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考話屈原——文

端午小考话屈原——文/光山县 陈茂声

端午節,又稱端五節、端陽節、天中節、天長節、午日節、重午節、五月節、艾節、夏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因此,初五可稱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五月為午,所以,稱五月為午月,五月初五叫做端午。又因五月五日的月、日都是“五”,所以民間又有“重五節”之說。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民間傳說和文獻記載有多種版本:一說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二說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逝世;三說是紀念介子推(山西一帶);四說是紀念伍子胥(吳楚兩地);五說是紀念曹娥(浙江會稽一帶);六說是道教弟子祭“地臘”;七是源於湖北沔陽一帶人民為紀念劫富濟貧,後被官兵圍困投湖而死的四位豪傑;八說仲夏之月是萬物方盛,陰氣萌生的季節,於是在端午日以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懲惡氣;九說起源於懋日,古人認為五月是多災多難的月份,為了滅災除邪,定此日為端午節。

總的來說,端午節雖有其地域性,但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如自夏商周開始的插艾蒿、懸葛蒲、制香袋、飲雄黃、畫符圖……不過,在延傳這些習俗的過程中,最具廣泛性的還是以追念愛國詩人屈原作為節日文化的靈魂,自春秋戰國至今,已有2300餘年。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期楚國人,生於湖北秭歸。因其“博聞強記,明於治亂,閒於辭令”而受到楚懷王的重視,官居“左徒”(僅次於宰相),三閭大夫,但他對內主張“舉賢授能”,刷新政治,為強國而立法,限制舊貴族的權勢。對外他曾兩次出使齊國,主張合縱抗秦。但不久就遭到子蘭、靳尚為代表的腐朽集團的仇視和迫害,誣陷屈原有異志,使楚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致使其長期過著流放生活。後雖被召回,但楚襄王即位後,他再次遭讒毀,被迫出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陷楚都郢,國家的滅亡和個人的不幸使屈原倍感朝廷腐敗,救國理想破滅,乃寫絕筆詩《懷沙》後,於這年五月五日,他抱石自沉於長沙附近的汩羅江以身殉國。據《續齊諧記》記載,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水祭之。

屈原一生對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一是他同宋玉、淮南小山、東方朔等人將一鱗半爪地存於歷史記載中的楚地歌謠,歸結成為“楚辭”的一種文學樣式,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河。他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問天》《九章》(含絕筆詩“懷沙”)等,流傳至今。其代表作《離騷》很大程度上表露了他勤勉不懈地追求自我修養,希望引導君王、興盛國家,實現“美政”的理想。但由於“黨人”的讒害和君王的動搖多變,使自己蒙受冤屈。在理想和現實的尖銳衝突下,表示“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顯示了堅貞的情操。而《九章》主要敘述自己不凡的身世、高潔獨立的秉性,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自己被排斥的遭遇,抒發一腔悲憤。《問天》則列舉歷史和自然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現象,對天發問,探討宇宙萬事萬物變化的道理,表現了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其二是他砥礪不懈、特立獨行的節操,和憂憤深廣的愛國情懷,尤其是他為了理想,在逆境中敢於堅持真理,敢於反抗黑暗統治,頑強不屈地對現實進行批判的精神。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溫柔敦厚等處世原則,為中國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剛烈之氣,培養了中國士人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的勇氣。

端午緬懷屈原,從他的精神中觸動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從而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當應成為傳統端午節永恆的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