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太平洋保險都在拼命招人?

喂iii妖妖靈嗎9

原因是現在保險業行情轉好,各保險公司因為業務增多所以招人。

8月3日,保監會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7年上半年保險業市場運行情況:

2017年上半年,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23.0%。其中,財產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分別同比增長13.9%和26.0%;保險業資產總量16.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7%。

財產險公司非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681.5億元,同比增長25.4%,佔比首次突破3成,達31.9%。

人身險公司普通壽險產品增長迅速,萬能險規模佔比下降明顯。2017年上半年普通壽險產品佔比52.9%,較去年底上升16.7個百分點,萬能險佔比17.4%,較去年底下降19.5個百分點。從期限結構上看,期繳保費佔比提升,達33.1%,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3-5年期和10年期及以上期繳業務佔比提升明顯,分別佔新單保費的12.1%和15.7%,佔比上升2.6和2.1個百分點。

資金運用規模和收益平穩增長。2017年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5.0萬億,同比增長8.3%,其中債券、貸款、股票比例上升,銀行存款和證券投資基金佔比下降。半年實現投資收益3717億元,投資收益率2.66%,投資收益平穩增長。

互聯網保險增長迅猛,或成下一業務發力點。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保險創新業務簽單件數46.66億件,同比增長123.6%。其中,退貨運費險27.35億件,同比增長53.0%;責任險4.19億件,同比增長17.4倍;保證險6.98億件,同比增長13.3倍;意外險3.36億件,同比增長1.45倍。


麵包財經

看到這個題目,我特意諮詢了保險行業的幾位朋友,基本瞭解了保險行業的套路,在此就為大家揭開謎底,偷偷告訴你們,假如他們停止招人,那麼他們的保險業務將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01.告訴你一個保險行業的秘密

在中國,國人對保險的意識還是相對薄弱的。這種情況,在一線城市相對好一點,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就相當弱了。這種意識的薄弱,不是單靠廣告就可以洗腦,試想一下,要讓一個人沒有收益任何的錢或者物的情況下,每年拿幾千甚至上萬出來買一份不一定發生的事情,這簡直是相當難的事情。

為此,保險行業使用的模式類似直銷模式,也就是招你一人進來,其實就是看中你周圍的所有人脈圈子,親朋好友。因此行業內有人說,保險是損友的工作,一點都不假。

02.一入保險深似海,各位路人要小心

剛開始,你肯定是被別人拉進保險的圈子。首先,會打電話讓你參加一些類似的說明會,分享會。會議一般定在非常高端的會所或者著名的大酒店,參加會議的人都是西裝革履的。

接著,你會聽到一系列的演講:某某家庭主婦,從0-1成為月入幾萬元的保險經理,她的蛻變感謝遇到保險……某某人如何從醜小鴨,通過保險改變了人生……某某總監曾經也是路邊甲乙丙丁,但是通過保險,年入百萬等等……一系列的巧妙的內心捕捉,讓你內心洶湧澎拜。(2年前,我也參加了類似的說明會)

03.所謂套路的前因後果

接著,你恰好遇到職業的瓶頸等等,你選擇去做一名保險從業人員,那麼真正的套路才剛剛開始。

1)入職前三個月,你可能有底薪,也可能沒底薪,就看你的學歷資格等等,尤其是你過去的背景。比如我是培訓師,我周圍肯定有很多學生,所以我被認定是有人脈的人,那麼一進去卻是有底薪。

2)在入職三個月的時間內,你會獲得一系列的培訓,並且有考核。假如達成考核,可以通過認證,假如沒有達成,那麼就認定你是沒有人脈的人,直接會把你pass掉。很多人在這個階段,為了順利達成考核,都是給自己買,或者給身邊親人買。其實為保險貢獻了不少業績。

3)當你入職半年左右,你會接受一系列的培訓,告訴你:一個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得遠!你需要發展團隊了!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你需要從身邊的朋友下手了。坦白講,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好幾個做保險的人,每天不停的刷朋友圈,或者私聊,基本上都是令人比較反感的。為什麼說保險會損友,就是這個道理!

4)入職一年,底薪沒有,如果過去幾個月有業績,就有收入,如果沒有業績,就什麼都沒有,好多人受不了就走了,而留下來的可能就是適合乾的,手裡有資源的,能下得了面子的。當然還有一種,就是混日子的……

很多人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內心都很脆弱。因為當初為了支持自己做保險,很多親戚朋友都給自己買了,如今自己幹不下去,覺得對不起這些親戚朋友。但是硬撐下去,又是相當的痛苦,左右為難!

綜上所述,為什麼這些保險行業都在找員工,其實就是不斷的通過招人來增加業績。因為保險公司就看透你做不長遠,你來了,起碼你自己買了你身邊親戚朋友買了。如果你走了,對公司來說一點損失都沒有,因為沒有底薪的事情,對於公司來說,沒有任何的成本,就可以獲得金錢收益,你覺得賺的還是虧的?

因此,保險不虧是超暴利的行業!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這個問題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1、政府扶持,保險業發展良好

2、業務員離職率較高

3、保險營銷業務員必不可少

近幾年保險業發展行情

第一部保險法於1995年通過,但是在過去很多年裡,保險在很多人的心裡是與傳銷騙子一類掛鉤的,直到近年,國家加大了對保險行業的監管扶持力度,它的市場行情才算有所好轉。

保險相關法律有規定:保險公司實在沒法償付保單利益只能破產的,非人壽保險合同需盡力償還,人壽保險合同讓別的保險公司幫你還。所以不難看出,近幾年政府對保險行業的扶持力度是相當大的,從根本上保障了受保人的利益。在這樣的政策下,自然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購買保險。

遠的不看,就看今年,今年8月3日,保監會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7年上半年保險業市場情況:2017年上半年,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23.0%。保險業資產總量16.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7%。數據不多,不過也可以看出保險這一行業良好的發展形勢。

保險業務員離職率較高

事實上,離職率高這個問題在許多初級銷售人員身上都比較明顯,他們的月薪主要來自於每一筆業績做成後的提成,一旦業務狀況不好,一個月下來大概就只有一點底薪,想要依靠底薪養活自己是非常難的,所以有很多人在業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只能辭職或是轉行。我有一朋友三年前開始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工作,期間不斷有新人加入,然而3年下來留下來並做得不錯的人不超過5人。

保險營銷業務員必不可少

一份保單的購買往往來自於業務員的賣力推銷,甚至之後數年與客戶間關係的維護也必不可少,而業務員對這些工作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許多保單的購買者也許在購買之前並沒有購買保險的意識,又或者我想買保險,但是憑什麼要在你家買而不是其他家呢?這個時候業務員與客戶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在決定購買之後一般都是有15天左右的反悔期的,如何保證客戶在這反悔期內不會退保,這也是業務員的工作,還有客戶已經購買後與客戶關係的維護,甚至讓你的客戶買上他的第二份第三份保險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的業務員來完成的。

所以為什麼現在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太平洋保險都在拼命招人你明白了嗎?


環球老虎財經

1 招人不用籤勞務合同,籤代理合同,賣出產品給提成,沒有就木有錢,平安的保險標榜行業第一,每年砸的廣告費越來越猛。平安福也是越賣越貴,我入職那會是7000多,提成3500,現在一份平安福一萬多,而且還被吐槽各種坑,進了平安每天早上3小時的早會必須的,新人來了開完三小時早會,也不給走,各種方式讓你自己先買了保險,,把你身邊的朋友親戚都先拉進來開單。人壽就自由,兼職,有新產品推出就到公司培訓一下,因為本來就是代理合同不是僱傭合同

2 你現在在招聘網站上看到的招聘大部分都是剛入職保險公司沒多久的新人在拼命發展下線,新入職的(嚴格說根本算不上公司員工)先自己買一份,然後再開發你身邊親戚朋友買保險,再不行就直接以招聘的形式拉新人,你入職了開的每一單都有提成給招聘你的人

3 招聘你的人,會先讓你去培訓,然後再安排一個所謂的創業大會,請一個保險大師給你說怎麼年薪百萬,把自己包裝成客戶和的救世主 。還有就是哪個家庭出事情因為買了保險,對這位保險大師感恩戴德啥的,我去年被忽悠進去過,還沒進會場,就有保險的主任級別的人,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在:不想來參加,才拉到兩個下線之類的,儼然把你的提款機

4 每天早上8點多到場,一堆人擠在一個空曠的辦公室,擺了十幾張桌子,分成十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主管,在開所謂的早會,填各種什麼目標量化表啥的,接著就是安排一個人上去帶大家唱歌,就是那種旋律不改,歌詞全換成吹捧公司的一些話,然後讓你學會唱,每天如此,還有就是喊口號,強制要求發垃圾推廣營銷信息,整整三個小時,彷彿進入傳銷組織

5 這個行業很暴利,開單的提成高達50%,就拿我曾入職的平安來說,單深圳就有4萬多代理人,很多人都是衝著錢去,沒有服務意識,哪個賺錢賣哪個,還有就是混吃的老油條,每天等著客戶續保度日,有些進來的把自己開發了,親戚朋友開發完了,公司就會倒逼你滾蛋,公司完全零成本,你呢,簽著代理合同,幹著勞務工的活

6其實老百姓都知道保險好,並不討厭,反感的是這種傳銷忽悠的模式來賣產品,十年金融擴張,養肥許多保險公司,客戶的觀念在變,保險公司卻還在用老一套的直銷代理模式,打著傳銷擦邊球的方式做著一行。


匍匐前進的螞蟻

剛退休那一陣子,我在網上發了個簡歷,本來是關於教育方面求職的,結果卻收到了無數保險公司的電話。無數保險公司求入職的電話。那時候對保險行業還不太瞭解,於是過去看了看,結果呆了兩天我就溜了。

保險公司現在採取的做法幾乎就是拉人頭的做法,以前能買保險的潛在客戶大概早就都被他們拉了個遍,剩下來的基本都是不想買保險或者已經有了一定量的保險不會再買的人了。可是,保險公司要業績增長,每月在原來的基礎上加碼,怎以辦呢?只有通過拉新人的辦法。

新人拉來,你得出單,否則你是呆不下去的。出不了單怎麼辦?自己買,想著反正買保險也給自己和家人一個保障,買就買吧。第二個月要加任務了,你也不可能總是給自己買,而且像壽險之類的買一單都要交上十年二十年的費用,自己總買顯然是不可能的,怎麼辦?拉上兄弟姐妹來買,再後來七大姑八大姨都被拉上一遍。到後來,實在黔驢技窮了,你也只好滾蛋了,而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新的業務增長點。如果每個月能招進百分之十的新人,或許就能增長百分之十的業務,做不了大不了走人,保險公司又不損失,他們可以接著再往下招人。

而保險公司招人的時候,那些老業務員說的所謂月收入幾萬塊,一年幾十萬的說法,都是糊弄人的,你要是相信的話你就輸了。

我在簡歷發出後,上述三家公司的電話都有收到,甚至同一公司各個區的分公司各位不同的業務員都會給你來電話喊你去上班。他們講得也很實誠,通過他們的手招進一個人他們可以拿到多少人頭費,然後你做的業務,因為你是聳招來的,他也可以有提成。他們一上來就跟我這麼赤裸裸 地說他們的辦法,然的告訴我,你加入他們,以後也這麼幹,收入不會少的。

去了兩天我沒去了,那位大姐一直在打電話給我。甚至過了半年多,還問我想好沒有,有沒有興趣一起賺大錢。那種不折不撓的精神,太可怕了。好吧,留著你們自己賺吧。


蘇小妮

曾經是保險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平安、國壽和太保,都是國內大型的保險公司,在個人壽險的市場佔有率上,平安、國壽和太保是排名前三的。

它們之所以“拼命”地招人,是因為他們在人壽保險的營銷體制上,採取的是保險代理人直銷制度。

保險公司的成本可控,不懼“拼命招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保險代理人並非保險公司的“員工”,他們與保險公司的關係並非勞務關係,而是代理關係。保險直銷員銷售保險,收取佣金,並自付個人所得稅,自己繳交醫社保。在這一點上,保險公司的成本是可控的。所以,儘管不斷在招人,但保險公司的人工成本,並不直接提高。

保險產品銷售難度大,行業淘汰率高

人壽保險是無形的契約產品。客戶在交納不少的保費,買到的只是一種無形的契約服務。所以,銷售難度上是很大的。因為難度大,所以代理人的淘汰率也相當高。保險公司需要不斷地增加“新鮮血液”,來維持、提高市場的佔有率。

保險公司其實也在招客戶

保險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銷售人員和準客戶要有高度信任關係。一般來說,保險代理人開展業務會從熟人開始,熟人做完之後,再進一步開拓,難度就增大了。很大一部分業務人員,熟人圈業務做完之後,就辭職了。保險公司通過不斷地招人,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招客戶”。

保險公司制度設計,招人有利益

保險公司的直銷體制中,有三大塊利益,一是業務佣金,二是服務佣金,三是管理津貼,要得到這三大塊的業務利益,需要不斷地開拓新客戶,服務老客戶和不斷地”增員“來換取職務的晉升。保險公司的內部的行話就是:保險三件事--展業、增員、轉介紹。每天簡單、堅持、重複地做,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在這樣的機制和氛圍下,保險公司各代理營業部,天天信奉一個”真理“--有樹就有鳥棲,有人就有業績”,招聘新代理人是常規任務。

“拼命招人”現象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目前中國的保險深度和密度還很低,各保險公司為了佔有和提高市場佔有率,採取“人海戰術”,是比較高效的一種形式。雖然,這種市場開拓的形式比較“粗放”,但在當下的中國,卻是行之有效的,短期內,還無法有其它方式來取代。所以,各大保險公司,“拼命招人”的現狀還會存在好一段時間。


以上分析,希望對題主有點啟發。


冷暖視界

保險公司,說起來身邊都有很多親戚朋友在做,任務重,業務員離職率高,說起保險公司大家都是比較反感的,因為他們賣保險的真的是死皮賴臉的糾纏著你,就為自己的業績,完全不考慮是否合適你,。

保險公司用你的錢去投資,所以需要大量資金,當然需要招人,拼命的發展業務,我在中國人壽,泰康人壽都賣過保險,真的有很多弊端客戶沒理解清楚,業務員就操作了。就為了那點提成。

所以我建議買保險可以買一些健康險,財產險,什麼投資分紅險就不要去買了,期限長不說,還有沒到期取本金都要扣的,好了我就知道這麼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湘湖百曉生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頭條萬千作者之一。

我曾經在平安,農銀人壽這些保險公司工作過,不管什麼時候保險公司一直都在招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增員,打開朋友圈到處都是保險公司招人信息,平安春季增員,人壽,太平洋等等只要是保險公司都在增員。有的甚至還會找保險代理人,那麼問題來了,保險公司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嗎?為什麼會一直在招人?原因有三。

一,培養保險意識。保險公司招到新人後都會進行培訓,其實就是宣傳保險知識,讓人瞭解保險的好處,改變人們對保險的扭曲認識。其結果就是,你的保險意識增強了,順帶你也會帶動你身邊的人,就成了保險公司潛在的客戶,一個人至少可以讓幾十個甚至上百人認識保險,瞭解保險,這些人中當然會有成為保險公司客戶的人。招人的目的就是培養一個人的保險意識,讓一個人帶動身邊的人,這是很好的銷售技巧。

二,變相銷售。做過保險的或者在保險公司上過班的人都會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在保險公司上班的人,百分之九十自己都有保險,公司或者你的領導會用各種辦法讓你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即便是自己不做了,但是保費還需要繳。有的甚至上班不到一個月,自己一家人都買了保險,之後沒有業績就辭職不幹了,但是你已經給保險公司創收了。所以保險公司的增員有時候也是一種銷售。

三,補充新人才。不管什麼公司招人都會有這個目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新人,有活力的人才注入一個公司就是死水一潭,保險公司的人員變動會更大,基本兩三個月就會有一次大的變動。招到身邊資源多的人了,那麼就能在公司做時間長一點,身邊資源少的,做的時間就會相對短;那麼招新人開發新的資源就顯得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了。保險公司大量招人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在尋找人才的同時,也再尋找新的客戶。


投資觀

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其實。中國保險。走的傳銷模式,第一。進去沒業績。先自家買。再拉兄弟姐妹。親朋好友。賣一單12%提成。而上線可能更多。40%提成。一層一層提。所以中國保費很高。這兩點。使中國人不相信保險。我們應借鑑外國經驗,象德國降低保費。擴大險種。取締傳銷模式,才是中國保險的出路


誠信天下200573044

看了好多專家的分析,我覺得並不是問題的本質。其實很簡單,

就是人員成本基本為0,招一個人穩賺不賠

以我個人經歷來說這個事。剛畢業的時候接到各種保險電話,各種誘惑,涉世未深,就去了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當時的薪資待遇是這樣的,試用期沒有工資,成2單之後轉正,每個月基本工資2000,而且是有責任底薪,達不到標準是沒有錢賺的。平時電話費,約客戶的錢都是掏自己腰包,也沒有固定工位,大部分是沒有工位的。

因為本人能力不行,堅持了一個多月一單沒成,也就一分沒賺,反而給客戶的花費,電話費花了幾百,剛畢業沒積蓄,選擇放棄。

其實和現在的微商差不多,招代理0成本,沒準還的交代理費,當然代理越多越好。如果給代理發工資他們就不會招那麼多代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