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很多老人骨折後自己竟然沒感覺

你知道嗎?很多老人骨折後自己竟然沒感覺

骨質疏鬆與椎體骨折的關係

正常人的椎體主要由小梁骨構成,作用於脊柱的力由小梁骨中心向周圍發散,在椎體內部形成應力。研究表明小梁骨的機械壓縮強度與椎體表面密度的平方有關,椎體表面密度降低可引起小梁骨強度不成比下降,小梁骨強度也與其形態結構有關,包括小梁骨的方向、連接方式、粗細、數量以及小梁骨的間隙大小。隨著衰老和骨質疏鬆的發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BMD反映了椎體表面密度的變化,椎體小梁骨變細、數量減少,上述改變將明顯降低小梁骨的強度。在壓縮力的作用下,小梁骨結構失穩出現局部碎裂,局部碎裂進一步發展就會發生椎體骨折。

你知道嗎?很多老人骨折後自己竟然沒感覺

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表現

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群,患者外傷常較輕。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活動即可誘發椎體壓縮骨折,因此,部分患者可無明確外傷史,症狀出現前可以有搬重物、乘車、顛簸、急起急坐甚至劇烈咳嗽等病史。患者多因腰痛、背痛、腹脹、腰腿痛或活動後腰部不適感就診,病程可為幾小時、數日甚至數月,大多數疼痛不能自行緩解。

原發性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無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病史、無骨結核炎症、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原發或轉移性腫瘤等相關病史,查體可發現腰部或胸腰段廣泛或侷限性壓痛,程度可以從輕微到重度甚至因疼痛而無法翻身和起床,有些患者因骨折壓迫脊髓而出現脊髓壓迫症狀。

由於老年人感覺神經敏感性較差,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發生椎體骨折後無明顯疼痛或其他不適。這些患者往往容易被漏診,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部分因症狀不明顯而能繼續行走或尚能從事日常工作而未就診的患者常導致骨折椎體繼續壓縮或發生進行性脊柱後凸畸形。

輔助檢查

1.骨密度檢測

目前是診斷骨質疏鬆的主要依據,因為骨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測骨折風險,WHO於1994年修訂骨量測定值的診斷標準為BMD或BMD較正常成年人平均值低2.5s以上,稱為T-分(T-Score),其計算方法為(測定的BMD-正常成年人平均BMD)/標準差。但骨折的發生不僅僅取決於BMD,而是與骨強度有關,骨強度由BMD與骨質量組成。

你知道嗎?很多老人骨折後自己竟然沒感覺

2.影像學檢查

雖然脊柱X線平片對診斷骨量減少本身並不敏感,但脊柱平片仍然是診斷和隨訪椎體骨折的最有效方法。在X線片上骨質疏鬆所致胸腰椎骨折具有以下影像學特點:壓縮骨折常發生在下胸椎和上腰椎,壓縮椎體表現為扁平形、楔形、雙凹形,以雙凹形最有特徵,相鄰椎間盤膨大呈雙凸透鏡狀膨突至凹陷椎體內,壓縮椎體後上角上翹突向椎管,此徵象是骨質疏鬆引起椎體壓縮骨折的特徵性表現。

你知道嗎?很多老人骨折後自己竟然沒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