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裂變”

碧桂園“裂變”

上週,碧桂園上市團隊迎來新成員。6月19日,碧桂園旗下物業板塊碧桂園服務正式登陸資本市場,開盤首日即登上港股物業服務板塊市值首位。

近年來,隨著博實樂、碧桂園服務的分拆上市,資本市場對碧桂園這個正在上升的千億產業群持續看好。作為中國房企銷售龍頭的碧桂園,近3年市值增長了約5倍。算上教育和物業板塊,截至6月25日,整個碧桂園產業集群市值超3600億港元。

物業板塊遇上香港資本市場風口

事實上,碧桂園服務的上市,最初並不順利。

早在2015年8月份,碧桂園就對外披露分拆物業服務於上交所上市的意向,“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即是碧桂園2016年初便已開始籌備分拆到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物業管理公司平臺。

資料顯示,作為國內領先的住宅物業管理服務商,碧桂園服務穩居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綜合實力前三,是國內業務輻射最廣的物業服務企業。

過去3年,碧桂園服務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為16.7億元、23.6億元以及31.2億元。同期,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2億元、3.5億元以及4.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59%以及26%。

不過,就在2017年末,碧桂園服務宣佈暫停其在上交所的IPO,並對外解釋由於中國審核監管機關近期的政策變動、公司擬調整其業務策略方向及擬進行碧桂園物業服務的股權架構調整。同時,其正在評估各種選項,包括尋求物業管理相關資產於其他地方的證券交易所分拆獨立上市。

衝刺A股計劃折戟之後,碧桂園馬上轉戰香港。今年3月,碧桂園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公司建議分拆集團物業管理業務及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以介紹方式獨立上市,並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從向香港聯交所遞表申請到股份正式上市交易,碧桂園服務只用了短短3個月。

能夠實現這樣的高速,一方面得益於碧桂園充分利用了“分拆+介紹”的獨特上市形式。與境內IPO不同,分拆上市在港股市場已有眾多成功案例。而介紹上市並非把融資需求當做上市的主要目的,因此無需公開招股和發行新股,相應的準備時間大大縮短,可以在一年內完成。其優點是上市與融資分離、靈活性強、程序簡便和等待時間短。

另一方面,物業服務公司由於弱週期性和穩健的現金流,目前正處於香港資本市場的投資風口。

數據顯示,在平均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的港股市場裡,物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卻可高達30倍以上,而且今年以來股價走勢大幅領跑恆生指數。

在這樣的背景下,6月19日上市當天,碧桂園服務股價高開10港元,市值突破250億港元,一舉登上港股物業服務板塊的首位。與此同時,碧桂園服務上市首日的市盈率也一度突破50倍。

三大優質業務板塊上市提速

事實上,近3年來,碧桂園一直有將旗下物業、教育、酒店三大優質業務板塊分拆上市的計劃。

這也符合國內上市房企發展的趨勢。近年來,隨著房企利潤下滑,融資成本上升,通過地產與金融結合、加速資產證券化,不僅突破了傳統房地產開發銷售模式的困局,也充分拓寬融資改善資金鍊,確保未來多元發展獲得支持。

物業、教育、酒店本來都屬於碧桂園除地產外的優質資產,擁有不俗的業績和穩健的現金流,並與集團公司存在較大的協同效應。

“碧桂園是一個全價值鏈覆蓋的企業,只要對母體經營有價值,碧桂園都會將旗下產業逐步分拆上市。”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曾說。

其中,教育板塊的博實樂教育控股有限公司在去年5月率先取得突破,在美國紐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當時中國教育集團赴美上市最大的IPO。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博實樂實現營收7.88億元,同比增長22%;毛利2.89億元,同比增長33.8%;運營利潤為1.25億元,同比增長14%;淨利潤1.03億元,上升17.3%。總體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

借力美股市場效應,博實樂的國際化戰略大步提速。上市一年來,先後與英國費得斯公學、倫敦大學學院(UCL)、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國際名校簽約,在聯合辦學、教師培養加強合作。同時,公司還試水資本運作,以7875萬元人民幣收購加誠博教(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21%的股權。後者是國內領先的海外院校教育交流服務提供商。

更為直觀的是,隨著博實樂、碧桂園服務的分拆上市,資本市場對碧桂園這個正在上升的千億產業群持續看好。

作為中國房企銷售龍頭的碧桂園,近3年來市值增長了約5倍。最近一個月最高收盤價高達17.34港元,市值最高接近3770億港元,相比去年年初上漲302%。

多元化戰略下的產業“裂變”

在這樣的資本運作思路下,值得關注的是,如今碧桂園正在提速多元化步伐。

碧桂園旗下家裝品牌橙家CEO王睿至今依然清晰記得,2015年在一次和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的對話中,楊國強說:“碧桂園已經是千億企業,在地產後市場的板塊,你們能否再造一個碧桂園?”

自那之後不足半年,定位為互聯網家裝企業的碧桂園橙家正式成立。

以家裝切入房地產存量市場的次年,碧桂園正式發佈產城融合戰略。吹響進軍科技小鎮的號角,明確提出碧桂園將根據產業發展和導入情況,在全國一線城市周邊和強二線城市範圍合理佈局科技小鎮。

此後,碧桂園在廣東省內首個重點建設的科技小鎮項目,坐落於惠州的潼湖科技小鎮正式出爐。

值得注意的是,依託科技小鎮這一產城融合的載體,碧桂園進一步拓寬新產業方向。

預計在今年8月開放的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正是這樣的例子。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科技小鎮產城總經理方興勇早前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表示,在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中,碧桂園除了計劃攜手汽車創新領域龍頭企業,主攻新能源汽車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外,還計劃在小鎮內打造無人駕駛應用研發基地。

由此可見,以一個新能源汽車小鎮,碧桂園一舉切入當前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領域。

除了進入全新的產業領域,一些原來只是作為地產配套的領域,也逐步成為了碧桂園全新的發力方向。

在早前已經推出“鳳凰優選”的基礎上,今年1月,在碧桂園2018年年度工作會議上,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已明確表態要轉戰農業市場,現場表示“40年前我種田,40年後我還是回去種田”。

針對農業領域,就在本月中旬,碧桂園宣佈成立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發展方向為現代農業中的農業機械和種業,同時,碧桂園還透露,將與有著“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以及開研資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