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區藏“絕世”燒鵝店,一天只烤16只,大廚:我很牛的


一天只烤16只燒鵝,煲好的湯賣完就沒了,在鄭州市中心的鬧市區工人新村內,一套不足60平方米 的小店,一個滿嘴南方口音的老頭整天樂呵呵的切鵝、賣鵝。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 劉鴻翔 文圖/視頻

老頭叫餘友雄今年65歲,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很牛的,曾經在廣州的廣州大酒店當行政總廚,管著160多人呢!”說這話時手裡攥著三塊錢一盒的散花煙,眉飛色舞的說著往事。不管信不信他說的話, 但是餘友雄做的燒鵝確實美味,每晚小店內座無虛席,大家都是奔著燒鵝來的,再喝上一盅煲好的湯, 留住了每個來過食客的胃。

餘友雄出生在廣東潮州,自幼喜歡做菜的他小時候就在村子裡給有紅白事的家庭做菜,經常是十桌八桌的做,沒有拜過師傅的餘友雄說自己有做菜的天賦。

後來,經人介紹來到廣州的廣州大酒店當行政總廚,那時他做的菜跟正經大廚沒法比,酒店內許多 香港來的大廚為了搞好關係對餘友雄傾囊相授。香港的粵菜跟廣州不太一樣,味道更細膩口感也略甜, 就比如這道燒鵝就是香港一位大廚傳授的,廣州做燒鵝先用水泡一下,燒出來的鵝皮質不夠脆,香港做 法不用水泡吃起來口感更好。

幾乎每個來吃燒鵝的食客都喜歡跟整天樂呵呵的餘友雄聊上幾句,也好奇為什麼一個粵菜大廚甘願 守著這麼一個小店,餘友雄總是輕描淡寫的說“為了老婆啊,我老婆是這裡人啊,老婆為了照顧父母,我就跟來了啦!我已經來21年啦,這個小店都開了18年啦。”餘友雄說話還是帶著濃濃的粵語味。

餘友雄的愛人曾經是一名老師,當年經人介紹相識,談了6年戀愛才結婚。結婚後沒幾年妻子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依然從關東回到鄭州,1997年餘友雄也跟隨妻子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初來乍到,僅有一身好手藝,無奈隻身一人許多菜是做不出來的,再加上當年粵菜在鄭州屬於高檔菜一般人根本消費不起。無奈,為了養家餬口餘友雄幹起了修理摩托車,後來又開了汽車修理廠, 但是內心還是對做菜情有獨鍾。


2000年,廣東燒臘快餐店正式開業,夫妻倆投入了所有的精力經營小店,口味好自然引來回頭客, 生意也越來越好,妻子卻因為勞累病倒了,餘友雄想幹脆收個徒弟讓自己的手藝能傳承下去,但條件是徒弟必須是河南人,這樣能讓河南人隨時吃到正宗的燒鵝。

現在,餘友雄仍然堅持每天只燒製兩爐,每爐8只一共16只燒鵝,賣完為止。所以每天小店內還沒到飯點就早早的坐滿了食客,大家只為品嚐剛出爐燒鵝的鮮美。有時候,餘友雄會應邀陪熟悉的回頭客喝兩盅,這時候你會聽到小店內飄揚著廣東口音的普通話。

餘友雄雖然來鄭州21年了,但是為了照顧妻子,看店,直到現在也沒有遠離過小店,最遠跑到離店2公里的地方,附近熟悉的地方只有紫荊山商場,丹尼斯,易初蓮花等幾個地方,對餘友雄而言,鄭州是最熟悉的陌生城市,但他從沒後悔過,“為了老婆啊,不然也不會來鄭州啦,我在廣州做菜很牛啦。 ”開心的時候餘友雄總會這樣表達對妻子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