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雉的屍體200年都沒有腐爛,“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

後漢書·劉宣子傳》,說赤眉軍進入關中, “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西漢末年,天下陷入一片混亂的局勢之中,許多地方都爆發了農民起義,而東方的赤眉軍與南方的綠林軍正是其中規模最為龐大的兩支起義軍的隊伍。赤眉軍從東方出發,一路猛攻,直到佔領了長安。呂后的屍體,是被赤眉軍發掘出來的。赤眉軍是一支農民軍,無論是見識、素質方面都比較低下,只是憑著人多、剽悍的作戰風格,攻進了長安,但立刻陷於管理上的混亂,又缺乏糧食,有了根據地也不能長期佔領,於是只好東奔西竄,四處劫掠。而根據《後漢書》記載,赤眉軍對諸多漢室皇陵都進行了盜掘,其中也包括了長陵,也就是劉邦與呂雉的合葬地。而且書中還提到,赤眉軍對墓中陪葬的女子行了淫穢之事。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是感到奇怪又噁心了。

為什麼呂雉的屍體200年都沒有腐爛,“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

呂后可以說是在劉邦登基當皇帝后,就一直處在表演之中,她的表演已經是達到了渾然天成,無懈可擊的地步。呂后在劉邦稱帝后,也希望劉邦來寵愛自己。但是,她更加清楚,現在的自己已經是人老珠黃了。即使自己使勁渾身解數也不可能挽回劉邦的心的。索性,呂后就不考慮能不能讓劉邦來愛自己了。這時候她考慮的只有富貴,是能讓自己的兒子當大漢帝國的接班人的舉國富貴。若說前期劉邦需要藉助呂后家族之力,後期不得不說,呂后已是權傾朝野,得到朝中多數重臣的扶持,劉邦若動之,基業動盪,國之毀於一旦,或說呂后之勢不可擋,已動不得而我們讀史書,往往會產生錯覺,就是劉邦當時有意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所以和呂后的衝突不可調和,但是現實是,劉邦根本離不開呂氏的支持,劉氏政權也離不開呂氏的支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呂澤受呂后之命去找張良尋求保住太子位的辦法,我們讀史往往會忽視一些問題,過於重視一些問題,比如商山四皓,最重要的是這些老人嗎?不是,在這四個人之前,周昌強諫,叔孫通諷諫都不好使,這時候拉進了張良。而史書上,完全忽略了另外兩個人的態度,就是蕭何和曹參,他們對於漢惠帝的儲位是什麼態度?

為什麼呂雉的屍體200年都沒有腐爛,“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

對赤眉軍對待呂雉屍體的記錄,我是很懷疑的,就算屍體200年完好如初,呂雉死時都已經六十幾歲了,燒殺搶掠的赤眉軍哪裡還看得上她?損壞羞辱倒是很有可能再說200年屍體不腐,我覺得很有可能,古人很在乎身體完整及死後重生,尤其帝王家,想方設法保證自己死後身體不腐,所用方法及技術現在很多都已失傳!從可能性上說,服用藥物或保證棺木密閉,200年後打開,屍體腐化程度很低,還是可能的。考慮到呂后曾經朝政獨攬的特殊性,而王莽之亂也是始於王政君太皇太后背後的提拔,我倒認為這個記載是官方出於對太后攬政危害的一種警示作用的宣傳。

為什麼呂雉的屍體200年都沒有腐爛,“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