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後,該會是否還能正常運作?

夢裡青山1


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乃意料之中的事情,從特朗普上臺連續退出《巴黎氣候協定》、TP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伊朗核協議》等行為已露端倪。人們在評論這些現象時,一直都將此記在了特朗普頭上。這顯然是對美國政策的運作機制沒有充分理解的原因。特朗普的這一連串舉動,其實代表了美國的主流社會意願,意味著美國正在進行重大戰略調整。在特朗普打響全球貿易戰的時候,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特朗普和美國並非僅僅為了貿易逆差,而是在佈局,是為了重塑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佈局。而美國突然宣佈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加堅定了筆者的判斷,那就是美國已對聯合國失望,認為現在的聯合國已經在阻礙美國推行其普世價值觀,美國意欲推倒聯合國,重建符合美國意願和要求的政治和經濟秩序的新的國際組織。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首先,美國民眾不是傻子,他們為什麼用手中的選票選了個毫無從政經驗,沒有一點內政和外交運作常識的特朗普擔任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呢?因為美國的智庫、國會、媒體和民眾已經感受到了危機,這個危機既來自外交,也來自內政。在外交上來自俄羅斯等國的咄咄逼人之勢,美國在國際事務的話語權明顯降低,克里米亞的公投入俄、烏東的動亂,敘利亞的內戰、伊朗核問題等足以證明美國已經無力扭轉局面,並不是美國的軍事實力不夠,而且美國的政治實力相對衰落。這個衰落主要是奧巴馬採取的對俄羅斯、伊朗的制裁效果無法真正體現。原因是俄羅斯和伊朗得到了包括歐盟在內的世界上國家的支持。顯然惹惱了美國,也使它意識到了自己的無奈。


從內政來說,奧巴馬這8年執政期,實際上只起到了延續美國霸權的表面現象。實際上對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毫無作為。而在內政上也沒有大的建樹,其唯一的醫改方案在沒有支撐點的條件下無疑是加大了美國的財政困難,而債務的連年增加已使美國不堪重負。美國實際上已經到了是繼續保持強大還是自此陷入衰退的關鍵節點。美國之所以能長時間的保持強大,關鍵在於它們時刻保持著憂患意識。對危機的憂患使它們下決心必須調整。而特朗普的政治和經濟主張恰好契合了美國主流社會的憂患意識。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特朗普才能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險勝希拉里。


美國的制度有著天然的修復功能。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的思維方式恰恰契合了美國意欲“收縮”的戰略謀劃。因為只有收縮才能減輕自己的國際負擔,才能甩掉累贅。才能集中自己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資源,才能關起門來發展自己。因為美國深知世界需要美國的科技。所以收縮並不等於“閉關自守”。事實也確是如此。包括歐盟在內的國際社會可以不在乎美國的經濟,但卻無法不依賴美國的高科技,因為那樣則意味著與美國的科技差距越拉越大。所以才有了美國和歐盟打貿易戰時,歐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的根本原因。

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問題上,美國已經深深意識到了自己的軟弱無力,過去起碼還有歐盟等西方國家附和,但現在基本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這顯然是美國無法接受的,它意識到已經無法利用聯合國推行自己的普世價值觀了,而聯合國恰恰就是美國一手締造的,所以它有了“另起爐灶”之意。也就有了其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試探性舉動。而在伊朗核協議問題和加徵鋼鋁關稅所受到的強大阻力,使美國更加確信其霸權地位已經受到來自對手和自己陣營的嚴重威脅。也更加堅定了美國重塑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的決心。說白了就是美國決心拋棄聯合國,重建新的國際組織。至於美國能否成功,尚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美國仍將繼續試探性確認。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是在試探國際社會的反應。至於美國退出後,人權理事會還能不能正常運轉的問題,我想說,缺少美國的參與,其效能的發揮將大打折扣。


人生觸底反彈

19日 ,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將該會形容為“虛偽而自私”的組織,美國批評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同時又指責俄羅斯等國阻止美國改革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甚至就連那些站在美國那邊的國家也成為美國攻擊的對象,因為美國覺得這些國家沒有“認真改變現狀”。

特朗普

由此看來,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和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樣,都有以色列因素在裡面。而另一方面,就是美國試圖改變這些組織的現狀,以實現更加有利於美國的結果。但是這些國際多邊組織沒有服從美國的要求,所以美國感到很不高興。同時,美國試圖通過退出上述組織,來減少經費開支,比如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是為了賴掉遲遲不交的數億美元會費。

但是退群成癮的美國早就被國際社會看透了,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扎伊德·侯賽因在回應這一情況時表示並不感到意外,只是覺得失望。這一表態似乎也說明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實際上並不會對該組織造成過大的影響,沒有了美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其實也還是可以運作的。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雖然美國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國家,但是現在世界也在多極化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大國在國際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不管美國退出哪個組織,都會有國家可以接替美國的位置。特別是屬於聯合國的機構組織,更是全球國家重點參與的對象。所以美國退出之後,這些機構組織經過調整,還是可以繼續運作的。

而且美國主動放棄參與國際性多邊組織,最終損害的其實還是美國自己的利益,因為退出實際上相當於放棄話語權。美國本身在這些組織裡面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現在美國自己放棄這種影響力,別的國家自然取而代之,以後美國後悔了,想要回來,顯然就沒那麼容易了。

聯合國開會場景

所以特朗普政府的任性作為,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國全球影響力的持續削減。國際社會將更加熱衷於發展沒有美國參與的合作機制,美國將會顯得更加邊緣化。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這正是美國霸權衰落的具體體現。


白虎堂

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其它會員國應該開場熱鬧的聯歡會,因為他們今後的工作會更順利高效。少了美國這根攪屎棍子,那裡的環境自然清新暢快。


首先筆者得給讀者朋友道個歉,對不走個人預測有誤,認為美國這些年來以這個平臺為舞臺,站在道德高地,揮舞人權大棒凡事不服從美國意志利益的國家,都常常挨棒子,美國一群馬仔的幫腔走哄中,也讓這些國家吃了不少悶虧,美國更佔了許多便宜,在這情況下,筆者認為美國流氓在這還有表演發揮的空間,所以認為不要臉的美國不會放棄這個話語霸權舞臺。

現在筆者預測失誤,就再慎重的探討一下美國為什麼退人權理事會,是它要改組這個理事會的組織結構,美國要這個理事會的終身會長,要一家說了算,這個機構它也要美國優先!你們不答我就退群單挑,我是流氓我怕誰?還辜虧它退出了,不然恐怕人權事會連其它正常會員正常工作權都得被攪飛了,還談什麼人權?



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值得全世界人民慶祝,那些被美國軍事霸權傷害無辜致傷致死者的家屬們,大概在這裡會得到一個公允的評判了,甚至有朝一日可起訴美軍那種草菅人命的粗暴行為了,至少出一出心裡那口惡氣了。還有被欺負了幾十年的巴勒斯坦民族、敘利亞黎巴嫩人。但也有些美國的打手會因美國的這種退群而沮喪,怨恨。未來他們的各種名目的越界打擊可能有被清算的一天,迫使它們不得不有所收斂,不得不謹慎,僅此一項也值得世人慶幸了。



所以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缺了這個橫行霸道的攪屎棍子的無理糾纏,威脅挑唆,會讓這個理事會的運行更高效,更順暢。那位偉大的藝術卓別林、科學巨匠愛斯坦的離去是世界的損失,而流氓霸道的美國佬退出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則是世界的福音。再過幾年美國因多行不義而衰落失去所有霸權之時,那將是世界最大的幸運。


鐵嶺鋒

如果用:“地球離了誰都可以轉!”的理論來解釋美國的退出,《人權理事會》當然能夠正常運轉!


但我們不要忽略了問題的另一面,聯合國7個主要機構,下設了100多個長設組織和委員會,以維持聯合國的正常運轉,分工不同,作用不同,影響力與重要程度也就不同,,,

特朗普的種種退群,可以解釋為美國將會繼續奉行“孤立主義”,也可以解釋為美國有意推卸國際責任,甚至有人希望美國這個“攪屎棍”乾脆退出聯合國,世界也會由此而走向太平,,,!

問題是,很多組織如果想真正發揮作用,靠聯合國的“倡導”和“敦促”根本達不到目的,必須有一種力量來推動甚至強制其貫徹落實,

美國退出了TPP,但“夥伴國”不會因此垮掉,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不會因為氣候災難而馬上就死一批人,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不會因此而引發“教科文危機”,,,

但《聯合國人權組織》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發揮功能,這世界上隨時有人會死於戰亂,飢餓,暴政等人為危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眼下就有一場隨時爆發的人道主義危機,,,


本月13號,沙特主導的11國聯軍與也門政府軍開始向胡賽武裝控制的荷臺達港發起總攻,利用空中火力優勢在戰役中取得了優勢,並完全控制了荷臺達機場,但如果想徹底佔領整個港口,接下來就必須展開地面推進,被困在城內的胡賽武裝仍有1萬多人,其顯然不會放下武器坐以待斃,地面推進將面臨殘酷的巷戰,,,而“絞肉機”一樣的巷戰一旦失去控制,也門境內25萬難民隨時會面臨死亡的威脅,聯合國在戰前就曾多次呼籲沙特:不要攻打荷臺達港口!但戰端還是發生了,,,!

早在6月5號,阿聯酋就請求美國提供直接軍事支持以打擊胡賽武裝,但遭到了美國的拒絕,並警告阿聯酋不要對荷臺達發起進攻,因為這個時候也門軍隊距離港口已經不足10公里,美國的理由是:如果港口被破壞,為民眾提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生命線也將被阻斷,如果把美國的理由解釋為不想出兵的藉口,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美國不是也在維護聯合國的人道主義精神嗎?


如果想制止荷臺達眼下的人道主義危機,靠聯合國的“呼籲”顯然無濟於事,只有用強大的影響力甚至武力的逼迫,才有可能讓戰事趨於緩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道主義危機,如同東古塔人道危機中,儘管美國的出發點值得懷疑,但還是敦促聯合國出臺了30天停火協議,俄敘也不得不收斂了之前的“無差別打擊”,從結果來看,的確有大量的民眾在炮火中保住了性命,,,!

現在的荷臺達,隨時都有可能變成下一個東古塔,如果想化解即將發生的人道主義危機,美國完全可以憑藉其在海灣派系中的影響力,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動用武力來制止這場危機,況且,美國本來對這場戰事就不甚熱心!

但很遺憾,美國退出《人權組織》了!

古特雷斯以及很多成員國也對美國的退群表示了遺憾,但這種遺憾同樣也反映了聯合國以及國際社會的某種焦慮,試問:現有的成員國,誰能當此重任?即使讓成員國形成合力來化解危機,誰來挑這個頭?

俄羅斯倒是很“及時”地補了上來,如果能得到聯合國的通過,其馬上就得面對荷臺達的危機,俄羅斯如果想完成這份投名狀,第一,必須具有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第二,必須具有一定的財力,能力和責任心,第三,會不會做到相對公平?會不會夾帶私貨“拉偏架”?

讓我們拭目以待!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美國打著維護人權的幌子,,,”云云!問題是,有很多事情的確涉及到了人道主義的範疇,難道非得換上“為了美國利益”的旗號?

1993年的索馬里,軍閥埃迪德統治下的摩加迪沙,不但打死了23名維和部隊士兵,而且壟斷了聯合國救濟署的救援物資,這種必須靠武力才能解決的事,誰也不願插手,但美國管了,,,

美國如果不用“人權”為藉口發動戰爭,伊拉克將繼續籠罩在邪惡的煙雲當中,

美國由於國內的壓力,沒有及時插手盧旺達種族屠殺,有哪個“人權組織成員國”為了這次衝突挺身而出了?

實際上,美國自從1961年通過了《對外援助法》之後,就一直“打著人道主義”的旗號,為災害地區和國家提供各種援助,東南亞,非洲,伊拉克,利比亞,CX,巴勒斯坦,敘利亞,也門,阿富汗,,,只要有災難發生的地方,從財力,物力到人力,都有美國援助機構的影子!

美國是個矛盾的國家,打擊和援助是兩個概念,一碼歸一碼,(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胡蘿蔔加大棒”)!

如果站在道義的立場,美國有維護《聯合國憲章》的義務,從能力上講,美國雄厚的財力和發達的科技力量,也為其廣泛參與人道主義救援提供了保障,毫不誇張地說,人道主義援助已經成了美國對外援助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但維護人道主義精神與追求國家利益,都是美國的意願,很多時候,在特定的條件與環境之下,這兩種原則又會發生衝突,因為美國曆次基於“人權”而發起的行動,都夾帶著濃厚的“美國價值觀”特徵,而有些國家並不接受這樣的“特徵”,而美國在這樣的行動中,也常常夾帶著其國傢俬欲,因此,美國也在這種衝突中備受指責,,,



結語:美國再次退出《人權組織》,無疑來自於特朗普的“利己主義”,甚至有點賭氣的意思,但黑莉也並沒把話說死,這至少說明美國放棄的只是一個名不副實的機構,而不是放棄對人道主義的信心,從現實角度出發,聯合國執行力的強化,美國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

冷兵器TILLLINDEMANN

當然還能正常運作,也許更代表正義性。因為隨著美國的退出,馬上就會有其他國家填補他所留下的空白。

美國官員19日宣佈,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原因是美方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無法有效保護人權"。

這當然是一個藉口。因為美國早在小布什時期就對人權組織進行長達三年的抵制,原因是美國政府稱人權組織視以色列為敵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9年,到奧巴馬時期又重新加入。目前,特朗普再次選擇退出。

在小布什時期美國退群之後,人權理事會依然維持日常工作,並沒有停止運轉,現在發生的情況和以前一個樣。

人權理事會在2006年由聯合國大會創建,當時有47個國家組成。它組建的目的是負責加強促進和保護所有人的人權和基本自由。通俗的講,這只是一個鬆散的國際性機構,不具備強大的實際制裁能力。

長期以來,美國憑藉自己強大的影響力,通過人權機構對一些發展中國家內部事務以人權為藉口橫加指責,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比如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就曾被指責“濫殺無辜"“干涉人權”。

隨著美國退出,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在20日表示,俄羅斯已經申請成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21-2023屆成員國。人權理事會依然還是47個國家。

失去美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組織,在行動方面多少要受到一些影響,但也不會大到影響到該組織在世界範圍內的正常工作。


夢裡青山1

不要說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是美國退出聯合國,地球也要轉,太陽同樣從東邊出來。


第一,特朗普上臺以來,退出了不少群,包括TPP。但迄今為止,美國退出的群,沒有任何一個受到影響,也包括TPP。據新華網今天(6月20日)最新消息,就在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同時,俄羅斯已經申請加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美國不要過高估計了自己,沒有美國,也許世界更加和平安寧。


第二,無論任何國際組織,尤其是聯合國及其下屬組織,只要對美國有利,美國就支持。如果對美國不利,美國要麼拖欠會費,要麼揚言退出,目前美國已經退出聯合國的兩個下屬組織——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下一步,美國還要退出任何國際組織都不奇怪,國際社會已經習以為常。


第三,美國退出國際組織,吃虧的必定是美國自己。一者,美國退出國際組織之後,當然喪失了在該組織的話語權;二者,美國退出容易,想進來難,現在不是美國說了算的時代,任何國際組織都不是豬圈牛欄,美國豈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三者,美國退出之後,也許有人擔心美國亂幹,這其實是多餘的;美國即使要亂幹,也只是小打小鬧。經濟上正在衰落,軍事上有俄羅斯牽制,鐵桿盟友正在減少和遠去,長此以往,美國無可救藥。


毛開雲

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不影響理事會的正常運作。

雖然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將從47個暫時降至46個,但不影響其進行投票票決。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在2006年才設立的。當年3月15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以170票贊成、4票反對、3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一項決議,決定設立共有47個席位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取代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取代老的人權委員會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擁有47個席位:亞洲13席、非洲13席、東歐6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8席、西歐及其他國家集團7席。

理事會成員國每屆任期3年,最多可連任一次,由聯合國大會大多數成員通過直接和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經三分之二成員國同意,聯合國大會可中止嚴重違反人權的國家的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

理事會成員任期三年,在連任兩屆後不得立即再選。 理事會主席團由代表五個區域的一位主席和四位副主席組成,根據理事會年度週期,任期為一年。


建章看世界

在小布什時期,就曾退出過。

後來奧巴馬再加入。

該理事會並未因美國的退出與進入而影響工作。

現在川普追尋小布什的腳步,也退出了。

同樣不會影響該理事會的工作。

#凌遠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