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戰士綁在飛機機翼上往下扔手榴彈,可以這樣“轟炸”嗎?

ELF12

沒有問題,最早的飛機轟炸就是用手來投擲的炸彈。題圖的情景,是電視劇《鐵血紅安》中的一個情節,面對久攻不下的紅安城,工農紅軍利用一架從國軍手中繳獲的飛機,將自己綁到飛機的機翼上。在空中拋擲手榴彈,城門被破,紅安城終於被紅軍拿下。

在飛機上用手投擲炸彈或手榴彈,並不是我國電視劇的獨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就有過先例。1911年11月1日,意大利飛機就攜帶著手榴彈,其實是一些迫擊炮彈改造的手投炸彈,轟炸了利比亞地區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這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轟炸行動。

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軍在前線有一些波-2夜間偵察轟炸機,這種雙翼小飛機十分靈活,但只能攜帶小型炸彈,蘇軍在前線為波-2飛機改裝了大量簡易炸彈,多數是利用陸軍迫擊炮彈改裝,由飛行員直接用手投擲。後來迫擊炮彈數量不足時,也改裝過手榴彈來充當航空炸彈。

黃安城一戰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有飛機參加的戰鬥,具有特殊的意義。

我們知道,大多數手榴彈採用延遲引信,延遲時間只有三秒多,如果飛機投彈,估計也就下落三十米,就在空中爆炸了!所以普通的延遲引信手榴彈並不適合空投。

事後有專家考證,工農紅軍從飛機上扔下去的,是裝有碰炸引信的馬尾手榴彈。這種手榴彈也叫麻尾手榴彈,北伐時曾經大量使用,工農紅軍的兵工廠曾自行組織過生產,配用簡單的碰炸引信,可以不受延遲引信的時間限制,觸碰到地面才爆炸。


科羅廖夫

一百多年前(1911年)的利比亞的黎波里上空,當然那時候還不叫利比亞,當地還屬於奧斯曼土耳其,意大利與土耳其正在此進行一場戰爭。意大利空軍的一名飛行員從一架“鴿”式單翼飛機向下方的土軍陣地扔了四枚炸彈,這是世界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飛機轟炸嘗試,從此開始,飛機不再是單純的偵察用途,它逐漸成了戰場上的大殺器。

到了中國,張勳復辟時的1917年,段祺瑞派出飛機飛向北京城,在紫禁城的上空和張勳住所向下扔了幾枚炸彈。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飛機轟炸任務。轟炸的結果是紫禁城裡被炸碎了一個大魚缸,炸昏了一個太監,炸的張勳趕緊逃竄到別處。

該題幹所配的圖是電視劇《鐵血紅安》中的一幕,紅軍某部為了攻打黃安城(後改名為紅安),利用從國軍手裡剛剛繳獲的一架“容克”式教練機,改名為“

列寧號”,紅軍團長“劉銅鑼”把自己綁在機翼上,對黃安縣進行了人工轟炸。

這次轟炸倒是有真實的原型,主角是紅四軍政委陳昌浩和飛行員龍文光。1930年,川軍劉湘所部的一架軍機飛臨河南時,油料不足,選擇迫降,落入了紅軍手中,飛行員龍文光經過發展教育,主動加入紅軍隊伍,成為蘇維埃政府航空局新任局長,當然,也兼任唯一的軍機的飛行員。

在一番改裝後,飛機安上了掛彈架,在攻打黃安縣城的戰役中,陳昌浩在飛機上放置了大量傳單,安裝了兩枚炸彈(也有稱是迫擊炮彈),飛機飛到黃安縣城時,把傳單和炸彈統統扔了下去,給敵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黃安城也被迅速攻克。

而電視劇中的這種綁在機翼上空投手榴彈的方式,存在不合理之處。

編劇高估了這種輕型飛機穩定性,換句話說,把人綁在飛機正上方問題不大,在機翼位置站個人還帶著一筐手榴彈,將勢必影響飛機的航行穩定,能不能飛起來,個人認為,很難說。

手榴彈拉弦到爆炸時間為3.8秒,投擲手還得完成投擲動作,真正在空中的飛行時間不過兩三秒,最多四五十米,除非超低空飛行能夠做到這一點,然而這將使得投擲手成為地面火力的活靶子。

就航速來說,這種輕型飛機最高時速不過二三百公里,最低時速僅為八十多公里,跟現在的高速公路上奔跑的普通家用轎車,或貨運火車速度差不多,上面站的人只要稍微經過點培訓,正常天氣還是扛得住的,但是一定還要事先進行投彈練習,否則哪怕是耽誤一秒鐘,也謬之二三十米。

作為電視劇來講,這種機翼上的操作更有渲染力,更容易給出清晰特寫鏡頭,具備更明顯的張力,好吧,我還能說些什麼?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早在一戰,就有人這麼做過。甚至張勳復辟期間,段祺瑞也用飛機這樣扔手榴彈轟炸紫禁城和張勳的府邸。

只是,這樣轟炸沒有實際意義。

第一,手榴彈引爆時間只有4到5秒,這樣飛機的高度就只能在五十米左右。

這麼低的距離,不要說遇到敵人防空火力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撞山。

第二,手榴彈威力不足

誰都知道,手榴彈的威力有限。一個手榴彈爆炸,只是不是在附近1到2米,你及時臥倒也就沒事了。

這種轟炸,根本不能炸建築物,只能炸人。就算炸人,也很勉強,只是略勝於無,以威懾為主。

第三,命中率幾乎是0

飛機飛行速度即便再慢,也有時速300公里左右,也就是每秒80多米。投擲手榴彈的士兵就算是超人,只要慢一秒,手榴彈就會偏離目標80多米,這還炸個毛。

80多米什麼概念,一個網球場才長23米,等於4個網球場的長度了。

更別說還有風的影響。


第四,綁在機翼的士兵太慘

即便落後飛機速度較慢,士兵勉強可以承受。

但像電影中這樣,連個風鏡都不帶,就是扯淡了。

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士兵連眼睛都睜不開,別說扔手榴彈了。


薩沙

圖示:1931年11月時任紅四軍政委的陳昌浩

  慕什塔戈認為,“把士兵綁在機翼上往下扔手榴彈,對敵人實施轟炸”,這種戰法不僅理論上可行,而且有成功戰例作支撐。早在1911年11 月的意土戰爭中,一位名叫加沃蒂的意大利飛行員在駕機飛臨土耳其陣地上空實施偵察時,投擲了4枚重達1.8千克的“西佩利式”手榴彈,炸得土軍士兵亂作一團。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飛機投彈打擊行動,充分展示了意大利人在轟炸作戰方面的遠見卓識,最終孕育了杜黑的《制空權》作戰理論。6年後,這種戰法在我們中國也得到了成功運用。1917年7月1日張勳復辟,討逆軍首領段祺瑞命令南苑航空學校出動飛機轟炸紫禁城,以便迫使張勳擁立的溥儀退位。航校教官潘世忠親自駕駛飛機,由學員杜裕源擔任投彈手,在距離地面300米高度,手持炸彈,先以牙齒咬掉炸彈保險針,然後尋找合適的地面目標,伺機投下。當場炸死太監1人,小狗數只,炸燬魚缸1個,致使皇宮內外驚恐萬狀。

圖示:加沃蒂及其駕駛的“鴿”式偵察機

  必須指出的是,這種戰法只適用於早期的螺旋槳式飛機,且僅能在低空飛行的狀態下投彈。老式螺旋槳飛機的時速在200公里左右,僅相當於現在動車組列車的行駛速度,在這種速度條件下,固定在機翼上的人員還勉強能夠克服氣流影響,具備完成投擲動作的能力;現代飛機普遍時速均在1000公里左右,就連打開舷窗都是絕對禁止的,更不必說把人綁在機翼上,在無法呼吸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完成投彈動作的。而且,投彈高度也僅限於低空。一方面,高度的增加會導致溫度及空氣含氧量的降低,直接影響投彈人員的生存狀況;另一方面,高度過大會導致投彈人員無法瞄準,以及手榴彈在未等到達地面的情況下過早爆炸。

圖示:南苑航空學校師生


慕什塔戈

題主給出的圖片顯示,這是一架螺旋槳雙翼機,而不是螺旋槳單翼機或噴氣式飛機,再說那個年代還沒有噴氣式飛機。

航空飛行的早期,飛機由於動力不足,為了能使飛機飛起來,獲得更大的升力,採用的是雙翼機。也有采用三翼機的,但這種三翼飛機比較少。在一戰時,世界上生產雙翼機的佼佼者,是美國的寇蒂斯飛機公司,其地位相當於現在生產F-22“猛禽”隱形戰鬥機的洛克西德.馬丁公司。其典型代表是霍克-3,是美國寇蒂斯公司在30年代生產的海軍戰鬥機的改型,出口型代號為"鷹"Ⅲ,霍克是英文Hawk的音譯。在抗日戰爭時期,霍克三型戰鬥機是當時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空軍英雄高志航,吳鼎臣,閻海文都使用過該機型,其最大平飛速度是360千米/小時;巡航速度比這還低大概是二百多千米每小時左右;飛機的最低速度,也就是飛機在保證不能失速情況下的最低速度,我估計是一百多公里每小時,只要飛機在飛行包線內飛行,那麼飛機是安全的。這麼低的速度,在空中投彈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霍克3戰鬥機,因霍克(Hawk)是鷹的音譯,所以又叫鷹3飛機。

O2U-1D“可塞”飛機,是中國工農紅軍裝備使用的第一架飛機,被命名為“列寧”號。可塞是英文“海盜”Corsair的音譯。1925年,美國錢斯·沃特公司生產,在試飛過程中,“可塞”還創造了4項世界高度、速度紀錄。龍文光駕駛該機與陳昌浩一起參加了紅軍攻打黃安縣城的戰鬥,播撒了傳單,投擲了兩枚炸彈, 為紅軍第一次作戰飛行。性能:最大速度243千米/小時,最小速度77.3千米/小時,實用升限6870米,爬升到4240米所需時間10分鐘,航程935千米。

飛機的最小速度是飛機在保證不失速情況下的最低速度。飛機的最大速度、最小速度和實用升限可夠成飛機的飛行包線,飛機在飛行包線內飛行都是安全的。可見這架飛機的最小速度僅相當於現代私家車的速度,在飛機上投放彈藥是沒問題的。

列寧號飛機

我又想起在很久以前看見網上有個航空特技,是人站在飛機上表演的,可以佐證一下空中投彈的可行性,怎麼樣,仔細一看人家還是單腿站立的。這種雙翼機的低空性能十分好,只要周圍沒有障礙物,可以掠頂飛行。螺旋槳單翼機和噴氣式飛機是不能這樣飛的。


看著這位美女在飛機上瀟灑的身姿,你們是不是在懷疑,在戰爭時期的英雄們連這位美女的膽量都不如?還是自己就沒這個膽才懷疑別人也沒這個膽?



2017年4月27日,第三屆“鄭州航展暨世界編隊特技飛行年度頒獎盛典”在河南省鄭州市上街通航機場開幕,有著超過30年曆史的英國“百年靈”空中漫步特技飛行表演隊表演特技。兩名英國女郎在時速超過260公里的雙翼波音飛機的機翼上,上演一場驚險優美的高空芭蕾。


還有就是,這種飛機的發動機是星型發動機,就算地面人員擊中其中一個氣缸,飛機也不容易停車。這種飛機的油箱不在機翼內,擊中機翼也不會讓飛機起火。至於擊中飛行員的事,那是小概率的事情,無異是在賭博,彈道、射擊提前量、空氣中風速都得考慮。我認為飛機上投彈,由於地心引力反而要容易一些,再說離地面越近,風速越低。這就如同地面戰爭一樣,要搶佔一個制高點居高臨下才有勝算,是不是有點相似?


蒲江的一粒塵土

這段屬於藝術加工,但是參照了人民軍隊歷史上最初的飛機“列寧”號。當年陳-昌-浩是坐後座,並不是綁著。帶手榴彈也不是用來對地攻擊,而主要是為了自衛。

1931年4月,在錢鈞、龍文光和幾名紅軍炮兵戰士的共同努力下,已經被拆解的飛機在箭廠河灘上被組裝起來。為了區別敵人的飛機,紅軍將飛機命名為“列寧”號,並且用紅色油漆在機身側面塗上了機名和空心紅星。實際上當時紅軍經常將大型軍事兵器命名為“列寧”號。除了我軍這第一架飛機外,當時我軍的湖上炮艇也被命名為“列寧”號。

雖然,此時我軍已經有了人員、重新拼合完成的“列寧”號以及三座機場。但“列寧”號仍然不能展翅翱翔,因為此時我軍手中沒有航空汽油。為了獲得汽油,紅軍動員在雙橋鎮戰鬥中被活捉的國民黨第34師師長嶽維峻的家屬向蘇區運輸汽油,以換取嶽維峻的性命。於是嶽維峻的女婿一口氣向蘇區運送了3000多斤汽油,解決了“列寧”號的燃料問題。不過很奇襲,嶽維峻仍然沒能被放回,而是在張-國-燾控制鄂豫皖之後被處死。

隨後,鄂豫皖邊區開始考慮將“列寧”號用於何種任務。考慮到V-65C型O2U沒有帶炸彈掛架,紅軍最初準備將其作為偵查機使用,同時也用來投送傳單執行心理戰任務。但根據洪學智、董紹富等人的回憶,1931年4月底“列寧”號便參與了高山寨圍攻戰。據洪學智將軍在回憶錄中記述:

“……部隊開到新集後,給我們團的任務是打通商(城)光(山)公路,先攻打高山寨。我擔任機槍連宣傳隊長兼團直屬宣傳隊長,每天出發到附近村莊動員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成立蘇維埃政權。高山寨里民團有200多人,寨子裡還有田地,並築有堅固的圍牆……在離寨子一二十米的地方,我們修了一個炮樓,在炮樓上架上重機槍,居高臨下,直接掃到寨子裡面,控制寨內房屋,使民團動彈不得。當時,紅軍有一架繳獲的敵軍飛機,命名‘列寧號’。五一勞動節我們打高山寨時,‘列寧號’飛來助戰……過了一個星期,‘列寧’號又來了,在寨子裡投下了幾枚迫擊炮彈,把寨子的民團嚇懵了。”這一次“列寧”號的首戰也有文章記為“大古寨之戰”。

當然也有研究者認為在參加高山寨戰鬥前,“列寧”號已經開始執行聯絡、偵查、投放傳單等任務。例如 1931年7月10日,鄂豫皖邊區決定讓“列寧”號飛往固始、潢川執行空中偵察任務。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也曾多次乘坐“列寧”號,不過他並不太信任龍文光,上機坐在後座,總是會帶上手槍和手榴彈,隨時準備應對不測。陳-昌-浩搭乘飛機去金家寨,原來從新集到金家寨直線距離達200餘里,現在飛機19分鐘就飛到目的地上空。不過由於新修的金家寨機場雨後遍地泥濘,飛機無法降落,於是“列寧”號改變航向飛往固始。當固始縣城裡的敵人看到飛機撒下的傳單後,嚇得棄城而逃。 9月8日傍晚,“列寧”號從新集機場再次起飛,衝入武漢市上空進行軍事偵察並散發傳單。這一舉動讓敵人驚恐萬分,立即對一些重要軍事目標實行燈火管制,唯恐其成為紅軍飛機進攻的目標。當時武漢敵人在《掃蕩報》驚呼:“共軍飛機連日騷擾潢川、漢口,我方幸無傷亡。現有關方面已通知各地嚴加防範。”

正是由於“列寧”號表現活躍,在國民黨航委會特別會議上,時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陳誠傳達了蔣介石親筆手諭,並按照手諭精神下達了命令:“各位務將共軍‘列寧’號的航程規律摸清,齊心協力,將龍文光這個心頭之患除掉……”

沒等敵人把“列寧”號除掉,這架飛機又主動去打擊敵人了。1931年1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七里坪成立。三天後的11月10日,剛建立的紅四方面軍派出主力南進,準備攻打黃安縣城。城內的敵人第69師師長趙冠英不惜螳臂當車,率萬餘人固守待援,紅軍圍攻黃安縣城月餘,卻遲遲不克。在這種情況下,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讓“列寧”號再次參戰。

當時“列寧”號已經在機翼下方加裝了由我軍兵工廠趕製的金屬炸彈掛架,兵工廠也利用炮彈改造了“航空炸彈”。秦基偉將軍在《故鄉的戰鬥》一文中這樣寫道:“……又經過了幾天的圍困,敵人已接近糧盡彈絕的地步。敵人多次增援,也被粉碎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們接到了一個令人興奮的通知:‘我們的飛機要來黃安城轟炸敵人,散發宣傳品,各部隊不要發生誤會。’這消息立刻使所有的人都振奮了。我們紅軍當時只有一架飛機,這架飛機原是敵人的一架高級教練機,1930年春,它在宣化店上空被迫著陸,被我們俘獲。那時候,我們聽說飛機的翅膀和其他一些地方損壞了,因此大家也沒把它放在心裡。現在忽然聽說它要出馬炸敵人,整個部隊都歡騰起來了。有的戰士高興地說:‘他孃的,過去它黑天白日跟著腚瞎嗡嗡,斯侮我們,現在也叫他們嚐嚐我們的雞蛋(炸彈)吧!’有的指著黃安城的敵人罵道:‘等著吧。不投降,就慰勞你們雞蛋(炸彈)吃。’在一場大雪之後的一個晴天,我們的飛機果然出動了,大家興奮不已。有的人興奮地向飛機喊著:‘同志,辛苦啦,下來休息一會兒再下蛋(炸彈)吧!’有的人囑咐說:‘同志,要下準啊!叫他們也嚐嚐咱們的厲害!’有的人把帽子、手帕丟上天空;有的人竟跟著飛機跑起來。大家站在山頭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飛翔在天空的紅軍第一架飛機。過去,當我們聽到飛機聲音的時候,感到是那樣刺耳,可是現在聽著我們自己的飛機聲音,是那樣悅耳和舒心……”

12月21日,徐向前、陳-昌-浩帶著參謀和龍文光等人到黃安城南一高地偵察敵軍兵力部署,並專門安排“列寧”號的行動。12月22日上午9時,龍文光駕駛“列寧”號出現在黃安縣城上空。由於敵人缺乏警戒,更沒有防空火炮,龍文光直接低空飛行,準備找尋高價值目標進行轟炸。最終他發現一處民房中有大批軍官出入,於是他對準敵指揮部,連續扔下兩枚炸彈,濃煙隨之騰空而起。10時,黃安獨立團在“列寧”號的支援下,趁勢攻佔了城東北制高點課子山。22時,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守敵發起總攻,消滅敵軍,並活捉敵師長趙冠英。


強武堂

哈哈,好吧,我們來腦洞下這種情況,先來做個計算,我們假設一個前提值:

人扔手榴彈的初始速度約20m/s,手榴彈的引爆時間約3秒,飛機飛行速度,就用亞音速吧,150m/s,不考慮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得了,我們計算一下:

要保證手榴彈到達地面後再爆炸的最高高度:2as=50*50-20*20,可得105米。這個過程,手榴彈向前扔出去了150*3=450米。



因此,只考慮轟炸的話,飛機需要在105米以下飛行,扔出去的手榴彈將在扔出點的飛機飛行方向450處爆炸。這是一種理想情況,我們現在來考慮下實際情況:



空氣阻力,人是否保證能垂直向下扔,重力加速度的偏差,是否是平原地區,人的視力是否能看清目標,轟炸精度怎麼樣等等,還要飛機性能滿足超低空飛行,駕駛員飛行技術高超,戰士得著防風防寒服等等。考慮到實戰情況,飛機飛這麼低,不要說手榴彈炸飛機了,步槍都能幹這個活了。好吧,還有一種靠譜的方式,直升機啊哈哈。



得,總結一下吧,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沒有實戰意義。


寶璐齊飛

時間回到1911年,那還是航空工業的蠻荒時代。1911年9月,土耳其和意大利為了北非利比亞殖民地利益問題爆發戰爭。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戰爭並不是什麼大戰,但它卻在人類軍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意大利調來的9架軍用飛機和11名飛行員開創了軍用戰機史的多個第一。10月23日飛機第一次進入戰場和第一次晝間偵查,25日軍用飛機第一次被地面火力擊傷,11月1日飛機第一次執行轟炸任務,1912年1月10日飛機第一次拋撒傳單進行心理戰,2月23日飛機第一次進行空中拍照偵查,5月2日的第一次夜間偵察和6月11日的第一次夜間轟炸。

在那時的最原始的轟炸中,轟炸任務就是由雙座戰機的後座飛行員用手扔下榴彈轟炸的。所以在飛機上用手投擲炸彈轟炸沒有問題。不過如果戰士投擲的是手榴彈,就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手榴彈有延時時間,這要求飛機的飛行高度不能太高,否則手榴彈還沒落到地面就會爆炸,影響殺傷效果。飛行高度低了又影響到飛機的安全,所以實際操作起來不是這麼容易。

如果真的要求手投,迫擊炮彈會是更好的選擇。迫擊炮彈裝有碰炸引信,可以讓炮彈碰上地面後才爆炸,保證了殺傷威力和飛機的安全。不過炮彈引信裡有保險,需要投擲前手動去除保險才可以投擲。在真實的歷史上,意大利的加沃蒂少尉投擲了四枚改造後的“西佩利”榴彈,改造原型不詳,但估計就是加裝尾翼的小型炮彈(那時迫擊炮剛剛出現,還沒有多少發展)。當然如果是影視作品裡出現的戰士綁在機翼上手投手榴彈,那更多是表現主角的大無畏精神,帶有宣傳色彩,和事實是有些出入的。


利刃軍事

首先說兩件事能不能可行~

覺得把戰士幫在機翼上扔手榴彈,手榴彈的爆炸時間在4到五秒,從天空到下面,需要多少時間,他應該飛的多低,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太過於麻煩,這個戰士需要多麼大的心理素質和準確率,才能確保手榴彈能炸到目標,戰事上基本行不通的!

飛機是否能夠飛得到目標上空附近,現在個個國家NO1. “安泰”-2500



  “安泰”-2500導彈也是在S-300導彈基礎上研製的。它是一種機動式反導、反飛機通用導彈,可攔截各種飛機。同時,射程在2500千米以內、飛行馬赫數在13以下的各型彈道導彈也是它的“盤中餐”。


NO2. “宙斯盾”的支柱─“標準”

  “標準”導彈是美國研製的一種全天候、中遠程艦對空導彈,經過多次改進,已演變出16種型號,成為世界上性能最先進、裝備數量最多的艦載防空導彈。由於地球的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標準”導彈也是世界上機動範圍最廣的防空導彈。

NO3. 以色列的“衛兵”─“箭”-2

  2000年3月14日, 、導彈部隊和有關研製單位在 以南帕爾馬海姆空軍基地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儀式,宣佈“箭”-2 正式投入運行。此舉標誌著以色列領先於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實用化防衛和攔截高層區域彈道導彈系統的國家。


瞭然吖

這個想法在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實際操作中就難免要面對幾個問題。

一個是飛機速度問題。現代戰機的速度高達2馬赫以上,一秒鐘能飛出好幾百米,空氣對人體的衝擊可以直接把人衝暈,到時候還扔什麼手榴彈彈。以美國F22戰機為例,2.5馬赫的秒速,一眨眼,一座村莊就過去了,還炸。

另一個是飛行高度的問題。拋去高空氣流問題說,再把手榴彈的延遲爆炸時間調為幾十秒再說。飛機飛得太高,人的視力根本無法看清地面目標。人眼和鷹眼來比差很多,老鷹可以在一千多米上高空發現兔子,但是人在一百米之外要發現兔子都有點難,無法想象在一千米高空怎麼發現人。最好的狙擊手用最好的狙擊槍在一千米之外擊殺敵人都是有一定困難的,何況是用砸的。而其飛機是在飛行當中,砸中目標的難度和中五百萬的難度是一樣的。

如果低空低速飛行,那損失就太大了。戰機那麼貴,在低空被人用彈弓打下來冤不冤枉?撞到山坡、建築物、或者大樹上,你說鬱悶不!再說了,那手榴彈威力那麼小,用扔手榴彈的方式能殺傷多少目標。炸倒一個茅草屋都算超常發揮了。那麼貴的搭載工具只是用來扔手榴彈,那汽油費都比目標要貴。堪比開航母去吃路邊攤。

歷史上其實是有過類似的做法的。最出名的無疑是1917年段祺瑞派飛機轟炸紫禁城的那次。背景是張勳突然腦子短路了擁護溥儀復辟清室。這不找抽嗎!段祺瑞當即組起數萬大軍討伐,張勳也不賴,竟然挺住了段祺瑞的進攻。段祺瑞就想用空軍來對付他。那時候的所謂空軍,其實非常的古樸,除了動力只有80馬力之外,連投彈儀和瞄準器都沒有,這就需要人工投彈了。怎麼投呢?由當時飛行教官潘世忠開飛機,再由學員杜裕源負責投彈。當飛機飛到300米高空時,杜裕源靠肉眼從窗口往下觀察,覺得時機適宜了,就用事先已經用牙咬掉了保險針的炸彈往下扔。前後扔了三枚,把整個紫禁城嚇得是雞飛狗跳,連張勳也被嚇的跑到了荷蘭大使館躲藏起來。當然,人家用的不是手榴彈,而是航空炸彈,每個重達10斤。

這是基於當時的特殊條件所想出的特殊辦法。這樣的事情在今天是不可能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