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做胃鏡能檢查出來嗎?

打工仔182362728

食管癌可以通過胃鏡檢查出來。胃鏡是發現早期食管癌是最優的檢查方式,不僅能直觀的看到腫瘤,還可以直接取活檢。除了胃鏡,胸部CT和食管鋇餐也可以發現食管癌,但是這兩個檢查能發現的食管癌一般是中晚期了。


什麼是食管癌

食管癌是起源於食管的癌症,多數為鱗狀細胞癌。多發生於大於40歲人群,男性多於女性,與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有關,比如,長期嗜酒,飲用烈酒,長期進食過熱過硬的食物等等。

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狀是進行性吞嚥困難。

早期可以沒有症狀,但是吞嚥硬的食物時會出現摩擦和阻滯感,喝水後緩解。隨著腫瘤增大,食管出現了阻塞,吞下去的食物過不去了,吃飯都吞不下去,只能喝流質食物。這就是進行性吞嚥困難。有這些症狀時要及時就診。

這是一位45歲男性,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進食困難,初起進食後胸骨不適,後症狀進行性加重,難以下嚥,出現嘔吐。1個月,症狀進展很快。這是他的CT圖像,可以看到食管明顯增厚,並出現了縱隔淋巴結及腹部多發轉移。症狀出現一個月,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

食管癌要做什麼檢查?

1.胃鏡

懷疑食管癌,首選做胃鏡檢查。胃鏡就是從嘴巴伸一條管子進去,觀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從裡面去觀察黏膜情況,有無炎症、腫瘤等,發現可疑的病變還可以直接取一塊組織出來化驗,但是一次取出來是炎症,並不能排除沒有長腫瘤。因為有可能取的位置是炎症,而腫瘤的部分沒有取到。所以嚴重懷疑食管癌,但是取出來是炎症的,建議胃鏡複查。

2.食管吞鋇

食管吞鋇也是診斷食管癌的一種手段,但是這個檢查有輻射,發現了病變,不能取活檢證實是食管癌,最後還是要做胃鏡確診。這個檢查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食管癌所累及的範圍,長度以及食管梗阻情況。這是一位54歲男性,胃鏡下確診食管癌,做食管吞鋇檢查觀察累及長度。

3.CT檢查

做了胃鏡確診食管癌的,需要做CT評估分期,比如上面第一個病例,確診了食管癌,做胸部加腹部CT發現全身多發轉移了,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

患者,男,56歲,發現食管癌半年,出現嘔吐,進食困難,也是失去了手術機會了。為了解除梗阻症狀,為了讓他能吃下東西,裝了一個10cm的支架(紅色剪頭標註)。


小影大夫

Health Talk特邀專家: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回答哪些檢查能夠來早期診斷這個食管癌呢?食管癌是比較容易的,主要的就你能不能想到,那麼在診斷當中我們有幾個方面,一定要跟大家說的,

一般大家都說 我做個胃鏡,能不能診斷?好,能診斷,這個診斷叫什麼?叫定性,什麼叫定性?就是說我定下來我到底是食管癌還是不是食管癌,我是什麼樣類型的食管腫瘤?這樣的話我們通過胃鏡取下來,取活檢,取個組織下來檢測一下,病理做診斷,這是一個方面。

但是我們除了觀察長了沒有,我們要看它的範圍,在什麼位置,食管上段還是中段、還是下段?它的範圍有多大啊?是三公分、二公分還是七公分、六公分,那麼它對管腔之間的關係只是一個侷限的1/3、1/4,還是說整個環周的生長,這是我們胃鏡下要看的。

但是胃鏡它也有它的侷限性,為什麼?因為我們只能看到食管管腔的表面,我們看不到食管管腔的內壁,食管壁的情況,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什麼呢?我們要做分期的檢查,也就是說我們要了解食管癌它長到了哪一個範圍?

除了這個食管縱向的範圍以外,我們還能不能發現它其它的跟周圍臟器的關係比如說跟氣管、跟血管之間的關係,那這些我們怎麼辦呢?我們需要通過叫造影,我們要了解食管的功能改變,大概受損的區域有多少;


Health Talk

食道是人體的消化道一部分,上連咽喉,下鏈接胃,整體基本都位於胸部縱膈內,前有氣管,後又脊柱,緊挨著胸主動脈和下腔靜脈。食管分為上中下三段。三個生理性狹窄。

食管癌,來自於食管的粘膜,病理學上主要是鱗癌,也有少部分腺癌和腺鱗癌。


胃鏡可以觀察的範圍,食管、胃、十二指腸近段。也就是說這些器官的疾病,不管是良性的炎症、潰瘍、憩室、腺瘤還是惡性的腫瘤(惡性間質瘤、癌症、淋巴瘤、肉瘤)基本上都可以通過胃鏡來診斷。


胃鏡的主要作用就是

可以明確病變的位置,大小,形狀,更重要的是可以取活檢做病理檢查,明確疾病性質;比如癌的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印戒細胞癌,惡性度依次遞增)。

但是,有時會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活檢一次並不能取到腫瘤,多數報告慢性炎症。此時,這分兩種情況,一是胃部沒有癌變,的確就是炎症和粘膜潰瘍;另一種情況就是有癌變,但是由於伴有炎症和潰瘍干擾了結果,甚至取活檢時只是取到了粘膜炎症部分,沒有取到較深處的癌變細胞。那麼,如果內鏡醫生認為病變可疑時,就會建議患者口服抑酸藥(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或泮托拉唑等)2-3周,再次做胃鏡並取活檢。建議這種情況一定要聽醫生的建議,服藥後再次取活檢。

時常會遇到患者做2-3次胃鏡才明確診斷。

那麼診斷食管癌,除了胃鏡是必須的,還有哪些需要完善的檢查?

胸部增強CT,瞭解可以病變處食管壁是否增厚,侵及食管壁的深度,與周圍器官主要是氣管的關係,是否侵犯,以及縱膈內淋巴結轉移的情況。順便了解雙肺情況及胸膜情況。

腹部增強CT:有人不理解食管癌為何要做腹部CT呢。一是瞭解食管下段(腹段食管,是食管最下端,連接胃)周圍是否有淋巴結轉移,以及腹部是否有淋巴結轉移(部分食管癌可以有腹腔淋巴結轉移,如果有的話,手術一併清除);再則可以瞭解有無肝轉移。


食管癌的典型臨床表現就是進行性的進食困難。如果有腫瘤家族史或者有進食吞嚥困難,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能。

01 晚期食管癌

02 早期食管癌


健康時間

山東的一位大爺,有個孝順兒子,很貼心的為69歲的老父親選擇了膠囊胃鏡。本想給老爸查個胃,結果膠囊進入食道後十幾分鍾無法進入賁門,膠囊胃鏡清清楚楚拍攝到食道內部菜花狀的病變,老人很快接受了手術。胃鏡是食道癌和胃癌發現的“金標準”,40歲以上人群、不管你是怕疼採用膠囊胃鏡,還是省錢採用普通胃鏡都好,關鍵是要儘早實現你的第一次消化道癌症篩查!


張媛89760639

可以的,因為胃鏡檢查並不只是侷限於胃部疾病的診斷,胃鏡還可以對食管和十二指腸的病變做出診斷。

胃鏡無論是對於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都有非常明確的診斷意義,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病變所在的具體位置,還可以判定病變的基本性質,是否是惡性或者良性,是上消化道檢查中首選的檢查方法。

而且胃鏡檢查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對懷疑有惡變傾向的病變部位進行活檢,從病理學的角度來判定是否有癌變、炎症等問題存在。

但是現在很多人對於胃鏡的恐懼,不敢做胃鏡(尤其是在比較落後的西北地區),導致了對於一些疾病的延誤,再加上西北地區的飲食習慣,使得胃癌、食管癌在西北地區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希望以上文字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最後,請記得關注小克哦。


小克醫學



消化內科葉醫生

  中醫楊以寧提醒你,做胃鏡一般的是可以檢查出來的,如果不放心建議再做一個胸部CT檢查看看,自身身體的健康狀態要特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