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起漲前有什麼特徵?

股浪

股票起漲前有什麼特徵?

文 李治平

股票起漲前的特徵投資者千萬不要光看K線圖形,光看K線圖形容易被騙。如果想要準確捕捉股票起漲的信號,需要從成交量,主力資金進出結合K線圖形綜合考慮。

股票的漲跌跟主力資金的運作關係極大,或者完全就是主力控制的結果。當然市場也有主力控制不了的局面,說明主力還沒有完全控盤。

主力控制股價是通過資金的進出來實現的,資金淨流入股價就上漲,資金淨流出,股價就下跌。同時也體現在成交量上,股價低位起漲時,基本上成交量會逐步放大。

主力在股價底部運作時需要做的工作是建倉、洗盤,逐步減輕股價上漲的壓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主力資金會吸籌,拉昇、打壓、再吸籌、再拉昇,從K線圖形上看會形成箱體震盪,W底、頭肩底、園弧底,各種圖形都有可能。

為什麼呢?這要看主力的意圖有沒有被跟風的散戶識破?主力建倉時順不順利?如果不順利就會形成反反覆覆的走勢,拉昇一段時跟風盤驟然增多,主力就會反手打壓,股價持續回落,看能不能把跟風盤震倉震出來,震不出來就繼續震,說不定震得更狠,甚至擊破前期低點,讓跟風者徹底絕望,割肉出局。之後主力反手做多,趁機拉昇股價。主力的目的是要輕鬆拉昇,阻力很小,這樣主力資金運作的成本就會較小了。

所以我們光看K線圖是不夠的,K線圖是主力意圖的滯後反應,各種圖形都有可能。但是成交量是騙不了人的,股價上漲時成交量同步上升;股價放得過大時,主力就會打壓股價,同時成交量是縮小的;上漲時溫和放量,下跌縮量就是股票起漲的前兆。成交量急劇放大股價卻滯漲,次日就開始要調整。

資金進出也是貫徹主力意圖的一個指標,但是不能光看某一天主力資金的流進流出情況。因為這也體現了主力的意圖,建倉時主力資金淨流入,打壓時主力資金會淨流出,所以應該從近期一階段主力資金總體流入流出的情況加以判斷。

在實戰中我發現盤中出現超級賣單壓盤,而股價卻跌不下去,出現巨量成交股價也沒有漲,這種股後市潛力巨大,有時連著幾天股價上漲不溫不火,過一段時間再來看看,超級大牛股很有可能就出現了。

綜上情況分析,判斷一個股票起不起漲需要多方面權衡才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容易被主力欺騙,單一的技術派往往被主力利用,追漲殺跌,成為股市的炮灰。



治平自媒體

股票起漲前一般有如下牲徵:

一、下跌後股票長期縮量橫盤 這一般是主力收集籌碼的過程,此時主力不想讓人發現,都是在悄悄的進行,往往這時主力會根據大盤的走勢有針對性的制定個股操作計劃,把個股漲跌幅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有時主力會故意用籌碼砸下盤,試一下是否已到達底部,如果發現經過幾次試探發現籌碼砸下時下方有很強的承接能力,那基本可以確定是在底部區域,當確定這一區域後主力會在這一區域內儘量多吸籌,一邊吸籌一邊等觀看大盤形勢,這時在K線圖上就會顯示一個下跌到橫盤的由很多小陰小陽組成的K線。

二、股票不再創新低 由於主力在吸籌,一段時間後底部區域籌碼就會越來越少,這時主力由於吸籌需要,只能以更高的價格來吸籌碼,股票由於主力資金作用價格會慢慢上抬,不再創新低。

三、各種均線開始粘合,由於主力在吸籌,均線在慢慢的修復,但主力吸籌是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時間一長各種均線都會慢慢粘合在一起。

四、單一指標或多指標逐漸失去指導價值,主力控制股票價格在一個範圍內,大多時間每天的漲跌幅都不大,有時會拉昇上漲有時會打壓砸盤,這時各種指標就會失去指導作用,一會金叉一會死叉,來來回回不停折騰,讓你的指標一會有用一會沒用,搞得你亂了方寸,左右打臉。有一天他突然拉昇上漲了,你還以為他又在耍花樣,還等著他跌回來,往往這時主力一拉昇就會十幾個點,會讓股票快速脫離成本區,到時你想追時它又在一個區域內來回盤,讓你耐心盡失,這時又來一波拉昇。很多股票都是這樣從讓你眼睜睜的看著他從底部開始起飛但你也沒敢買入。

這是個人總結一般是股票起漲前的一些特徵,股市千變萬化,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其中細節還得個人自己去細細觀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豪霖

至於股票上漲後,能不能延續漲勢走出趨勢性的行情,或者是漲了幾天後便衰竭,這無法預測。我們能做到的只有跟隨,就是行情來時,我們把它當成趨勢來對待,然後做進去,如果趨勢延續,那就持有,如果衰竭平倉出局就是了。



一、橫盤整理突破有幾個特徵,當符合這些特徵時這種情況下運用才會更有效:

1).橫盤前有過強勢上漲。

2).橫盤具有縮量和小陰小陽的特徵。

3).橫盤的時間越長,以後漲幅越大。

4).放量突破的量越大,突破的真實性越可靠。


二、除了橫盤整理突破,還有結合均線的做法。

一組均線,短期均線MA10由下跌走平,或走入上漲階段,向上穿破長期均線MA60,可以初步認為短期形成了多頭走勢,如果MA10向上穿破MA60那麼這種上漲的概率則會更高。


職業交易員

大晚上,跟大家聊點乾貨。

我以前是一個纏論愛好者,在股票市場十多年了,我自己感覺對於圖形我還是很敏感的,後來發現只看圖形是賺不了太多錢的,還是要結合公司基本面。股票在爆發性上漲之前,還是有一些預兆。股票在啟動上漲之前情況各異,但大致我可以總結一下。

第一、通俗一點就是股票出現暴跌亂跌,連續跌穿生命線等技術均線。跌破持股人的心理承受價位,產生市場對該股的絕望情緒,逼迫部分散戶割肉出場。結合大盤的走勢以及政策面的動向,如果沒有系統性風險,可以視為該股票超跌反彈在即。

第二、洗盤,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個價格,目的無非是為了清理市場多餘的浮動籌碼,抬高市場整體持倉成本。洗盤的具體表現為股票在上升途中,突然莫名其妙下跌,而且還是放量大跌。一般視為莊家為達到炒作目的,從而形成“雙底”的技術形態。

第三、有量,因為股票要上漲,必須要有市場的增量資金,因為不被主力資金關注的股票我還是不看好,也是沒有量的,也是暫時不會漲的。

第四、也可以看指標,MACD回抽零軸,配合股票所處的一個位置也能判斷。

第五、公司的基本面,這個公司近期的產業預期未來能帶來多少利潤。未來是否有投資還有收藏的價值。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在啟動前買的幾隻股票:

這個是我買的一支醫藥股,就是在未啟動前的橫盤震盪買入。從分析走勢,再加上公司的發展,以及預期的收益買入,現在收益也是理想的。


這個也是我在橫盤時進入的。是公司當時在美國去建設了分廠,又實現了扭虧為盈,每年的分紅也是很可觀,所以未來的預期收益我還是很看好的。

其實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具體我也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人腦袋不是死的,市場也不是死的,影響因素很多,沒有什麼技巧是可以百分之百保證的。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有相互相交流學習的可以關注,每天會更新更多的股票知識。還有學習資料跟大家分享。


股市老貔貅

股票起漲前夕,K線圖、技術指標及盤面上有一些明顯的特徵,下面是經常遇到的分享給大家!

1、周KDJ大於50以上,日KDJ大於60以上但小於90

2、周線MACD DIFF向上突破MACD,並且在周線MACD 0軸以上出現紅柱


3、股票價格在30日周線 30日均線以上,呈現多頭排練,量線出現三角形狀

4、周K線、周量線的三角形狀

5、均線多頭排練形成金三角

6、均線配合MACD形成金叉

總結

我之前又在其他文章提到,逐步建倉,重倉操作,消息面等諸多因素時時會影響大盤的動向,就算技術形態能夠上漲的個股,也會來一個回馬槍,控制好倉位,進退自如


簡略財經

下面我來結合股票在K線上具體運行圖形來解答:



股價前期經歷了過長時間的橫盤築底階段,呈現高換手低振幅低漲幅,俗話說:“橫有多長 豎有多高” 橫盤築底連續出現百日地量群,說明主力籌碼成本集中在某一區域,當主力收集盤面上流通籌碼實現高度控盤後(這個時候就需要參考換手率了),開始緩慢溫和放量試探拋壓,(福達股份在15年3月25日和4月14日分別有兩次集中放量上攻而後縮量橫盤走出揉搓線 這是標準的試探拋壓),測試完拋壓以後集中開始拉昇這一波走了將近兩倍漲幅,我們叫做為:勢能儲備後的集中釋放,前期所有的地量橫盤 籌碼交換都是為了集中釋放拉昇股價後實現盈利。

這是大趨勢初步的選股思路,至於何時介入我們需要根據日K來判斷:籌碼峰單峰密集 K線多頭排列,macd vol kdj三線金叉,成交量溫和放量 股價站穩五日線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進場了,當股價上漲途中出現連續跌破五日均線或分時K線出現巨量陰線時考慮止盈拋掉倉位。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討論,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會一直整理分析股票運行趨勢及實戰技巧分享出來!


45度財經資訊

特徵有N種:

第一種:股價處於相對低位,成交量持續萎縮,突然有放量溫和上漲且持續幾日,此為拉昇前兆;

第二種:股價小幅度持續上升,連續幾日,成交量溫和放大,突然有一天放量下跌,但不跌破上一輪上漲的高點,此為多方蓄勢並準備爆發的前兆;

第三種:股價低位放量拉昇,之後持續不斷小陰小陽維持較小斜率上漲,突有中陰回落且不跌破前期小陰小陽的低點,此為暴利拉昇前兆;

第四種:上升途中突然大幅度回落,之後單針探底回升,此為暴力洗盤,即將再次拉昇的前兆;

第五種:長期下跌趨勢,突然連續幾日長陰下跌,且無反彈動作,空頭力量得到最大釋放,多方反擊一觸即發,此為強力反彈的前兆;

第六種、第七種、第N種……不再舉例!

如果能看出即將下跌,那麼就可以選擇到上漲,不用過於研究即將上漲的股票,可以換個角度,挑選即將下跌的股票,如果有挑選即將下跌股票的能力,那麼反過來,上漲的也就變得更容易選擇了。

以上這些都是外在表現,若真想找到即將上漲的股票,只通過這些外在表現是不夠的,還需要對股價漲跌的根本推動力以及具體操作過程有一個本質的認識才行,探索永遠在路上,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別總想著走捷徑,老老實實地搞好投資才是正道。


擂股助威

股票交易依據買入時間點可分為兩種類型: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通俗說就是左側為抄底,感覺跌到底了就買;右側為追漲,漲起來了就買。

按照提問著所說,起漲前有什麼特徵,應該是傾向於左側交易,但又不想承擔左側交易容易買早了的的風險,想在股票跌到最低點的時候才買入。

應注意到股市是一個博弈市場,如果存在一個方法,能夠準確判斷股市什麼時候見底了,那麼這個方法隨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它就會就會失效。因為信號出現,會有大量的人買入,股價很快升高。所以如果你能在頭條上得到這樣一個方法,那麼他一定是無效的。

一個有效的交易法則在於它的常常無效而又時不時的有效,自己仔細體悟吧。


子灝說理財

股票在拉昇前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主力控制了的絕大部分籌碼。這是必須的。主力建倉之後,經過一番洗盤,把心態不堅定的清洗出去了。

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拉昇股價。在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是對籌碼的控制程度。之所以能夠連續地出現上漲,是由於散戶手中籌碼 有限,籌碼都掌握在主力手中。高度控盤才能在拉昇股價時比較輕鬆,這時,盤中巨大的成交量大部分都是莊家 對倒形成的。在盤面上技術高手可以看出一隻股票的籌碼鎖定程度。基本具有如下特徵:

1平時成交稀少,偶爾放出巨量,這些巨量均靠主力對倒弄的鬼。

2大盤暴跌時賣盤很少,股價基本不跌。

3股價不根大盤走,形成自己的獨特走勢。

4引不起場外散戶的關注。

發現具備上述特徵的股票之後,不必急於買入,盯住它。一旦放量拉昇時,當出大陽時,就可跟進操作。


歲月如歌175333743

這裡我用5日、10日、30日三條均線的組合方法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當一支股票的5日、10日均線開始走平,之後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買盤逐步增強,成交量逐步放大,股價向上並突破30日線,5日、10日線分別先後上穿30日均線並形成黃金交叉,三條均線呈多頭排列,確認上漲行情啟動。一般來講,當股價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均線,特別是三條均線呈多頭排列時,是最加買入機會。



具體操作如下

1、5日、10日、30日三條均線組合的方法,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其中5日、10日均線可用於判斷短期的趨勢,30日線則適用於中期趨勢的判斷。當股價向上突破5日日、10日均線時,說明該股短期趨勢轉強,如果突破30日均線,說明中期趨勢轉強。

2、股價在5日、10日、30日均線先後形成黃金交叉之後的上漲,成交量應逐步放大,回調成交量應明顯萎縮。特別是突破30日均線時應有量的配合。否則,可靠性將降低,至少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

3、一般來講5日、10日、30日三條均線形成黃金交叉都是在中期的底部,後市應有中期上漲的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