江自貿區,註冊資本1億元,目前設有北京、上海兩個辦公區,在瀋陽、錦州、南昌、石家莊設有子公司。

國藥在線是國藥集團實施零售轉型戰略的載體,是國藥集團400餘家零售與分銷公司的線上對外合作門戶。在管理架構上,其隸屬於國藥控股,與國藥一致、國藥股份及各省分銷公司平行。

以此而言,國藥在線依託母公司國藥控股,擁有深厚的產業和資源背景。此外,國藥在線還通過融資,引入了戰略與產業投資者,如復星醫藥於2016年入資;雲鋒基金、朗盛投資於2017年3月完成對國藥在線A輪投資1.2億元。

2017年3月,國藥在線雲藥房業務啟動,首家雲藥房於錦州投入運營;2017年5月,國藥在線單月營業額(含GMV)突破6000萬元;2017年11月,公司已經有五家自建雲藥房投入運營。

作為國藥集團旗下的藥品“供應鏈+互聯網”平臺,國藥在線致力於打造中國品規最全、分佈最廣、交易量最大的藥品“供應鏈+互聯網”新零售平臺。國藥分銷與零售提供全面的品類、區域覆蓋和質量體系,同時可與特定醫療服務協同打造“醫藥新零售”平臺。

國藥在線“供應鏈+互聯網”平臺主要有兩類業務——合作倉和雲藥房:截至2017年9月,國藥在線“零售+”業務共在全國19個省市佈局了32個合作倉,銷售遍佈全國,已有8個省年銷售額可突破億元,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佈局;雲藥房業務佈局13個省份,未來計劃進軍百城百店百億市場。

合作倉的模式是,國藥在線與國藥分銷網絡結合,做TOC業務,把供應鏈向最後一公里、向消費者進行延伸。目前,國藥在線整合了大約有5萬種品規的藥品SKU,當終端患者有需求時,基本能在T+1到T+2的時間內,把藥品配送到最終消費者的家庭。

“雲藥庫”業務的模式是,在各省與分銷公司合作成立零售網點,這個零售網點就是把分銷公司倉庫內的品種,通過一個藥店,也是通過最後一公里技術配送到最終消費者家中。也包括幫助各地分銷公司做處方藥延伸配送,把藥品直接配送到消費者的家庭,解決三四線城市、基層醫療機構、甚至農村醫療機構的用藥困難問題。

國藥在線認為,醫療、藥品行業應該是“+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本身是一個嚴肅的生命健康行業,而且“互聯網+”只能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不能解決服務的問題,醫療機構的服務、藥品的供應基礎應根植於線下,但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優化流程、提升效率。

阿康健康:處方外流需要良好利益分配機制,應賦能小“B”端

承接處方外流千億市場,上藥雲健康、國藥在線、阿康健康這麼幹

阿康健康CEO 王李珏先生分享

醫藥分家、處方外流雖然講了很多年,但是今天能夠流出來的比例還是很少,而且僅有部分像國藥、上藥這樣的大企業受益,廣大的連鎖藥店、“草根”流通企業一直沒有從“醫藥分開”中受益。

而最接近慢病處方的就是小“B”端,包括零售藥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和診所,它們覆蓋的範圍非常廣,能夠更好地做慢病處方的藥品供應和服務。

處方外流將帶來醫藥工業企業市場行為的改變,包括學術體系、流通渠道、利益分配甚至研發與生產。

處方外流將帶來醫藥零售行業格局的改變,加速零售藥店行業的存量整合。目前看,醫藥零售行業是一個“低頻、高毛、嚴監管”的行業,相較於其他零售業態,有不錯的利潤空間和進入壁壘。但同時應該注意,零售藥店數量已經趨於飽和,競爭已達白熱化階段,所以處方外流在帶來巨大增量的同時,會加速行業的洗牌。

零售藥店關注處方外流應該有好的產品結構設計。國內目前有近18萬個藥品批文,其中6萬個OTC品種,12萬個處方藥品種,層層篩選,最後適合零售藥店關注的處方外流品種較少。應該重點聚焦於聚焦重症、慢病、罕見病的DTP用藥品種,年用藥費用在8000~10000元以上病種,按用藥人數計算應該在8000萬人左右。

DTP藥房使得廠家能夠快速接觸到終端用戶,幵通過藥房對其迚行持續教育,從而獲得穩定客源;

對於零售藥房來說,走DTP模式提供增值服務,打開差異化通道是其獲得市場仹額及新利潤空間的必要出路;

對於患者而言,DTP藥房使得其擁有了處方藥購買渠道的自主選擇權,增加了其購藥便捷性,同時獲得專業的用藥指導和個性化健康服務。

綜合而言,處方外流將帶來零售藥店主導的全新時代。

但處方外流也需要“賦能”,需要由專業的企業來幫助其完成產品結構、服務體系的搭建。阿康健康做的就是為處方外流賦能,包括針對工業企業的處方藥院外CSO模式、定點藥房承接處方(DTP)和慢病健康照顧服務;

為終端賦能,提供處方藥供應鏈集成服務,線上終端資源整合:電商CSO、移動醫療、慢病管理平臺;線下終端資源整合:自營DTP、院邊店、基層醫療;以及C端慢病患者賦能:核心病種、病種解決方案、數據管理、商業保險(PBM)等。

阿康健康希望處方外流能夠實現6個關鍵詞“流得出、接得住、分得清、管得好、能增量、有數據”。“讓醫療服務迴歸本質,讓醫藥人找到自己的尊嚴。”

從政策演進趨勢看,“醫藥分開”將持續推進,處方外流是大勢所趨。零售藥店、批零一體化企業長期處於醫藥分銷零售第一線,有豐富的醫藥分銷配送、藥事服務經驗,將首先從處方外流中獲益。其他如DTP藥房、電子處方流轉平臺、網絡配送等,是處方外流的伴生現象,亦有不錯的發展機會。

動脈網(vcbeat.net),關注互聯網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新技術、創業和投資,以及新技術背後的倫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