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近期,《鍾馗捉妖記》在愛奇藝熱播。

由楊旭文飾演的少年鍾馗給藍雨星城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想當初,他在《射鵰英雄傳》裡,飾演憨直忠厚的郭靖,樸實誠懇、俠肝義膽,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如今在《鍾馗捉妖記》中,雖然被稱為“史上最帥鍾馗”,但在個性形象上去來了個180度大轉變,變成了像“韋小寶”、“小魚兒”一樣撒潑耍賴的頑劣“小混混”。但蠢萌可愛卻與“靖哥哥”一脈相承。

很多網友在剛接觸這角色時,還有些不太適應,紛紛吐槽:這個鍾馗怎麼這麼幼稚啊!靖哥哥變得更傻了!鍾馗這麼能搗亂還捉什麼妖啊!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講真,藍雨星城看完前幾集也有這個感覺,確實把一代“賜福鎮宅聖君”顛覆的面目全非。鍾馗不是應該長的鐵面虯鬢、凶神惡煞嗎?怎麼讓楊旭文這樣的高帥美白小鮮肉演繹的如此盛世美顏。還有在性格方面,鍾馗給人的印象是剛正嚴厲、不苟言笑的,但楊旭文飾演的鐘馗卻是個嘻嘻哈哈的逗比,跟福祿村的小夥伴打打鬧鬧,各種奇思妙想搞發明創造,還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臉皮比城牆還厚。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比如在和天嵐海閣的少主楊仁執“楊認真”拜把子這場戲中,他先是“臭不要臉”的說:“咱們結拜為兄弟吧,反正我很欣賞你,你又那麼喜歡我”;然後跪下一本正經的說:“我和楊仁執,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隨後又口無遮攔濫用成語,說什麼“我們兄弟今後生不能埋在一個坑裡,死也要在一個被窩裡”。這樣強行組CP,連青梅竹馬的小美女勺子都看不下去,滿臉嫌棄,也把觀眾逗得前仰後合、笑出腹肌。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雖然初始人設有點二,傻乎乎的,但隨著劇情推進,少年鍾馗也一路反轉進階、不斷升級,從福祿村一個普通的頑皮二貨穆天然,到機緣巧合成為天師鍾馗,而後又歷經磨難與考驗,進入了除魔組織天嵐海閣,最後又莫名其妙的變成了魔界首領,並聯合小夥伴了卻了人類與魔界三千年的恩恩怨怨,實現“天地人和”、“世界和平”。哇塞!不得不佩服編劇的腦洞,讓鍾馗將人、魔、仙三界,“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從“惹事精”最終“養成”為“救世主”!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這個創意還真是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喜好——逆天改命。少年鍾馗為什麼最終能夠實現逆襲,其精神層面的樂觀積極、自信灑脫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不管是人,是魔,還是仙,鍾馗始終一副開心陽光的樂天派,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先是坦然接受,然後聯合身邊的好友積極的想辦法解決。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其實像這樣一個以男性視角為切入點的“大男主”人設在當下影視劇中並不多見,與以往苦大仇深的“大女主”有著本質區別,對於當下年輕人有著更好的示範輻射作用。誰說我們在人生的長河裡遇到挫折就必定陷入低谷、備受煎熬?年輕人難道不可以用一種“小爺我就是很牛”、“我不在乎”的孩童心態去面對、去成長,然後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嗎?!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所以越往下看,就越喜歡楊旭文飾演的少年鍾馗,也越能體會到編劇的良苦用心——用快樂打敗困境,用天然實現啟萌,最終通過渡劫“養成”昇仙。

《鍾馗捉妖記》:從“惹事精”到“救世主”的“神仙養成”

目前,《鍾馗捉妖記》已經播出14集,而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也馬上來臨。說起來,鍾馗與端午節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可是斬五毒的天師,每到端午,民間有著將鍾馗請到家中,或將鍾馗玉佩繫於胸前的習俗,“賜福鎮宅,唯鍾馗”,並組織跳鍾馗、鬧鐘馗等活動,百姓載歌載舞,祈福祝願。所以趁此良辰佳節,大家不妨都來觀賞一下《鍾馗捉妖記》,瞭解一下這位另類天師的奇聞異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