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出食管癌的人,之前多半有這些“愛好”

據瞭解,我國每年死於食管癌者達16萬~20萬。

那到底誰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食管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被查出食管癌的人,之前多半有這些“愛好”

1、遺傳因素:在所有癌症中,食管癌的遺傳因素比較突出,有家族史者佔64%~69%,發病情況以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少。

2、賁門失弛症:賁門是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賁門失弛是食管下括約肌鬆弛神經損害所致,症狀很像食管癌,有15%以上的患者可併發食管癌,癌變往往發生在食管括約肌上方的擴張段,癌症的發生可能與長期食物通過不暢的刺激有關。

被查出食管癌的人,之前多半有這些“愛好”

3、反流性食管炎:由於食管下括約肌關閉不嚴,尤其有食管裂孔疝存在時,導致胃液反流入食管,胃酸和胃蛋白酶刺激食管黏膜發生慢性炎症,久之可使原來的食管上皮特性發生改變,這種改變稱為巴雷特食管。巴雷特食管發生食管(腺)癌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群的20~40倍!食管癌患者25%~100%都有巴雷特食管。

此外,其他食管疾病,如慢性食管炎、食管憩室也有一定危險性。口腔衛生不佳在食管癌患者中遠多於健康人,包括不刷牙、齒垢,致有毒物質流入食管損害黏膜。口腔白斑、口腔潰瘍在食管癌患者中發病率較高。

4、吸菸喝酒:歐美醫生報告,食管癌與喝酒關係密切,喝酒量越大,發生食管癌概率越高,每天酒量3杯以上者,食管癌發生率是不喝酒的人10倍以上。致癌原因和酒精本身毒性、釀造原料或過程中的汙染有關。此外,喜歡吸菸的人,致癌危險性隨每日吸菸量而上升,比如每天吸菸35支者,發生癌症的危險性比不吸菸者高2~4倍。

被查出食管癌的人,之前多半有這些“愛好”

5、不良進食習慣:我國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吃的食物偏硬、喜歡吃熱燙飲食,進食快,或長期食用粗糙或蒜、醋、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都有一定的危險性。

6、食物和營養因素:如果吃的食物中缺乏高質量的動物蛋白、脂肪、新鮮蔬菜與水果,特別是維生素C、B2及A,這些維生素有的能阻斷致癌物形成,有的能修復和保護損傷的上皮。另外微量元素鉬、鋅、鈷、銅缺乏也需重視。

此外,有些人喜歡吃鹹醃蔬菜,這些醃製品含有致癌物或促癌物,容易對食管上皮造成損害,又可造成不典型增生,從而發展成癌症。研究發現食管癌死亡率的高低與進食鹹醃菜量的多少相關。

希望大家一定要遠離這些誘導食道癌發生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