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背後,警惕拉昇的僅僅是樓市

不論是買房還是租房,人才“落地”的標誌性特徵就是“落戶”。而人才這方面,則門檻區別於一座城市的任何一個群體。折扣之大、優惠之多,堪稱“史無前例”。尤其在“史上最嚴”樓市新政中,顯然更為耀眼。

縱觀全國一輪捲入“人才大戰”的二三線城市,基本的規律是,哪座城市“搶人計劃”優惠力度越大,哪座城市的“一房難求”程度越高。一邊是對於人才拋出低折扣的房價吸引力,另一邊則是人才以外的樓市炙手可熱。這番寬嚴對比,表面看來是一座城市重視人才,求賢若渴的姿態,實際上很容易造成人才政策還沒推動一座城市的經濟,卻已經拉動了樓市。

搶人背後,警惕拉昇的僅僅是樓市

人才之於經濟發展的規律,是基於開放的經濟環境、到位的基礎設施構建等諸多綜合性要素,通過一定的知識密集度,推動一地的經濟突破發展中的瓶頸,實現質的飛躍。因此,一座城市對於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量化標準的。我們無法想象,當前關鍵要素尚不具備、或所需人才數量遠遠超過合理比區間時,人才在這座城市的成就感體現在哪裡,更無法想象這座城市究竟靠什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是人才對一座城市發展的客觀訴求,卻也是一座城市對人才所寄予的期待。人才希望先有合適自己發展生存、與這座城市一起成長的創新創業環境,而一座城市希望依賴人才的到位而得到突破性的創新發展。這就形成了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矛盾尷尬。

搶人背後,警惕拉昇的僅僅是樓市

這一輪的人才大戰,實際上步入了這個特殊的供求關係不對等的尷尬境地,其次才是人才大戰所呈現的外在的人才緊缺關係。

各地蜂擁搶人才,有些屬於發展中的焦慮,你搶我搶,具有盲目性。有些則不排除看到了人才大戰在樓市緊繃的僵局中所帶來的迸發性增長,因此以人才大戰為抓手,打了一手看上去概念高大上、又名正言順的人才帶動樓市戰的好牌。既去了庫存,又推動了房價,更重要的是直接拉動了GDP。

樓市調控,交易驟減,但房子總得賣出去,而大量出貨的辦法就是惠及人才。已有業內人士指出,城市人才政策,眼下正成為購房者繞過限購的工具。今年五一前後,住建部約談的12個房價明顯上漲的城市中,已有成都、哈爾濱、貴陽、長春、佛山、西安、太原等城市陸續升級樓市調控措施,出臺嚴格的政策。很多城市已經實際搖號購房,剛需越來越剛,房價越來越硬。

搶人背後,警惕拉昇的僅僅是樓市

而據天津人才市場的中介介紹,在天津無房無工作人員,申請落戶成功將落戶在人才市場,此間如買房並落戶,後續不再被核查,即使不在天津工作也無“風險”,否則兩年後將被打回原籍。天津市人口服務管理中心官員表示,買一套房落戶,就是願意在天津發展。

顯然這是一廂情願的美好。人們最擔心的是城市衝著立竿見影的樓市拉動GDF而來。表面看是人才大戰的成果,實際上人才只是一個撬動樓市嚴控政策環境之下的工具。這是這一輪人才大戰與樓市升溫,最令人細思極恐之所在。

福利區 + weixingongzhonghao 小盾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