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家風不一定要走到老路上去

日前,在福建泉州洛江區一公交站臺前,一幅公益廣告引發關注:“丈夫領妻行道上,妻子助夫成德光。天乾地坤莫顛倒,順道昌盛逆道亡。”該廣告被指提倡“男女不平等”。19日,泉州洛江區相關部門回應稱已撤下廣告,並表示“我區歷來提倡男女平等,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此事引起不良的社會反應,我們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泉州相關部門能夠及時察覺網絡輿情,主動回應社會關切,這樣積極的態度值得肯定。畢竟,事關男女平權、社會公義,而並非是什麼妻子丈夫的家庭私事,有必要從根本上釐清。錯了就是錯了,錯了就應該馬上改正。

不過,僅僅撤掉廣告,還遠遠不夠,這只是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第一步。正所謂“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如果不從思想上祛除男尊女卑的認識,恐怕還是很難真正認同男女平等。

提倡家風不一定要走到老路上去

需要深思的是,在城市的公共場合,為什麼還會出現如此劣質的話語,並且還打著公益廣告的旗號,試圖要成風化人、以啟山林?

僅僅是有關部門審核不嚴嗎?“審核不嚴”的背後,是不是還存在著對落後、腐朽價值的認同乃至曲意迎合?我們看到,泉州的公益廣告儘管繞來繞去,但強調的仍是男女應有主次之分,夫為天、妻為地,不要顛倒了乾坤云云。靚麗的現代化表現形式下面,包裹的依舊是一顆僵化、腐朽的心,是浩蕩時代潮流之下的逆流與回潮。

據網友檢索,這則廣告的作者曾任山東衛視《天下父母》欄目總導演,該作者長期以來倡導孝道,文字中夾雜了不少提倡孝道、家風的傳統價值觀。發揚家風,固然沒錯。但問題在於,好家風同樣應該建立在所有家庭成員平等的基礎上。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容許個別人依然搞男尊女卑那一套。

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平等早已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共識,百年以前的譚嗣同就曾說過,“男女同為天地之菁英,同有無量之盛德大業,應平等相均”;到如今,男女平等已經寫進了婦女權益保障法,寫進了政府的發展綱要,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成為婦女的一種不容侵犯的現實權利。

總是有一些人,身子已經進入現代社會,而大腦還停留在舊社會,還在深情回望君臣父子、男尊女卑的那種“秩序美”,並抓住一切機會表達、傳遞腐朽的思想,他們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的旗號,搞的卻是陳舊僵化的規則與意識。

有網友放出了廣州地鐵的宣傳廣告:生活因男女平等而美好,時代因你我夢想而生輝。這則廣告也採用了傳統的表現形式,配圖是京劇人物裡的男女武將裝扮,而內核卻絕不陳腐。可見,弘揚傳統、提倡家風不一定非要走偏、走到老路上去,而是完全可以做到生氣貫注、活色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