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美女白領嚇跑相親對象,到底誰的錯?

80後生存的時代被稱作Y時代,這讓我想到潘瑋柏的一首歌—《快樂崇拜》,裡面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

“快樂到底屬於哪個年代,70 80 90 還是Y時代”

(X時代:1965-1980,Y時代:1981-1995,Z時代:1996-2012)

從X時代到Y時代再到Z時代,自1969年互聯網誕生以來,這三代人都見證了互聯網的發展,從起步到形成再到飛速。

對於95後的Z時代來說,他們更是互聯網從出生到現在的原住民,具備真正的互聯網思維,享受著移動互聯網科技帶來的多元娛樂,社交以及工作,他們的生活需求和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進行改變著。

但是,互聯網並沒有改變一個事情,那就是相親,而相親本身也沒有錯。

95後美女白領嚇跑相親對象,到底誰的錯?

相親屬於哪個時代?70 80 90 還是Z時代

95年出生的雙魚座女孩謝筒同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現在是杭州一家互聯網公司UI設計師,雖然年齡不大但想早日脫單,認為相親最有效。她說自己一週上班6天,每天晚上10點到家,“對方知道我的工作時間是996,就慌了,直截了當說,還是不要見了”。

雖然爸爸有點擔心,但她堅持找一個“互相陪伴又相互獨立”的另一半。

什麼是996?

996是現在IT行業標準的上班模式,指工作日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晚上休息1個小時,總計10個小時以上,並且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這也是大多是互聯網工作者叫慘的原因。

針對此次相親事件,網友發表評論說:

@林黛玉:什麼年代了,不勉強,不強求,能就談,不能就一拍兩散,過好自己的生活才重要,不結婚也死不了;

@旗派老螞蟻: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老闆的錯;

@代表月亮曬傷你:同為女生,我覺得這姑娘挺好的,自己努力賺錢工作,積極向上,人也漂亮。

@沈景皓:“相親最怕什麼?全家人都喜歡他,就我不喜歡。”

相親面臨著一個最本質的問題:相親的兩個人會相互喜歡嗎?

早在X時代,也就是1965年起,那時候相親還是一件形同尋常的事情。在20世紀80年代,雖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中國大地,也喚醒了中國人的婚姻觀,那時候的相親便逐步由“父母之言,媒妁之約”的被動相親,變成了追逐幸福的主動相親。

1981年,《市場報》刊登了“新中國第一則徵婚啟事”,徵婚啟事從此成為未婚男女主動出擊的重要平臺。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後,知識得到莫大崇拜,“天之嬌子”的大學生成為上世紀80年代初擇偶的理想對象。

雖然人們對於婚姻的觀念在慢慢開放,但是大多數人們的觀念依舊保守,真正破禁是在20世紀90年代,

人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後,情感需求迅速提升。

進入21世紀,中國婚姻與時俱進地出現了新的變化,一種全新的戀愛方式橫空出世──網戀。

95後美女白領嚇跑相親對象,到底誰的錯?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龐大的單身人群帶來了福音,在經歷了無數見面即散的局面,人們終於明白,網絡也只是個載體,婚姻的本質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和以往相比,這個年代的人婚姻最為忙碌。

忙著相親,對婚姻的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正如95後女孩所言,雖然父親有點擔心,但她堅持找一個“互相陪伴又相互獨立”的另一半。

也許身處這個忙碌的時代,過著快節奏的生活,吃著最便捷的快餐,用著最發達的網絡,看著世界的轉瞬即逝,也正是這樣,才更向往永久的東西吧。

人們內心對於真摯地感情的追求,是一份“快餐感情”所不能滿足的,因此,才會有“單身貴族”這個標籤吧。對待感情,不隨意,不將就,就算是相親,也要選擇自己認可的。

95後美女白領嚇跑相親對象,到底誰的錯?

寫在最後:

在很久很久的未來,我們無法想象世界會發展成什麼樣,但是,只有一點會永遠不變,就是人們內心對於感情的需求,這是任何載體都無法取代的。

無論是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是90年代;無論是X時代,還是Y時代,還是Z時代;相親的主體沒有變,相親的客體在改變。

相親沒有錯,就算是相親,也不要忘記尋找內心最真實的寄託。相親可以屬於任何時代,因為人們對於感情的純粹追求,一直在。

95後美女白領嚇跑相親對象,到底誰的錯?

—— End ——

95後美女白領嚇跑相親對象,到底誰的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