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旅行寶典之宜昌,特色小吃!


蘿蔔餃子 在專門的彎月形鐵勺先鋪上一層用黃豆和大米做成的白漿,然後再在白漿放上切好拌好的蘿蔔絲,然後再在放好的蘿蔔絲上面鋪上一層白漿,然後放入油鍋中炸,炸到金黃色時撈出,便可以食用了。因為成品很像一個大餃子,所以取名為蘿蔔餃子。最佳口感是外酥裡軟,味鮮順口。

紅油小面 宜昌人的早點最愛。如果說武漢人早上都喜歡吃熱乾麵的話,那麼在宜昌,人們早上十有八九都會選擇紅油小面。紅油小面最早由四川、重慶等地流傳過來,因為價格便宜、分量實惠,成為宜昌人吃早點的首選,尤其是在冬天,吃完小面再喝下碗裡的湯,舒服極了。

涼蝦 涼蝦是用大米制漿,煮熟之後用漏勺把白漿漏入涼水中而形成的,因為看起來像小蝦一樣,又是涼的,所以被宜昌人成為“涼蝦”。喝涼蝦要搭配紅糖水或白糖水,紅糖水要正統一些,白糖水為後來的改進版。涼蝦本身也從只有大米的“白色版”,發展到現在用玉米做的“黃色版”和用黑米做的“黑色版”。


涼拌節節根 節節根學名就叫“魚腥草”,原來是放來作中藥,但是在宜昌人的改造下,已經成為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和小吃。節節根大多數情況下是涼拌做出,還可以作為配料和炕土豆、滷水豆腐乾搭配吃。新鮮的節節根香脆可口,有一股淡淡的藥香,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效。

炕土豆 外地也有炕土豆,但宜昌的炕土豆味道,沒話說。作為土家人的傳統小吃,最好的炕土豆是外焦裡嫩,既土豆外面在炕過之後很焦熟,而咬到裡面就很嫩脆。在宜昌,每個炕土豆攤位上都會有泡蘿蔔、辣椒、香菜等可以讓任意添加,有的攤位還會準備切好的節節根,這樣就讓一碗炕土豆不僅有油炸土豆的味道,還有其他配菜組合出來的香味和可口美味。

京果條 宜昌的油炸京果條比較大,出鍋後會在細白砂糖裡翻一翻,吃在嘴裡既有油炸的脆嫩,又有甜甜的感覺,口裡的感覺會很奇妙。


春捲 宜昌人也稱之為“夷陵春捲”。一般春捲裡面包的都是事先準備好的、經過煸炒過的韭菜、芹菜、豆腐乾等,很少放辣椒,一般口味都比較清淡,人人都可以吃,人人都愛吃。

油脆 做油脆時,會先把糯米蒸成餈巴,然後將白糖、芝麻餡等加入到其中,做成一個稜子狀的,然後下鍋,在炸成金黃色時便可以撈出。油脆炸到恰到火候之時,會外脆內軟,一口咬下去,內容豐富,感覺很棒。

頂頂糕 價格便宜,體型嬌小可愛,味道不是特別甜,但也不十分淡。做頂頂糕的工具需要特製,將大米粉、糯米粉、紅糖放在一個特製的小型木圓筒內,蓋上蓋,蒸上七八分鐘左右頂頂糕就可以出爐了,把小圓筒放在同樣特製的小木棍上,將蒸熟的頂頂糕頂出就可以裝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