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作為湖南衛視2018年上半年的鉅製大劇,由芒果影視、悟空影視和騁亞影視聯合出品,陳思誠擔任監製和總編劇的民國傳奇勵志大戲《遠大前程》從跨年檔至開年檔,經歷了兩次延播後, 終於,於4月1日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首播。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為了最大限度還原上海20世紀20年代的繁華以及該時期獨有地摩登氣息,陳思誠不惜高成本精心佈置所有細節。

據悉該劇總共投資3.46億元,而陳思誠將該劇60%的成本都投入在製作環節上,力求讓該劇在符合年代特徵的基礎上更具時尚感。他不僅聘請了《小時代》首席造型師擔綱造型總監,還請來了《一代宗師》的美術設計邸琨,一改以往民國劇粗製濫造的風格。通過復古的妝容、飾物,考究的複雜、場景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素有“東方巴黎”美譽的上海,其夢幻絢麗的一面全數展現。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更加值得稱道的是,《遠大前程》以一個上海灘的大全景為切入點,將該劇時代感和世界觀通過旁白營造完畢。前幾集就將劇中的多個關鍵人物和主要支線的矛盾刻畫清晰且展現個徹底。一場栽贓嫁禍的刺殺行動,讓英法租界下各方勢力浮出水面。永鑫公司、八股黨、勞工團體、華人警探、一股黨、節奏高調且極具戲劇張力引人入勝。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隨著近兩年都市情感劇以及職場劇的突然走俏,古裝大女主劇的低迷不振,在這種市場環境下,《遠大前程》就顯得劍走偏鋒。更何況這部電視劇無論從故事架構、主演陣容,還是製作規模來看,都有望成為一部風靡熒屏的經典之作。

匪夷所思 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開播幾天《遠大前程》的收視率僅在0.4%左右徘徊。直到第三天,收視率才有所回升。但截止今天收視率仍未破1。《遠大前程》無比尷尬的一舉“刷新”了湖南衛視2017年至今電視劇最低首播收視紀錄。而豆瓣從開播至今僅有三千餘人參與評分,分數也才剛剛達到及格線,播出一週評分便滑落至5.9分。唯一表現還算不錯的只有網絡播放量,截止發稿前,《遠大前程》的全網播放量已經超過6億。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作為湖南衛視2018年的重頭大戲,這個成績已經不是高開低走可以形容的了。如此慘淡的收視讓人十分汗顏,同時也覺得匪夷所思。就如同劇中洪三步入上海灘後一路開掛的傳奇經歷,多次深陷絕境又能逢凶化吉,甚至因禍得福受到賞識。

在賭場與同伴齊林出老千,齊林被打個半死,痛失一根手指,他卻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毫髮無傷地逃了;永鑫設計嫁禍八股黨,運送途中其他人都被十三太保龍虎豹斃命,他不僅倖存重傷高手,還可以去邀功領賞,得到了賞識獲得一家賭坊;三番五次躲過秦虎刺殺、與沈達輕而易舉的結拜:引起各方勢力的拉攏,憑藉一張巧舌如簧的嘴將上海灘金字塔頂端之人玩弄於鼓掌間,這些一帆風順的橋段讓人覺得過於牽強。

不過考慮到陳思誠編劇兼導演以及男主角的多重身份,劇中洪三的境遇將陳思誠的“自戀”氣質展示的一覽無餘。與其說是洪三自帶男主角光環,不如說是每一個“逐夢上海灘”的年代劇中都有一個“傑克蘇”式的男主角。

末學膚受 跨界之王演技浮誇 陳氏風格難Hold劇集

大部分網友把《遠大前程》“匪夷所思”的矛頭指向了“跨界之王”的陳思誠。

在《遠大前程》中,陳思誠飾演的洪三元是一個油嘴滑舌、抖機靈的小混混,陳思誠早前在接受採訪中談到,為了演活這個角色,特意借鑑了周星馳老師的表演方法。甚至他希望藉此劇向金庸、周星馳等人致敬。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周星馳老師有些作品的表演風格確實有點誇張,但是能夠把控好搞笑和人物塑造之間的平衡。但陳思誠的演技還是有所欠缺的。陳思誠“無厘頭”帶有浮誇表演痕跡的演繹,讓觀眾看了直呼“跳戲”、“油膩”。尤其是與眾多老戲骨同場演繹,更加顯得格格不入。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為此,陳思成還在微博上“自嘲”,上傳來了一段“無陳版”《遠大前程》。全程將自己的面上打上了帶有“油膩”字樣的馬賽克。

還有一點,每位導演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風格。例如王家衛導演的寫意發、周星馳導演的無厘頭、張藝謀導演的大氣磅礴。同樣,作為導演的陳思誠也有著自己的風格。他擅長於對節奏的把控,可以巧妙的將誇張化的喜劇風格和縝密的設伏懸疑糅合在一起。兩部《唐人街探案》的成功也可以說源於此,這種風格可以為觀眾創造一種“鬆緊適度”的觀影體驗。可是,有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對於電影的觀影而言,恰到好處的情節跳躍、故弄玄虛的設伏搞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快節奏的完成整個敘事過程。並且,達到一定的衝突性和視覺效果。然而,回到《遠大前程》的電視劇本身,電影般跳躍式的喜劇風格會讓觀眾感到水土不服,難以接受。

羊群效應 畫蛇添足的創新 老生常談的年代劇

行為金融學有個重要模型叫羊群效應,應用在影視行業同樣貼切。

近年新生的年代劇作品,幾乎全部實行“拿來主義”。製作團隊大多無意於探索年代劇的創作規律,這也導致了年代劇在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多半時間都處在停滯不前的階段。而《遠大前程》依舊沒能給大眾以驚喜,劇中存在的問題,也正是年代劇普遍存在的問題。

故事模式相對單一;人物形象刻畫死板,沒有個性;過度追求傳奇際遇,導致狗血橋段不斷;逐漸增加情感糾葛,以愛情添其情。

即使《遠大前程》有了一定程度的創新,雜糅年代劇和喜劇元素的風格。但也因此,讓一部本該蕩氣迴腸的民國史詩,有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然而,《遠大前程》才剛剛播出不久,現如今就來判定它的“前程”,似乎有些為時過早。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鉅額投資精心打造的《遠大前程》終究還是難以成為一部稱得上是“經典”的作品。

對於年代戲創作者而言,與其拉上半個娛樂圈的老戲骨撐場面,以譁眾取寵的油膩表演博人眼球,倒不如踏踏實實的探尋發展規律,再符合情理的基礎上對劇本進行創新和打磨。用情節打造年代劇厚重的年代感,以高質量的內容吸引觀眾方為上策。

真正好的電視劇作品,無論是當代青春偶像劇,還是復古年代劇,娓娓道來的故事講述方式,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才是最重要的。

《遠大前程》劇中一路開掛 戲外口碑難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