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偵察船與美航母“合影”

中國電子偵察船與美航母“合影”

馬拉巴爾演習(Malabar)是一項由美國、印度、日本共同舉辦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創始於1992年,每年舉行一次。

今年的馬拉巴爾美國僅出動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羅納德·里根”號戰鬥群,兩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 “安提坦” 號和“錢瑟勒斯維爾” 號,兩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本福爾德” 號和“馬斯汀” 號。

日本海上自衛隊則派出 “伊勢” 號直升機航母,秋月級驅逐艦“冬月” 號,與高波級驅逐艦“涼波” 號,而印度則出動P17A型 “什瓦利克” 級隱身護衛艦 “薩希亞德里” 號、P28型“卡莫爾塔” 級護衛艦 “卡莫爾塔” 號,以及補給艦 “沙克蒂” 號。

中國海軍的電子偵察船在公海海域“自由航行”,“被合影”了。

中國電子偵察船與美航母“合影”

855偵察船是中國新型電子偵察船,2014年7月28日下水,2015年8月1日服役。能接收並記錄無線電通信、雷達和武器控制系統等電子設備所發射的電磁波信號,對一定範圍內各種目標實施全天候、不間斷偵察,掌握其部署動向。

電子偵察設備與雷達/通信設備的區別

電子偵察是利用電子偵察設備截獲敵方雷達、通信或其他設備發出的電磁波信號,並進行識別、分析和定位,為我方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持。

電子偵察設備是不主動發射電磁波的,它只是接收雷達或其他輻射源發出的電磁波,因此是以輻射源為發現對象的。這與雷達發射電磁波並通過處理目標回波來探測目標的原理不同。

電子偵察裝備作用距離遠、頻譜覆蓋範圍廣、獲取信息量大,並且及時、準確。自身必須隱蔽、保密,戰時和平時都能不間斷的使用。

電子偵察需要具有很強的對各類信號分析的能力,需要依據截獲的信號特徵,判斷出輻射源的類型和身份。例如區分出警戒雷達、火炮控制雷達、導彈制導雷達等等,也可以辨別出通信電臺的類型以及它所歸屬的通信網,甚至從截獲的通信信息中破譯出敵方傳送信息的具體內容。

這種對於輻射源屬性的識別能力,使得電子偵察能夠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作戰態勢。

中國電子偵察船與美航母“合影”

電子偵察分類

電子偵察設備有專用地面監聽站或監聽車、電子偵察飛機、電子偵察船、電子偵察衛星,以及作戰飛機和艦船裝載或投放的偵查告警設備。

根據任務和用途的不同,電子偵察通常分為預先偵察和現場偵察兩類。

預先偵察屬於戰略性偵察,是和平時期進行的長期或定期偵察行動,以獲取敵方電子設備和系統的全面情報,為制定電子戰計劃、發展電子戰裝備提供依據,併為現場偵察提供情報;

現場偵察屬於戰術性偵察,是在戰役、戰鬥前夕及過程中,對戰場電磁環境進行實時偵察、分析和識別,主要目的是以引導干擾機實施干擾,及時向己方部隊和補給系統發出警報,以採取機動規避行動,為摧毀敵方電磁輻射源提供目標位置信息,為採取電磁反對抗措施提供干擾源的輻射特性,以及為部隊的其它戰鬥行動,提供情報支援等。

中國電子偵察船與美航母“合影”

不論是在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電子偵察都在緊張的進行著嚴密監視敵方的軍事部署和軍隊調動情況,以及軍事行動企圖等。這樣就能夠及早發現敵情,做好戰爭預報和作戰準備,防止敵人的突然襲擊和入侵。

在現代戰爭電磁信號密集而複雜的環境中,電子偵察所要完成的信息處理量和難度日益加大。

將不同平臺、不同種類、不同功能和用途的電子偵察設備,有機的組成電子偵察網,甚至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和多手段的電子偵察體系,已成為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體系,對抗需要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