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上很多人說不適合去東北投資?

辰息chen

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近日密集來到東北那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承諾未來三年在東北投資超過200億元。他表示,

最近幾年大家似乎都不看好東北,不可否認東北三省的經濟確實遇到不小的困難,但是不要忘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三省GDP一度佔據全國的85%,沒有東北就不會有國家初期的工業振興。

所以我並不認為東北就一定不適合投資,就一定一直比起南方來落後。任何時期的轉型,都會出現有好有差、有先進有落後、有先走一步有晚走一步的現象。今天的東北,並沒有落後到無可救藥的地步,而只是暫時落後,而這樣的落後,也是建立在當年遙遙領先基礎上的。既然有過去的遙遙領先,就說明東北具有發展經濟的良好基礎

東北,還是有投資潛力的。

切題,說說很多人這樣認為的原因:

第一, 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如以前。

近年來,東北地區經濟持續低迷,企業外遷,人才外流,營商環境不佳,投資更是一路下滑。產能過剩、“殭屍企業”亟待處置、投資營商環境較差、觀念制度落後、缺乏創新精神,這些都是擺在東北經濟面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第二, 有些心照不宣的問題嚴重。

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害蟲存在,但是東北地區勾結的現象確實還挺嚴重的。你想要投資就有人熱烈歡迎,大擺宴席,酒過三巡,有人拍著胸脯說,一切包在我們身上了。於是你資金投過去了。不一會兒,各地、當地企業和社團全都撲上來。證件不齊全,給我五百萬。環保不達標,給我五百萬。企業當然不願意投資,這不是哭都沒地方哭嗎?

第三, 性格問題。

南方一帶傳統的商貿文化比較發達,很多人從小就有做生意的頭腦還說,東北人性格更加直接。但是作為投資者的角度而言,願意和商人打交道,東北人豪爽,適合當朋友。

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什麼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一竿子打死,在投資人眼裡東北是塊寶地,等待挖掘。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近期,騰訊這位大戶把資本的視線拉到了東三省的身上。

  這一次,吉林受到了騰訊的寵愛。據悉,騰訊與吉林省政府、一汽集團與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馬化騰直接表示,騰訊公司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積極為一汽發展和“數字吉林”建設、吉林振興發展作出貢獻。

  去年一整年,東北經濟問題一天被刷800遍,各個省份都在向東三省觀望,眼神裡無疑透露著“憐惜”“嘆惋”之意。而2018年,隨著騰訊、京東等大戶人家的入駐,東三省似要站在巨人的肩膀開始絕地反擊。

  被人嘲笑為“輕工業是直播,重工業是燒烤”的東三省,正在改變。

  巨頭公司深入東北:是星星餘溫還是乾柴烈火?

  騰訊看上了吉林不是沒有道理的。東北的主要優勢,就是傳統重型製造業。瀋陽有輸變電、機床,黑龍江有糧食深加工、畜牧業,而吉林在擁有石化、農產品加工等支柱產之外,汽車產業一直在紮實推進,再結合醫藥健康、裝備製造、旅遊等產業,如果轉型順利,那麼未來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上線的“騰訊為村開放平臺” 作為鄉村價值的開放平臺,之前已經在貴州、山東、陝西等省份落地實施,而騰訊似乎也看到了東北鄉鎮的機遇,不斷將應用下沉。

  相比騰訊,京東的投資更加擲地有聲。

  就在今年1月,劉強東對投資東北發聲稱:未來三年,京東分別在三個省投資從數十億到百億人民幣不等。在2018年開年他密訪黑土地,200億投資一次拿下黑吉遼,不過三省之間各有側重。

  京東與黑龍江的北大荒在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物流、金融、旅遊等領域展開合作;與吉林省的戰略合作則涵蓋了現代物流、數據服務、創業創新、醫藥、金融等諸多領域,其中的亮點則是“吉林省製造上京東”,將“吉貨”品牌入駐京東商城;至於遼寧,在2015年京東就已在瀋陽渾南投資建設智能運營中心項目,未來將繼續投資建設電子商務營業與結算中心,在遼寧省境內實現配送全覆蓋。

  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可能為東北振興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畢竟,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中添加互聯網基因,電商是最快速最簡單的入口。

  其實,就在京東、騰訊之前,兩年前華為雲計算中心就已經向長春新區投資了10億。像上海綠地、上海均瑤、北京恆天財富、杉杉控股等一些綜合型公司也早已探訪了東三省,表面平靜實則有一翻狼爭虎鬥之勢。

  政策頻開藥方,2018年的“天時、地利、人和 ”

  有人說,與其說劉強東是要拿200億振興東北,不如講是掐好時間、提前佈局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生意上劉強東是在賭國運。

  這樣的說法雖然過於牽強,但是在當今,東北的確是頻頻被點名上黑板的地區,國家層面一直在為振興東北開藥方。

  天時

  《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在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開展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

  國家政策強推,東三省省內政策也不斷引進,東北三省和相關省市的對口合作在近期已經開始奏效。吉林省實施的“吉商回巢”行動、遼寧省瀋陽市實施的“三引三回”等一系列的舉措已經陸續產生效果,部分項目已經落地。

  地利

  東北民營經濟長期處於極度弱勢地位,這是東北地區的政策資源人才過分向國有體系集中的結果。但東北地區私營經濟領域的空白市場其實非常多,這是互聯網優勢能大展拳腳的地方。而類似一汽、北大荒等傳統企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優勢,像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這樣的中心大城市,即便遇到短暫的困難,處於波谷,因為資源集中,優勢明顯,人口的聚集,還是會崛起,只是快慢而已。加上互聯網基因,“山海關”怎麼也會邁過去的。

  人和

  就在今年全國兩會,吉林省省長景俊海在針對東北地區的投資環境相關問題作出回應時表示,“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崩潰論”的說法是不客觀的。在吉林的形象是吉祥如林,客商如雲,詞語之中一直在為東北打氣。

  東北像一輛洩了氣的卡車,政府引導在前方使力,後方又有內部政策頻頻推出,前拉後推,終歸還是可以跑起來。

  投資機構仍不敢開路:過去幫一把?何時能賺回?

  然而目前大多數投資方仍然覺得時機不夠成熟。多年的唱衰更是讓一些金融投資機構對東北項目選擇性屏蔽;而有些感興趣的PE/VC們,也不敢接這塊燙手的山芋,但卻還忍不住痴痴地等待。

  不過用數據說話,東北確實“有毒”。2017年A股市場迎來了史上IPO最高潮,據統計新股上市數量高達438家,募集資金金額2304億元。其中,廣東、浙江、江蘇三省上市數量位居前三,各有98家、87家、65家企業完成上市,而東三省新股上市遼寧2家、吉林、黑龍江各1家。甚至出現了1家退市、2家暫停上市、1家遷出。

  實事求是來看,東三省的毛病真的可以寫成一本書。無論是傳統產業效能低下、產業升級滯後還是營商環境欠佳、守舊思想存在、官僚作風明顯,這些都是阻礙發展的原罪。銷售收入1000萬的新興行業企業,在深圳可以估值到3、4億元,而在東北估值甚至不到2億。如果你是投資機構,肯定也不會把錢撒給這些因為地域而被貶值的項目上吧。

  不過,可選擇的投資標的雖然較少,但並不代表沒有機會。據瞭解,東北目前經濟環境已經在不斷改善,當地政府部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也表現出非常大的誠意。在東北也有很多的高校,優秀的人才仍然選擇留在東北,為家鄉出一份力。

  物極必反,痛定思痛之後必將刮骨療毒。等一切安好之時,那些猶豫的投資人再想入局,可能就為時已晚了。所以遼闊的黑土地真的很令人糾結。

  結語

  客觀來講,東北並不是資本的“棄子”,只是不能與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活躍區那些 “寵兒們”進行比較。

  隨著騰訊、京東等巨頭前期鋪路轉型,東北的未來還是值得令人期待。只不過互聯網轉型需要巨頭的前期鋪墊,具體要經歷多長時間只能拭目以待。


投資界

無論去東北投資還是不去東北投資,都是能夠找到理由的,聽起來也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東北到底適不適合投資呢?

判斷一個地方是否適合投資,關鍵看兩個因素:一是投資環境,二是投資條件。

從投資環境來看,東北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淪之後,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比其他地方,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有了比較大的差距,從而影響了東北的外在形象,也讓投資者不太願意到東北投資。所謂投資不過山海關,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映了東北投資環境不佳。

投資環境不佳,當然是不適合投資了,也就很難吸引到投資者。東北這些年發展不是太好,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資環境不佳造成的。

從投資條件來看,儘管近年來東北的發展情況不是太令人滿意,投資環境也不是很好,但是,東北的投資條件卻並沒有因為投資環境不佳而受到很大影響,東北資源豐富,土地肥沃,人才集聚的優勢,仍然很明顯,也是東北有投資機會和創業條件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說,如果願意到東北投資,是能夠獲得很大的機會的。

更重要的,東北已經充分認識到投資環境不佳的危害,已經開始在改善投資環境上下功夫,且已經在多數地方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如果能夠抓住這樣的機會,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優勢,是能夠有比較好的機會的,東北,也是適合投資的。


譚浩俊

我是南方人,朋友裡面東北人不少,遼吉黑的都有。喜歡喝酒,比較爽快,但是我問他們,為什麼不回東北,他們說不想回去,還就寧願在浙江,江蘇就安居了。

最近這雪鄉宰客事件,亞布力事件出來了,管中窺豹,可見一點原因了,為什麼連他們本地人有的,都不願意回去。

要說如果故鄉發展的好,其實沒有幾個人願意背井離鄉的,俗話說,月是故鄉圓。

東北以前是重工業基地,底子厚;就包括現在也是有底子的,南方有的企業一樣去東北挖人。東北有資源,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且物產豐富。要說,我接觸的東北朋友基本上都是蠻好的。

怎麼現在這小雞燉蘑菇都能賣個好幾百了?雪鄉的炕一個人,一晚上也是好幾百!毛老闆還是社會名人去投資,看樣子也可能就是打水漂了!

國家不能說不重視,發改委專門有個司是專管振興東北的,最高管理層領導也是相當重視。咋就這些年過去,改觀不大呢?

王陽明心學講,一切都是從心而發。迴歸到本質,其實就是人心,人的問題。

以我的淺見,根子還是在人上面。人,人心,人的思維!

國家再是重視,從政策也好,法規也好,管理機構也罷一切幫著你東北著想。但是你自己的思維不改變,我看,難。

東北有豐富的物產資源,旅遊資源;有技術,有工業底子。這個家底,很多省份都比不上的。像浙江來說,一個基本上沒什麼物產的地方,建設成現在這樣,靠的就是思維的創新,進步要跟上世界的變化。

東北大大小小的機構人員,真的要好好學習先進省份的發展經驗,不能再習慣了當官老爺,應該放下身段做服務員。服務於來投資的主體,服務於來旅遊的朋友。能做到這兩條,至少東北日子比較好過了。

據說有句話叫,投資不過山海關。

如果沒有了企業來投資,工商業發展不起來;旅遊的問題不解決,百姓也不來玩了,服務業也發展不起來。到後面,難道真的,直播666要成東北第一產業?


椿意軒

我一般很少回答偏社會類的問題,但是涉及我的老家,我又不想裝作沒看見,我的祖籍追溯上三代的話算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很多東北人都看到了東北的“落後“,卻沒有真正的去為東北發聲,這包括一些想去掉“東北標籤”的東北人,在外拼搏多年,我一直東北音,鄉音不改,不想改。

(這算是比較著名的一條鐵路了,就這一條。)

地理位置

東北三省地處中國東北部,靠近俄羅斯、朝鮮,每年四季分明,冬天的雪、夏天的風,春天的花,秋天的景都很吸引人。

(每年數以萬噸計的煤炭、木材、石油、天然氣資源)

資源

這樣一個素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之稱的幾個農業大省,為全國貢獻近20%的糧食供應。

(他們不帥氣,更談不上可愛,如果說沾邊的只能是質樸)

我記得我看過一篇關於國內的報道稱部分企業掌握著70%的資源卻只貢獻了30%的增長,而另一部分企業控制著30%的資源卻貢獻了70%的增長。這意味著什麼?無限的資源卻掌握在有限的人手裡。地方經濟的發展,是靠直播、幾次宰客事件就能影響的?那是不是把歷史問題看的太膚淺了,是不是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呢?

(面朝黃土背朝天,伺候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本質在於思維,而不是素質

東北三省都是以農業附帶過去的重工業為主,高知比例很低,農民佔比很大,也同樣有著農民的樸實與短視。我是農民,我爸爸也是農民,但有幸我走出來看到外面的世界。農民每天關心的事情只有那麼幾件,你家娃結婚沒?你家今年種了多少地?今年糧食價格會不會漲?他們的生活很樸實、單調、乏味,他們關心的就是他們的土地、收成。不能說他們的眼光差,只能說他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雖然我也不喜歡二人轉,但這是地方習俗,我們可以不喜歡,但請尊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東北有文化、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越來越多,但因為固有思維的影響,社會群體的固化,在經濟建設方面大多支援了相對於東北更好地城市,這就會造成強的地方越強,弱的地方越弱。如果我是個農民,我也會選擇父輩的路,但我與父輩不同,我想走出去,那我只能湧入那些相較於東北發達、機會多、出路廣、政策好的城市,我們東北不是沒有人才,只是人才都去了省外,我們不是沒有資源,只是....

(東北的盤山公路,給交通帶來了很多不便,進不來不出去的)

有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是有雪,但不能吃。山是有木,但不能砍,山是有地,但不是我們年輕人的。“棒打狍子瓢舀魚”的時代過去了,那袍子和野雞、樹木不再是你隨意索取的資源。再來說說土地,東北的土地機制你們都明白麼,很多人是沒有土地可種的,居安思危,人均工資低,生活、教育、就業水平都很低下,不外出,還能怎麼辦?可以不考慮自己,但不考慮下一代麼?

(冬捕成為了一種文化,卻不能靠水吃水了)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這山已經不是東北人的山了,這水也不是東北人的水了,甚至就連這土地也不是我們的了。我不是說將野生動物、天然原始森林保護起來、土地按照原有模式分配是錯的,只是它們是我們的寶,也是限制我們的弊端。東北的交通、環境相較於南方真的差很多,交通、體制、以及其它方面都很落後,內耗相當嚴重。

(東北哈市的夜景,家鄉月最圓)

我不懂經濟,不懂國家發展方向,但是我懂我生活了三十幾年的故鄉。

月是故鄉圓啊,同樣的工作,在老家2K,過了山海關6K起。再來說說民生,同樣的國家,遵守著同樣的法律,卻享受不了同樣的待遇。國人有個傳統,那就是不能讓下一代向我們這樣活著,這在東北更是變成了一種骨子裡的本能。有想法、能形容、想做事的人都都會變著法的走出去。

(我不喜歡天佑,我承認他代表了一小撮東北人,但他代表不了東北)

我想作為在異鄉工作多年的朋友們都有一個感觸,當你在外面呆個幾年之後,回到老家遇到發小、同學、朋友們,會發現你們之間沒什麼話題可聊。你關心未來經濟,他說家長裡短,你擔心明天股票會跌,他擔心明天送孩子上學會晚。

(好面子、暴脾氣、愛動手,這個無可厚非,但也只是一部分東北人的惡習好麼)

很多人在說雪鄉宰客、松花江鬥毆、械鬥、二人轉、直播老鐵666、甚至拿出自己的那幾個東北朋友去說事,我不能說他們說錯了,只能說他們帶著有色眼鏡去看東北了。東北人脾氣爆是出名的,但你的故鄉就沒有脾氣火爆的人麼?你的故鄉就沒出過醜聞麼?東北的確是有一幫人做了些為自己家鄉抹黑的事情,但按照比例來講,東北真的沒有那麼壞啊。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到東北的農村去看看,去東北的那些農村看看, 看看他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待客的。看看他們是不是還有你說的那些惡習?

(這個我也很無奈,包括我自己都打架,但我從來不主動招惹人家)

我的故鄉我知道,我的故鄉我瞭解,我承認出了一批很惡俗的人,影響了東北人在全國人民中心目中的形象,但這個鍋就真的應該東北背麼?東北的經濟相較於其他省份是落後很多,就連所謂的人均GDP也很低。我這個不在東北的北漂也經常拖祖國的後腿,為什麼只有人說它的落後,卻沒有想過它曾經與現在的輸出,那些石油,那些煤炭、木材、糧食、以及其它的資源輸出後所得的收益都支援了哪裡?

(如果你真的瞭解那裡的話,你會發現宰客的門店都是承包的,自營的都很便宜)

我深愛著我的家鄉,但我更愛我的家人,所有一切只是為了有更好的前途,我選擇背井離鄉,並不是我討厭我的家鄉,我只是想讓我身邊的人活的更好一些。雖然這會導致我的家鄉人才凋零,我也算不上什麼人才,但請原諒我的自私,我想走出去,通過努力讓家人活的更好一些。


實體店老王

東北經濟為啥不行?我自己體會,最重要的是效率低下的國企佔用了幾乎所有的優質資源。有人說了,不是國企要改革嗎?不是產業要升級嗎?不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嗎?幾十萬人的飯碗和盤根錯節的利益體系怎麼可能是說改就改的。產業升級,東北重工業、製造業技術水平現階段就這樣了,國內現階段產業升級需求的高精尖設備東北能造的並不多;東北重工業中落後產能佔了很大比重,又常年依賴煤炭、石油這些正在走下坡路的資源。

我剛到這個問答,給我第一直觀的反應就是。東三省,特別是黑龍江經濟增速全國倒數不是沒有原因。除了地域,環境,政策外。一個地方的發展最離不開就是人才。

如果說東北人沒有創業人才,沒有經商天賦,沒有科研苗子,我忍不住給說這話的人一大耳光,全國各地的高校哪裡沒有東北籍的教授學者,遍佈全國乃至海南哪裡沒有東北經商的腳印。但如果你說現在東北面上只有燒烤加喊麥,我卻無力反駁。的確如此。

年輕人外流。優秀的東北年輕人都跑關內去了,東北的工資低、就業機會少,三線城市除了國企公務員事業編根本就沒多少就業機會,開個小店玩個體戶吧經濟沒活力收入水平低消費低迷,不賠本都難。我身邊兩三個鐵哥們都是東北的,一個延吉一個四平還有一個是雞西的(一個電臺主持人,一個副主任醫生,另一個自己有公司,屬於在我們當地都算中產)。平常我們嬉笑怒罵拿東北惡俗開玩笑打臉都不生氣的那種關係。因此很多話都能敞開說,按照他們的最後結論,東北人牛逼的很多,但留在東北的人厲害的卻很少。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直惡化,有理想有報復有行動力的人都走了。就像當年闖關東的那批行動派,如今下東南了。

傳統東北人是沒有創業精神的,因為在過去你想創業社會也不會給你資源,天下是國企的,所以東北人的傳統觀念是找個“好工作”打工,配上還算湊合的教育水平,工資的心理期待值又比較低,本來是不錯的勞動力資源,可惜東北國企不看這些只看關係,所以但凡非公有制經濟活躍一點的地方都能給東北年輕人一口飯吃。

如果你現在來東北轉轉,城市裡公園到處能見到老頭老太太在跳廣場舞、練毛筆字、拉胡唱戲,這些人可都是拿退休工資的,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月的工資很可能還沒有老頭老太太退休金高。東北又是個人情社會重災區,不開玩笑,有些人可以靠收份子維持生計。這樣的東北年輕人會願意留下麼?

每個人都厭惡北上廣深的高房價,也怨恨沿海發達幾省的人才掠奪,但歸根結底,是誰把人才擋在了外面?又是誰高喊人才歸來。北漂南漂因為房價一批批離開,卻又忍不住被家鄉的無情碾回來,東北的心就不會痛嗎?


熊貓天天秀

我個人不喜歡部分東北人的,和地域黑沒關係,別人評價你率真直爽沒問題,天天把我是東北人,我很豪爽的掛在嘴邊的東北人我就不說了。在商言商,和你是什麼人沒關係,大家都是明白人,你自己什麼價格有沒有貓膩你當別人都是傻子不知道嗎?還直接就一句我是東北人我豪爽,你豪爽了就一口價不用談價格了嗎?東北人有時候很多邏輯是有問題的。總希望東北人這個身份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優勢,誰知道最後名聲都給搞臭了。

東北經濟沒活力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大家也都明白問題在哪裡。我記得十年前左右吧,東北經濟還挺活躍的時候,我大學某位東北來的老師,自己還是學經濟的,說起家鄉瀋陽來,那個眉飛色舞,說瀋陽生活怎麼沒壓力呀,造飛機大炮呀。但是回頭想想,東北經濟存在的問題太大了。

首先,東北的重工業轉型非常困難,這是體制問題也是領導問題。然後,官僚思想太嚴重了,包括現在,很多就在東北的年輕人想的都是如何吃上體制的飯碗。再者,東北產業鏈的形成直言就是沒有什麼產業鏈,這麼說吧,大型工廠旁邊開幾家飯店都難,工廠什麼都想幹,什麼都搞不好。最後就是還在東北的人可能意識到了,但是已經無力改變了,要改變必須刮骨療毒。

其實不僅僅是東北,比如說潮汕地區這種問題也很嚴重,這也是為什麼作為經濟特區卻發現不起來的原因。

東北國家的固投非常高的,這也是為什麼瀋陽之類的gdp在全國還能看的原因,但是實際東北的體現來看,就是一個繞不開圈子的小縣城。經濟越發達,政府的效率也會相應提高,經濟越發達,市場的機遇,市場的主導地位都會體現出來,官僚的行為會影響但是隻是在某一部分。而現在東北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從目前來看,東北會持續給中國拖後腿。

最後,祝願東北早日恢復經濟活力,另一方面,我對東北人的喜歡也是一樣的,只是我討厭的是,陪東北人談生意。


NeW逆A風

本來不想來答問的,怕罵地域黑,還是沒忍住……說一千道一萬,東北發展落後原因主要是:1,文化的落後,主要表現方式:二人轉文化(坑,耍,吹,蒙,騙)全民直播,給東北人做了大量的負面宣傳。2,人才流失嚴重。有本事的和沒背景,沒人脈關係的東北人,基本上都走出去了。而留下的,不是進機關,就是進國企,五,六年後,所學知識老化,直接廢了。3,當地政府官員行政能力太差。國家給了大東北十年時間了,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讓中西部各省誰都眼紅。除了幾家軍工,其他的……都是666。4,沒有良好的商業文明生態鏈。東北民企少,大多還是資源型的,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原因,商業欠發達,契約精神不夠,雪鄉野蠻生長的旅遊業就是一個縮影(不多說了,怕罵)。5,人懶。這是個大糟點,看看一汽的車和上汽車的品控,你就明白了。個人覺得,形成原因是:氣候原因,人口老化等等,但最主要的是人心,也就是思變的心。再有,走出去的東北人,有一部分實在太渣,影響太壞。建議學習下浙江義烏和湖南邵東,人家都是:人平沒有三分地,照樣打下一片天。恕我直言,現在還有很多東北人根本就不想反思(當然,現實中也就更不必期待他們會有什麼行動力了),大概是共和國長子當的時間長了,哪怕自己現在做的不好,也聽不得任何不順耳的聲音了(還在等國家救)。各個評論區裡很多東北人的發言都是在為現狀辯護:談歷史,談貢獻,談歧視等等………很少有談及自身不足,更別說提出建設性意見。我想這本身就是懶的一種表現,也是東北發展滯後的原因之一吧。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主要因素有:國家政策,市場,人才,資金。其實東北都有,就看怎麼去求改變,求創新了,希望能看到,東北人用當年闖關東的精神,走出一片新天地。


魚鷹看不情慣

可惜,東北沒有你們的投資一樣過的很好,願意來我們這裡投資我們熱烈歡迎,不願意來的我們也不勉強,別在哪裡裝大尾巴狼,誰稀罕你們的錢啊!我一個東北人雖然大學在上海上的,但是畢業工作之後才發現,工資雖然高,但是消費也很高啊,望著上海50000+的房價,在看看我手頭上9000的工資,呵呵呵呵呵呵,再見吧上海,我在瀋陽一個月工資3000+但是房價很低,而且我家就在瀋陽,房子車子家裡都預備好了,我的工資就是日常消費,過的輕輕鬆鬆,一年一次海外旅行,美滋滋!


冬祭典

實際上不只東北,有些省份的個別地區我們也不敢去。

實際上東北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曾經是國家的重工業基地,本身資產價格也沒有其他地區那麼貴,但是風險仍然較大。

這種風險,個別企業賬務不明,不知道自己每年盈利水平我就不說了,這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雖然,東北人很熱情,但是每頓招待客戶陣仗太大,我們投資希望企業花錢省著點用,這個可能比較令人擔心,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

可能重要的是東北的相關人才太貴了,這種貴不是說相比北上廣的工資那麼高,而是那麼想對下的。這些人工作的能力不值那麼多錢。

但是可以開除啊,但是不行啊,因為不是自己招的,那是誰招的。我想身在某地區的企業應該比較清楚,有苦不能言,只能撤退了。

希望東北越來越好,大的互聯網公司入駐東北可能能改變這種現狀。

但是憑藉投資機構太難了,我們分身乏力,企業太遠不是非常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