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我們的功夫片已經沒落了嗎?

個人感覺已經好久沒有看到新的功夫片了。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自從李小龍開創了這一片種以來,從70年代到80年代的百花齊放,到90年代的鼎盛輝煌,隨著劉家良的仙逝,袁八爺、洪金寶、成龍、李連杰的漸漸老去,近年來已經很少有純正的功夫電影面世了。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然而新晉的電影人仍然懷揣著那個功夫夢,只因為我們是看著那些功夫片長大的一代人。

而最近正在上映的功夫劇情片《一個人的江湖》,也引起了武俠片愛好者的關注。影片由喻亢、黃建業聯合執導,梁恩、屠育瑋主演,還請到老戲骨魏宗萬客串。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電影以傳統武術的傳承和發展為故事主線。

男主角張小明來自一個叫“拳村”的小村莊,是南方小拳種金剛拳的唯一繼承人,肩負著將“金剛門”發揚光大的重任。因此他隻身一人來到大城市闖蕩,希望在現代的都市能夠闖出一片天,用古老的傳武方式來實現他光復門派的願望。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志氣夠努力也需要找對方向。如果方法不對,再怎麼努力也只會屢屢碰壁。正當他因為遭受打擊而心灰意冷時,卻在機緣巧合下結識了一位叫做李昂的青年。正因這個人的出現,使他的傳武之路出現了轉機。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隨著UFC綜合格鬥賽傳入中國和MMA格鬥文化的日漸普及和發展,現代武林思想慢慢開始對國人的認知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東西方文化相互衝擊的當口,隨著傳統武術的神秘面紗慢慢褪去,我們似乎看到了以前信仰的那些難以經受時代的驗證。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在現代搏擊技的衝擊下,傳統武術如何適應當下並走出一條發展之路是國人面臨的重大問題。而像“狗拳”、“螃蟹拳”、“鵝拳”、“蛇拳”這些先後被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小拳種如何從山溝裡走出來更是一大難題。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電影正是以此為方向,試圖揭示小拳種如何走出一條發展之路的話題。

片中出現的“張式金剛拳”和“李式鐵布衫”,都是源於少林派的內家功,經過一代代傳承和發展,由北至南,慢慢發展至今。這些傳統武術的特點就是,往往以家庭和宗族為單位,傳男不傳女,傳裡不傳外。這種敝帚自珍的家族傳承,長久未經實戰的檢驗,很容易失去本來的面目。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因此我們南方武學往往強調“講手”,就是要常與外人切磋,從而檢驗自身的不足。在面對現代搏擊技的挑戰時,更是不能退縮,要將傳統武術的一招一式溶入到現代搏擊中去,傳統武術才能真正走出來。而電影中不乏擂臺競技的內容,正是要揭示這一點。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同時,我們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對“武德”的堅守上。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為人處世,應當講究“義”和“俠”,這些都是武德,也是我們必須堅守的武術精神。電影也強調了“武德”的重要性。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譬如徐浩峰的《師父》,動作戲的設計很勾人,畫面感體驗極佳,但劇情和臺詞卻被不少網友評論“太裝”,不接地氣。

雖然既能講好傳統武學,又講武術精神的電影,才是一部真正合格的功夫電影。

電影《一個人的江湖》正在上映中,感興趣就去關注一下吧

“狗拳”入非遺卻難尋傳人:名字不好聽,傳承者望而卻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