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車輪戰” 深入真實生活的節目更好看

暑期未至,綜藝節目的“車輪戰”就已經滾了幾番。電視上各類真人秀遍地開花,視頻網站上從街舞到偶像也打得熱火朝天。尤其是戶外真人秀,在盛夏來臨之前就開始了全面發力,《極限挑戰》《奔跑吧》《高能少年團》等幾檔“綜N代”節目相繼迴歸,備受關注。新一季的“綜N代”們,從明星組合到競技場景都多多少少做了調整,例如“星素”結合更加突出,更加深入體驗生活等。特別是在“遊戲”之餘,幾檔節目都不約而同加大了樹立榜樣和傳遞正能量的力度,讓節目在提供娛樂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更多積極的影響。

對觀眾來說,看綜藝、追偶像的目的除了放鬆、娛樂之外,汲取正能量也是一大需求。從《朗讀者》《國家寶藏》等文化類綜藝屢受熱捧,到《中國詩詞大會》《最強大腦》等節目選手被視為榜樣,這些現象都證明了這一點。不僅是上述棚內綜藝,戶外真人秀在這方面也是大有可為。戶外節目能夠突破舞臺和場景錄製的限制,利用生活中無窮無盡的時代素材,與觀眾獲得共鳴,讓觀眾在歡笑之餘進行更多自我的觀照,在這個過程中正能量的傳遞變得更加重要。

以往有些節目雖然將場景搬到了戶外,但仍未跳出傳統框架,不是明星插科打諢、自娛自樂,就是表演一些無營養的劇本橋段。花樣的外表下不變的遊戲形式、空洞的內容主題,讓觀眾極易產生厭倦心理。而優質的戶外類節目則是讓演員褪去耀眼的明星光環,充分深入生活,走進各行各業進行體驗,勾勒出新時代社會的美好生活畫卷。在頂層設計上注重正能量的引領意識,深入社會大眾,用更現實主義的情節安排,更深層次的“星素”互動,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傳遞出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帶給觀眾更多的榜樣力量以及更強的親切感和認同感。例如近期迴歸的《高能少年團》第二季,就明顯擺脫了以往明星真人秀“自娛自樂”的模式,真正深入到大眾的生活場景中去。第一期,少年們走進內蒙古滿洲里,和消防隊員同吃同住,共同執行任務;第二期,他們又進入紅軍長征渡江的歷史重鎮雲南石鼓,和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的素人攀巖、過索橋;最近幾期,他們又集體去呼倫貝爾參加蒙古包晚宴,在那達慕大會上與各國少年激情比拼……不是專門為明星搭建假模假樣的生活場景,不再讓素人作為陪襯和背景板出現,而是讓少年團真真切切地參與到當地的生活中,傾聽那裡的故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90後”甚至“00”後正在成為綜藝節目的主力觀眾,這一人群除了滿足視聽娛樂的需求以外,也更需要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在新一季的許多檔真人秀中,我們都可以欣喜地看到明星地位正在弱化,文化與正能量輸出的意識逐漸增強。例如《高能少年團》第二季節目中所體現出的“高能”不是來自於明星光環,不是靠拼顏值、拼人氣,而是讓少年團的每一個人與同齡人一起奮鬥,克服困難迎接挑戰,共同獲得生活中真正的成長。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更能幫助電視機前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獲得對現實生活的正確認知和態度。正如《高能少年團》中的人氣少年王俊凱所說,“高能”對他來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能夠積極向上,激發正能量”。在節目中,觀眾們看到了王俊凱在攀巖時的竭盡全力,挑戰主播角色時的聰慧敏捷,還有面臨挑戰時與幾位少年的互幫互助,這些不經意露出的閃光點透過鏡頭傳遞給觀眾之後,都形成了《高能少年團》榜樣的力量,激勵著電視機前更多少年追求心中夢想藍圖,朝著夢想努力。

深入生活、傳播正能量,不僅是戶外真人秀的命題,也是所有影視節目應有的發展方向。“綜N代”們應當向著這個偉大時代看齊,努力描繪新時代各行各業的奮鬥姿態,反映大眾現實生活,寓教於樂,在帶給觀眾歡聲笑語的同時傳遞出積極向上的精神信念,為整個社會注入活力、樹立青春榜樣,給予觀眾更多的精神動力,帶領年輕人們勇敢前行。鄧文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