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渦蟲遊太空後……

三角涡虫游太空后……

一群三角渦蟲被送上了太空,有的是軀體完整的,有的是被截斷的。它們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為期5周的觀光旅程,之後返回地球,進入了實驗室。

三角渦蟲是一種小型扁形蟲,生活在潔淨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通常長0.5~1釐米。它們有一個神奇的特點——能夠自我再生。抓來一隻三角渦蟲,從中截成兩段,不久後,這兩段會長出新的頭或尾巴,成為兩條獨立的三角渦蟲。

那麼太空旅行過後的三角渦蟲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將它們放入乾淨的泉水中,平時生活在水中的生物竟然怕水了!肢體僵硬,動彈不得,過了兩小時後才恢復正常。此外,與一直生活在地球上的三角渦蟲相比,有太空旅遊經歷的三角渦蟲更喜歡黑暗的環境。更令人震驚的是,那些被截去尾部的太空旅行者長出的不是尾巴而是頭,長成了雙頭三角渦蟲。在實驗室裡,研究者切去雙頭三角渦蟲的兩個頭,不久之後,中間那無頭無尾的部分又長出了兩個頭!

與三角渦蟲相比,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似乎沒什麼變化,但三角渦蟲的遭遇提醒著科學家,也許太空環境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宇航員的細胞以及生物群落,而我們卻毫不知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