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夾在厲王和幽王之間,周王朝也無力迴天

“宣王中興”更像是西周王朝一次迴光返照。

周宣王之前是周厲王,大家都知道,周厲王因為加強經濟和監察,被國人(實則公卿主導)驅逐出鎬京,由大臣共和(貴族共伯和)執政。周宣王夾在厲王和幽王之間,周王朝也無力迴天厲王去世後,共伯和才還政於太子靜,即是宣王。國人暴動的時候,太子靜躲在召伯家,才免於受難。所以他在上臺的時候,對於實權派是又恨又怕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宣王只能對強族進行妥協。周宣王夾在厲王和幽王之間,周王朝也無力迴天

童書業先生在《春秋史》中以周厲王比晉厲公,認為厲王是王權與霸權交替的關鍵,厲公是君權與卿權交替的關鍵。兩人在被逐被殺後,有宣王和悼公的一度興盛,這當然是建立在對卿大夫妥協的基礎上。所以宣王時期會有暫時的“中興”,《詩經》的《出車》、《六月》、《采芑》等篇歌頌伐玁狁、荊蠻,《江漢》、《常武》歌頌伐淮夷、徐方。

周宣王夾在厲王和幽王之間,周王朝也無力迴天

不過,童書業先生指出:“舊說多指為宣王時候的詩,但詩中並無宣王時作的確證”。其實,即使這些詩都是宣王時代的,但我們結合其他史料,也可以認為《詩經》是報喜不報憂的。宣王雖然暫時擺平內部矛盾,但是外部威脅更是嚴重。比如西戎殺死西垂大夫秦仲、周軍攻打太原戎、條戎、奔戎、姜氏之戎,均戰敗。所以,正如童書業先生所說,“最初似只不過指他能恢復王政”。

周宣王夾在厲王和幽王之間,周王朝也無力迴天

但是宣王晚年,似乎內部也出現各種問題了。比如不修親耕之畝、殺無辜大臣杜伯、料民於太原、干涉魯國立太子等。一些史料甚至記載,周宣王被杜伯的鬼魂殺死了,真實情況可能是死於政變。《國語》稱“厲、宣、幽、平而貪天禍”,對其評價也並不高。所以說,周宣王並未使周朝復興,只是即位前期短暫保持內政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