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城市的普通話是不帶地區口音的?

fengyongyao

啊,這個問題,我也走過了國內很多個地方,還是比較有話語權的。

如果說普通話按北京話為標準,我們祖國這麼大這麼豐盛,五十六個民族就有很多種語言,而每個地方又有每個地方獨有的方言,最厲害的是南方,每一個城市甚至每一個縣或者每一個村,他們說的話都會有差別。

福建有閩南話,客家話,上海的吳儂軟語,廣東的粵語,天津的相聲腔,東北的東北大碴子味兒,西藏新疆內蒙古就不用說了,都已經換了一種文字了,其他的還有云南,貴州,湖南,湖北,江浙等等等等……

如果說哪個地方說的方言最接近普通話,最能讓人家聽懂,那非東北莫屬了,而東北又要分為黑龍江,吉林還是遼寧。東北之所以成為東北,東北三省,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東三省所說的東北話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也就沒有太強烈的生疏感,在外面,只要是東北的就都是老鄉。

而東北的話,大家都知道東北三省東北大碴子味兒最重的就是遼寧了,而遼寧還盛產二人轉,著名的趙本山小瀋陽都是遼寧的,而遼寧春晚也都是小品,特別有喜感。

然後是吉林和黑龍江,這兩個省的差距不是特別大,主要是城市中和農村裡的差距,一般城市裡的說的都是普通話,甚至很多人你都聽不出來他的東北味兒,然後東北話說的重的一般男生居多,也是很有趣的一點。

所以說可能說的最沒有方言味道的也就是最接近普通話的也就是黑龍江了,被譽為東方小巴黎,冰城,不止建築很有蘇聯特點而且人們還超熱情的,東北人好客,所以歡迎大家去祖國最北看一看,建議冬天去哦,更有魅力!


潘那白

受過良好教育的同學無論出身於什麼偏僻地區都可以不帶口音。

若問哪個地方的方言沒異味,我首推哈爾濱方言。

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結合現代白話文的語法發展起來的,但北方各地區的方言都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我個人感覺方言特徵強弱排序為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吉林>黑龍江

哈爾濱方言其實不同於的普通話標準採集地河北省灤平縣(北京官話)但是哈爾濱話更好聽、地道、沒有奇怪的語調。哈爾濱話的特點更多的是體現在用語上,比如受俄語、日語、滿語的影響有一些外來語但在語調上沒有一點雜音。究其原因,哈爾濱是北方的移民城市,極大的融合了北方各地區的人口,北方各方言區的人為了交流方便逐漸形成了一種大家都認可的哈爾濱方言。但是哈爾濱郊縣方言就沒那麼地道了。

列巴 由俄語Хлеб(麵包)

蘇波湯 蘇波湯由俄語суп(湯)

胡蘿蔔 胡羅貝

監獄 笆籬子 由俄語的Полиция(警察)音譯過來

而且我覺得哈爾濱的帥哥美女是全國頂尖的,平均水平極高。身材高挑勻稱長相俊朗,而且哈爾濱的發胖的油膩大叔很少見。


一個叫屁屁的人

讓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回答這個問題吧:

1.越是當年被北方胡族的屠刀殘酷征服過的地方、傳統漢文明保留程度越低的地方,越是“普通話”不帶口音!

2.越是當年滿清就勢力征服統治過的地方,越是“普通話”不帶口音!

咱先說說“普通話”的爹——北方方言!有唐近三百年,當時的漢語的口音聲調齊備,近似現今的粵語(但不全等於),故用粵語朗讀唐詩宋詞,無不合於桑林之舞,皆因粵語的存古度最高!然清泰三年(936年唐末)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我大北方落入契丹胡人手裡,北宋末為金國統治,凡數百年,自茲漢音染胡音!終於蒙元時,我大北方就說起了一種四聲缺如的口音,即北方話。北方話就是胡化了的漢語分支。當時操著胡音漢語的胡化了的北方漢人為虎作倀,協助遊牧蠻族攻打漢家兄弟,“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經過了蒙元的殘酷統治,屠刀下漢人“十不剩二”,我漢家大北方已是赤壁千里了。然漢家仁人志士無時不想光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洪武元年即1368年,朱元璋王師北定驅除蠻蒙時,此時廣袤的北方大地,已經再無秦漢風韻,唐宋遺音了! “不見南師久” 的中原大地,早已是萬戶蕭疏,漢祚湮滅,物是人非,胡音處處了!

及至1644年,又是滿清寇臨,多爾袞命令北京居民三天內搬出京城!山東孔夫子的後人作漢奸獻計留髮不留頭,於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在北方,凡有骨氣的漢人皆被屠戮殆盡,惟剩奴才!於是帶有滿人的口音的方言——“普通話”就此產生了!

曾有很多同學質疑我:滿音?普通話是滿音?你聽過滿語嗎?

正確地說:滿語≠普通話!普通話是滿人學說北方話而形成的一種口音,其流行於原滿清的舊勢力的範圍:東三省,熱河,承德,河北(北京)赤峰等地。所以有同學回答說是哈爾濱呀承德呀等地的普語沒有口音,這就完全對上號啦!

然而普通話卻是音調缺失得厲害,咱先從漢語的四聲調說起吧,四聲者,平上去入!調者,陰陽!

粵語: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中入,共九調。

客家:陰平、陽平,上,去,陰入、陽入、中入,共七調。

吳語:陰平、陽平,上,去,陰入、陽入,共六調。

普語:陰平、陽平,上,去,剩四調。

由上可知,粵語的存古度最高,客、吳稍次,而普語的漢語味最差!為什麼差?就是因為胡化了!這個差就是胡化了的結果!現在同學們可以明白了吧,為毛用普語讀漢語言文學為什麼這麼難理解了吧!且音調的缺失,帶來的是同音字急遽增多,普通話越好的大胸嘀,越是分不清“的、得、地”!

本頭條問答的開頭,有一位叫“屁屁”的大胸嘀,竟然胡說道:越是教育程度高的地方普通話越沒有口音。持這個說法的就太沒有見識了!唐宋八大家,除了倆唐的以外,剩下六個都南方口音的!宋詞三百首裡沒有一個北方口音的!至清代,歷屆進士及第的,都是南方全面碾壓北方的!至今天,凡是普通話好的地方,傳統漢文化比如曲藝戲劇文學詩詞等就越是式微!——當然不知喊麥呀、主播呀、春晚醜書呀、二人轉等算不算漢文明,留著大胸嘀們討論好了。

現在不提漢文明,只單方面強推滿清普語,故普通話語區的大胸嘀們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諷刺湖南人是“塑料普通話”,廣西人是“藍瘦香菇普通話”!然須知濃重湖南口音“塑料普通話”的偉大領袖,其詩詞書法碾壓當時!上世紀最出色的語言學家王力教授(北大),就是說著“藍瘦香菇普通話”廣西人,持粵語!

設想他們的普通話沒有口音,著世界還會有那偉大領袖和最出色的語言學家嗎?

如果“普通話好”就是教育程度好,則那些衚衕裡的文盲大媽、蹬三輪的板爺,那個普通話不字正腔圓嘀?灤平縣裡普通話採音的所謂“語音七老”,就七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唄,正因為沒受過教育,故他們的發音最“純”唄!

正因為普通話裡的文明含量最低,所以那些天價大蝦天價魚呀道德綁架的,哪一個普通話不是字正腔圓的?當然這種說法讓很多人很不適應,因為這與大胸嘀們的一貫偏見不符!可是沒辦法,咱不生產事實,咱只做事實的搬運工。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上來:越是胡化程度高而漢文明缺失的地區,凡是屬於前清的舊勢力的地方,其“普通話”的越是沒有口音!

看看北京動物園裡敢碰老虎磁的趙姓娘們兒,她的普通話的標準程度,能秒殺頭條上的各位大胸嘀!


用戶11005338120

普通話最標準的區域在河北的承德,這裡主要是說大部分的人群的說話水平。 承德話比北京話少“兒化音”、“翹舌音”!說話的語速慢,幾乎接近標準普通話。

承德話概況

承德話是北京官話懷承片。河北省承德市的承德話被認為是最接近普通話的話語,其普通話標準程度超過北京。

1956年,國家語音工作人員曾先後兩次來到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金溝屯鎮金溝屯村進行普通話標準音採集。普通話是根據從灤平採集的語音來最後定的標準。出京承高速公路口金溝屯段,一塊“普通話語音標本採集地”大型標牌赫然入目 。

承德話標普成因

據史料記載,明朝初期,由於戰爭原因,長城之外的灤平縣居民被全部遷到了河北省保定市、北京房山一帶,導致這裡成為“無人區”,這種狀態持續了200年左右,使當地傳統方言土語消失殆盡 。後來,清兵入關,從京畿等地遷來的王公大臣和八旗軍隊,構成了灤平人的主體,這部分人受當時‘北京官話’的影響,發音自然統一。從清朝流傳下來的承德市灤平方言的特點是音準分明,語調比北京方言硬一點,尤其是沒有尾音,顯得直接、清晰、明確,與普通話極為接近。

承德話與普通話

1955年,國家正式成立國家語委,制定了語言方案,當時起的名字叫官話,普通話這個概念是後來才後的,正式方案1957年制定,1958年正式公佈。1956年,國家語音工作人員曾先後兩次來到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金溝屯鎮金溝屯村進行普通話標準音採集。所以可以說,普通話是根據從灤平採集的語音來最後定的標準。從專業的角度上講,承德標準普通話,應該被叫做承德方言。承德方言和北京方言一樣,同屬北京語音體系,在語音、詞彙和語法上與標準的普通話差異極小。從語音系統上講,承德方音音系與普通話音系一致,只是在聲母、韻母、聲調的某些方面顯示出一定的差異 。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你有其他的意見可以關注我,或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再進一步討論!


踢沙發一腳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4452961517228620689, "vid": "8e9e9918c0b64eabb82ff766b7d46daf\

看鑑地理

應該算是河北承德的灤平縣。標準普通話的發音就是從那採集的。為什麼灤平的普通標升標準呢?因為灤平話不是當地形成發展起來的,而是由北京帶過去的。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為拱衛京畿,朱棣下令,將古北口外的軍民,全部撤到長城之內,長城之外,未經允許,嚴禁墾植。 如此一來,長城外圍便成了一片長達200年之久的無人區,而灤平就位於這片無人區之中。灤平當地方言如磁帶消磁般,消失殆盡。康熙親政後,為緩和滿漢間土地矛盾,將古北等口外空閒之地,分撥八旗。,與這些莊田一同出現的,還有那些操著一口純正北京官話的王公大臣,八旗軍隊和駐守莊田行宮的隨從們。到了幾百年後的今天,隨著北京城牆的拆除,內外城交流日益頻繁,加之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北京話受外來語的同化,已變得不那麼純正,與其它地方相比,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灤平,因其地勢險要,交通不便。因此,人口流動也相對較小。以從北京過來的滿清旗人,行宮驛站看守為主體的灤平人,大多子承父業。封閉的環境,使得純正的北京話得以保留下來。


hwy550

最容易說好普通話的地方還是首推我大河北,大河北首推大承德,大承德首推大灤平。普通話就是北京官話(注意:北京官話跟北京話還是有區別的)而北京官話主要就分佈在河北北部跟北京市。承德灤平還是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80歲大爺大媽都一口純正普通話,所以承德市的普通話是不帶地區口音的,因為壓根它就沒地區口音。不像北京話有很多兒化音,更不像東北話一口大碴子味。我不知道現在為何老是有很多人說哈爾濱普通話標準,還僅限市區,如果這樣算,那我感覺石家莊市區普通話也很標準,為何沒人提?


五鹿居士

新疆全體城市,尤其兵團城市。沒想到吧?

漢人大批開發新疆是自5,60年代開始的。有建設兵團,戍邊戰士,知青等等,來自天南地北的人聚集一堂。任何一個口音都佔不到主體地位,又恰逢普通話推廣的年代。疆二代如我父母,就壓根不帶口音,但是相對的,祖籍地的“老家口音”,父母只能由爺爺奶奶裡灌耳音,能聽懂,而不會說了。到我這裡,跟老家人交流就非常困難了。

不過北疆漢人聚居地較為悠久的地方,如伊犁,那裡的“老新疆”說話是有味道噠。不過算不上是方言,只是帶一些調調的普通話罷了。雜合著甘肅等西北味道。跟其他地方的方言完全不同,“新疆味”再重都能毫無壓力的聽懂。


嘴上開光別惹我

承德灤平是普通話採集地,承德的普通話不帶任何地方口音,北京說話好聽但帶兒化音,如“花”他們念成“花兒”……東北接近普通話但有口音並個別字咬不準,如肉他們就讀“又”,早他們讀成“爪”。承德就沒有這些咬字問題。現在普及普通話了,普通話從小學生說起,也都說的不錯。但普通話還是有著得天獨厚條件的承德人最標準…


快樂依舊13

中國漢語的特點是南腔北調。南方人發音有變化,北方人語調有變化。

大部分城市都是本省本地人為主的,都是有方言口音的。

沒有口音的主要是興建鐵路後發展起來的移民城市。但是北方的新興城市都有口音。如鄭州,石家莊。

現在推廣普通話,很多人會說,但是故意說方言。

由於普通話原來就是滿洲人說的漢語,所以東北人的普通話比較接近標準普通話,但是有一些地方語調。黑龍江東部和吉林省的東部比較標準一些。長春,吉林很少有方言語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