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人到五十是和兒子住一起幫忙照顧孫子,還是自己住好?

小草37224636

我認為孩子成家立業之後有了自己獨立的小家庭,還是各自生活、彼此獨立的好。


我家是女兒,剛進入大學就老考慮我們將來一起生活的問題,給我帶來一定的壓力,後來我給她寫了一封郵件,大意是隨著她的成長,我們之間的差距將越來越大,我們是註定越走越遠的,這是現實,不必強求。將來她需要更多考慮的是過好自己的小家庭生活,而非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隨著年齡增長,女兒也需要考慮結婚生子問題了,也有可能需要我們提供幫助,我還是跟女兒說如果需要幫忙,請在同一小區租個房子,我們單住,互相幫助,互不干擾。

為何這麼多的中國老人挨累不討好?其實還是界限感的問題。年輕人把自己的壓力推到老人身上,又不希望老人干涉自己的生活;而老人又會因為生活習慣不同看不慣孩子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同,家庭矛盾都是一些小問題日積月累造成的,不如保持適當距離的好。


媽咪老師72

一、順其自然、和諧為主。傳統文化中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裡的天命指的是要順應自然規律,比如家庭關係相處,要以和諧為原則,親子關係中,父母要愛護兒女,當兒女有困難,父母要愛護和幫助。父母年老,兒女孝敬、贍養父母,這都是和諧的親子關係、家庭關係的相處之道。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孫子無人照看需要幫助,父母在身體、精力允許的情況下,兒子媳婦有困難相求,當然幫助兒女、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是很好的事情,但父母和下一輩相處,幾代同堂,性格脾氣不同、秉性氣質不同、生活方式和習慣不同等差異,長期相處免不了有磕磕絆絆,要本著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為根本,以和諧為原則,小事不計較、大事多商量,相信一家人可以和睦相處。但如果生活方式等差異很大,或者老人喜歡安靜、獨處,也不要過於強求形式。各自安心為好!

二、掌握家庭相處之道,老人做顧問,兒女當主管。有一對夫妻和婆婆住在一起,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孫子。婆婆從小對兒子溺愛有加,總覺得兒子沒長大,所以事事都想插手,39歲兒子的工資還要交給母親來管,兒子對家裡的事情不聞不問,整天喝酒,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青春期男孩。婆媳之間矛盾重重。婆婆都60多歲了,為了兒子操碎了心,也倍感委屈。家裡的生活一團糟。

如果確實需要幾代同堂住在一起,那麼家庭結構中,有老有幼,中間是小夫妻。一般這時候家中的管理實務要由年輕夫妻來承擔了,老人要以顧問的方式相處為更好,老人在人生閱歷、處事經驗方面比年輕人見多識廣,所以年輕人遇到事情可以多跟老人商量,多向老人請教。但是家中的主管一職最好有年輕夫妻來擔任,因為他們年輕、精力旺盛,要多擔當、多出力。這樣有規則順序地相處,更有助於家庭和睦。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我是一個有三個兒子,三個孫子,一個孫女的人,大兒子的孫子今年己經九歲了,二兒子大孫女八歲,小孫子十個多月,三兒子孫子一歲另五個月,我老口累死累活為兒,孫也被兒,媳稱不公平,大兒子,兒媳我辦的豬場今年開始他們承包,二兒子,兒媳己經承包4年了,現倆人在家玩,今年是我強行要他們拿出來的,我的豬場你們兄弟仨每人搞幾年,我老了靠你們仨個養,老二不高興,三兒子兒媳孫子今年農曆二月十二過了週歲,倆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今年農曆5月大媳婦生病,我老倆口一個要看小孫子,一個要照顧大媳婦,及送大孫子上學,二媳婦說不公平,沒看她的孩子,因大兒子,二兒子又住的不在一塊,何況相隔三十公里,我老兩口能照顧得到嗎?現兄弟仨都住的是我的房子,我不可能要他們走,用什麼方式分開住,以前做生意,他們結婚,生子己花完了我們所有積蓄,現倆照顧他們的孩子忙不過來,不談做生意,我們倆還要吃,喝,還要人情大禮,辛苦一輩子,老了也不自在,


湖北人1

我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我所看到的80 90 00後,基本都是很拼,有擔當有知識有智慧的年輕人!拿我自己家裡人來說一下,我外甥就屬於北漂一族!家裡就他一個孩子,如果回老家這個小城,他可以過得非常舒服,不用那麼辛苦,但他說那有什麼意思,人一輩子很快就過去了,要有追求,要體現自己的價值。他現在在北京也買下房,也屬於小老闆了,但是,真的是很累,加班是常事。我這外甥從小給我感情就非常好,我也很心疼他。我對他說,過四十歲就到二線城市吧,最好和妹妹待一個地方,也就是我的孩子在那上大學,將來結婚生子,你媽媽如果不給你看娃,姨過來給你看。因為我覺得像外甥這麼打拼的年輕人,我們作為長輩,工作上幫不了忙,生活上有什麼理由不來給孩子幫幫呢!分擔一些負擔,讓孩子能夠輕鬆一點,一家人也團聚。一般孩子上了大學,就開始獨行的路了!去陌生的城市上四年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獨自求職打拼,酸甜苦辣一個人承受,對我們只會報喜不報憂,好容易等孩子安定下來,結婚生子開始真正的人生,父母各種理由不去看孫子,我覺得是說不過去的。我自己當時就是婆婆不看孫子,我媽媽還沒退休,而我自小就是被寄養在外婆家的留守兒童,所以沒人看孩子的情況下,我辭了職,做了全職媽媽家庭主婦,我不想我的孩子再走我的路,我希望我孩子擁有完整快樂的童年,他每一個成長的足跡裡都有媽媽的陪伴!可能有這種深切體會,我是主張最好父母去兒子家裡幫忙看孫子,而不要說父母要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兒子兒媳能生就能養,那是屁話!或者說我們不去,他們把孫子送老家我們帶可以,那是很自私的,對孫子兒子都不好!如果兒子兒媳已經安排好,不建議父母過來幫忙,那做父母的就不要勉強,時常過去看看兒孫,有能力的話,給孫子發個大紅包,也未嘗不可。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齡,父母生活的快樂,最大一部分是來自兒女的快樂,不是天天去跳廣場舞到處旅遊的快樂,不是自己只要小日子過得舒服了就快樂。所有俗世的快樂,都抵不過兒孫歡喜滿堂的天倫之樂!


衛傾城

我六五年的,兒子二十六,馬上也要結婚了。對於是否跟兒子住在一起,我早就有自己的主意。我的想法是,如果兒子有了孩子,他需要我,叫我去幫忙,那我會無條件的幫忙,因為他們工作忙,我們當爺爺奶奶的理應幫忙。如果兒媳婦願意讓孃家媽幫忙,而正好孃家媽也有空幫忙,那我們決不讓兒子為難,我們就安心在家過我們自己的日子,想孫子了就去看看,兒子需要經濟上的支援我們就幫點。等我們老的實在走不動了,我們就找一家好一點養老院,我們自己有退休金,不用孩子養我們,我們也不會拖累孩子,因為他們照顧我們,就沒時間掙錢,掙錢就沒時間照顧我們。所以,我們就住養老院,孩子得空來看看我們就挺好,不給孩子添麻煩。有人說養兒養女真的只是付出,不求回報嗎?我想說,我們養孩子的時候,就想著將來讓他們回報,那不是親情,那成交易了。我們養孩子,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他們幸福,希望他們過的比我們好。我們能不拖累他們就不拖累他們。


神采飛揚1965

人過五十已到不惑之年,幫兒子照顧小孩只要身體還允許,要是給兒子一起住還是儘量避免吧。

我們這一生在農村教了一輩子書,先是民辦後轉為公辦,在家有幾畝責任田,半教半農,上班時間忙到死,週末時間在地裡照死裡幹,從月工資十幾元到幾百元,漲到現在的幾千元,一家人都是城裡戶口了,地也租出去了,如今結婚,要在城裡買房,先於0四年給大兒買一套,緩幾年又借錢給二兒買一套,兩個兒子成家後,也快到了自己退休的年齡了,幫助兒子照看孩子是老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卻看到許多老小婆媳經常吵吵鬧鬧,幾代關係極不協調,早幾年,一咬牙又買一套小平方的自己住,上班時間,誰家的小孩需要老人照看,誰送過來,反正僅離兩,三千米,也不算遠,在老人家管吃管住,退休金還稍有剩餘,週末他們把孩子接走團圓,我們老兩口有自己的世外桃園,有自己的自由天地,周未誰家沒有米啦,沒有面啦,累了,乏了,不想做飯了,我們家是飯店,我們家是賓館,管吃管住代管小孩,分文不取,其樂隔隔,每一兩個周,兩家人在我這兒聚餐一次,我們花上五六十元,全家老少談談一兩個星期的看聞,交換一下認識,增加一些感情。

老人年紀大了,兒子成家了,幫助兒子看小孩也應該,但不能在一起住,因為每個家庭都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老少幾代生活習慣不一樣,飲食口味不一樣,作息時間不一樣,看問題的思路不一樣,話說少了不熱情,話說多了又不對口味,夏天穿衣像走親戚,好不拘謹,但如果離的太遠,互相照顧又不方便。就像刺蝟取暖,離得太近了,會相互傷害,離得太遠了,起不到作用。

結論:兒子,我給你看小孩應該,應該把小孩放在我家,而不能和你住在一起。


陽光雨露177713209

我覺得現在有的媳婦太過矯情了,整天覺得婆婆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經常讓老公限於不仁不義之地,一個是媽一個是媳婦,手心手背都是肉,這些問題會積壓在他們心裡,成為夫妻不合的定時炸彈。


分兩種情況:

一 你身體不好,已經沒有人照顧。

這種情況能住一起當然要住一起,兒子養媽天經地義,如果這種情況媳婦還不願意那這兒子就娶了一個不忠不孝的女人,誰都會老,誰都有身體不好的一天。

如果夫妻兩忙,上班帶小孩實在無人照顧你,說送你去老人院,能不給他們添麻煩就請儘量利索一些,互相體諒家庭才會合睦。


二 身體還硬朗,自己也有地方住。

1 這種看實際情況,如果小夫妻有了孩子那老人肯定得去幫忙,住在一起無可厚非,你幫忙帶孩子做飯做家務,他們會輕鬆許多。

2 如果兒子兒媳都好相處,你也想看到孫子,別憋著,搬去跟他們住。隔一段時間給他們一些空間,帶著孫子回一小段時間老家,偶爾給孫子媽媽放個假誰都開心。

三 如果除了跟著他們已經沒地方住了,那肯定得住在一起啊,還趕你出去不成?

最怕我媽這樣的,媳婦恐懼症,特別不願意跟兒子媳婦住一起,因為現在各種婆婆被嫌棄的案例太多啦!她總是怕被年輕人嫌棄,被厭惡,居然我嫂子懷孕她都不想跟她兒子兒媳住一起,說生了才來照顧。

不過老人固執起來的時候真是很煩人!所以也要多為年輕人考慮一下,不要做那個固執到被討厭的人。


家有一對小棉襖

還是自己住的好。我們很多時候界限感不好,兒女成家後有了自己的小家,就不要越界了。兒子和媳婦及孫子才是一家。老人應該退出他們的生活了。各自回各自的家,相安無事。況且操勞了大半輩子了,該安撫晚年了。至於照顧孫子嘛,兒子需要你幫忙時候幫幫忙帶帶也可以,那也不必住一起。住一起你不方便,媳婦也不方便,對吧。你和你兒子是一家人,那兒媳和兒子也是一家人。你住在兒子家就是他們小家以外的人。對吧,所以說還是自己住比較好。




豆小米媽媽說

我認為到底是和兒子住還是自己住,主要看兒子娶了個什麼樣的老婆,你有個什麼樣的兒媳婦,如果她用你幫忙照顧孩子,讓你去住,那你就去,去了就得聽指揮,如果不用你幫忙,那就請你也別去!要是讓你照顧孩子,你聽指揮了,還給你摔臉子,天天找麻煩,那就能把孩子帶回來就帶回來照顧,不能帶回來就不去幫忙,沒必要受苦受累養大了兒子,老了老了還得受兒媳婦的氣。不要擔心養老的問題,你要相信久病床前無孝子,所以不管你現在怎麼做,你老了,他們都不會有時間照顧你,因為他們連自己的孩子都沒有時間照顧,怎麼會有時間照顧你呢


哭了也要扯抹微笑

有個問題,50歲的時候你選擇自己住了,70歲的時候你還選擇自己住,你就可以選擇自己住了。但是別到70了又來哭訴自己老了,沒人管,就算兒子媳婦管你了,你道歉都沒意義,你50出頭的時候正是兒子媳婦帶小孩最忙最累的時候,如果你幫了他,估計你70的時候你兒子的婚姻還是和諧的,不要老了老了。為了自己父母的養老,最後變成你兒子一個人給你們養老。你心裡就不愧疚嗎?

不知道大家能看懂嗎?力所能及,就棒棒孩子,老來日子好過,沒那麼多惡媳婦的,你好好對她,最壞不就是老來她不搭理你,至少做飯給你吃。就怕你不幫忙,老來自己做不動飯了,沒人做飯給你吃,別想著你還有兒子,你兒子還是吃別人做的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