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和5G等普及後,我們會體驗到《鏡花緣》裡的景象嘛?

清朝李汝珍的《鏡花緣》中,寫到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等人在海外遊歷時,到過一個“大人國”。

在“大人國”裡,人們來往行走都騰雲駕霧。這裡的人甫一降生,就足下踩雲。隨著年齡的增長、品性的變化、為人處世的不同,雲的顏色也會變化,“雲由足生,色隨心變”。

例如,善良磊落的人腳下的是彩雲,奸詐邪佞的人踩的是黑雲。無論是錦衣華服的還是衣衫襤褸,是前呼後擁的還是孑孓一人,雲的色不盡相同。也就是說,雲的顏色取決於他的品性的優劣,而與身份高低無關,但凡做了虧心事、壞事雲的顏色就會變化。唐敖、林之洋等也親眼見到,有個官員足下的雲雖被綾羅包裹卻依舊掩飾不住雲的烏色。

雲就是“大人國”一箇中立的、客觀評價平臺。這個平臺詳細記錄了每個人的品行結果,並及時體現到顏色上。於是,每個人能夠通過顏色來判定一個人的好與壞、優與劣,是否值得信賴等。

人與人交往的社會中,互相的品性瞭解是非常難、非常長的一個過程,“大人國”的足下云云良好解決了這個難題。

IPV6和5G等普及後,我們會體驗到《鏡花緣》裡的景象嘛?

擁有一個變色的雲

其實,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時代,人人也可能擁有這樣一個變色的雲,但不是一個而是無數個。

隨者5G、IPV6的應用,甚至區塊鏈技術的推進,萬物互聯的時代會要來到,各種穿戴、芯片、生物設備會出現,這些設備都會與網絡進行交互。每個人都成為網絡的一環,既是服務享用者也是數據提供者。

人們的行為、動作、交流、生產、生活、數據等都會存儲在網絡及設備上。這些每個設備都擁有唯一的可追溯地址,在為人們提供便捷服務時,也會追蹤記錄人們的行為、動作、交流、生產、生活、信息等。經過數據的處理、彙總以及複雜的運算與分析,每個人會形成一個不可篡改且實時更新的評價結果,或者叫做口碑。每個設備其中,很多信息數據是可公開或半公開,用於各個設備調用、檢索的使用。

當人們合作或見面時,要想了解對方,可以跟《碟中諜5》裡的人臉識別追蹤系統一樣,通過人的某個特徵(信息ID、設備編號、虛擬賬戶、姓名、照片等),可以到查詢到這個人的衣食住行、健康教育、行為習慣等全部信息以及行為的歷史記錄等等。像王二麻子開車亂加賽、李四刀吃早飯不給錢、張三坐公交不買票等等,也能看的一清二楚。這樣就能夠為人的下一步的行動、決策等提供支撐。

比如,大街上,兩個人產生了摩擦,會思量再三下一步的行為,會不會在網絡設備上被記錄下一筆,會不會影響口碑,會不會被更多人看到等等。

科技推動誠信體系塑造,讓人變得透明起來,這也是人類社會的另一種進步了。

IPV6和5G等普及後,我們會體驗到《鏡花緣》裡的景象嘛?

5G和IPV6等技術的推動作用

這樣的場景如果實現,離不開兩個技術:更快的帶寬、更精確的記錄,這就不得不說5G和IPV6。

首先是IPV6。IPVT讓一切聯網的設備都有了唯一的地址。就如知名IT評論人KESO所說,“IPV6讓每一粒沙子都有了地址”。這時候,我們每個聯網的瀏覽、交互等等,都清晰的留下這個設備指紋。而設備指紋是記錄與追溯的有效記錄憑證。

其次是5G。一直以來,我們都說技術推動,其實忘記了帶寬的價值。如果把互聯網比作一條高速路。各類應用是車,為這些車提供能源和製造的是技術,而這條路則是帶寬。

當5G來臨時,傳輸速率可達10Gbps,這意味著手機用戶在不到一秒時間內即可完成一部高清電影的下載。這麼高的速度,再有相匹配的技術和應用,各類服務會超乎我們的想象。

比如,像《楚門世界》那樣的真實生活直播場景也許會真的出現。

帶寬是推動互聯網普及的核心服元素

現在我們在地鐵內用手機看視頻,當出現延遲卡頓時會痛罵網速慢。可是10年前,能夠用移動無線在手機上打開純文字的HTML網頁就感覺很知足了。

3G牌照發布前,3G的各種價值討論的非常多。大家真的只是討論,因為沒有真正體驗經歷過。當時的一位副部長在某次論壇上直言不諱的說,3G我們討論了這麼多,到底有什麼價值呢?其實就是網速快。

一點都沒錯,網速快,帶來巨大的變化。

讓電腦可以脫離開局域網,利用運營商的無線網絡享受到與局域網一般的速度時,當上網地點不在有侷限時,各類應用和服務就會讓人越來越輕鬆簡單。2G時代,關於3G\4G的各種價值討論和暢想,在高速移動網速和相關技術的推動下只是冰山一角。

這其中有個很好範例公司——久邦數碼。這個公司曾經原先在2G時代有個知名產品叫做3G門戶,原本是手機最大的網絡入口之一,比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覆蓋人群還廣。但是現在這是一個主要市場在海外、默默無聞的移動工具提供商了。

當然,萬物互聯時代更離不開安全。沒有安全和法規的護航保障就沒有秩序;沒有秩序,就意味是一個野蠻的叢林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