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沒有贏過“鬥蛋”的人,都不足以暢談人生

立夏,四月節。

立字解見春。

夏,假也。

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說起立夏,最深刻的童年印象便是“鬥蛋”。

那時候都很小,住在農村。立夏的前一天,回到家裡都會問奶奶討要第二天的“戰鬥物品”——精心編制的蛋袋和煮熟的茶葉蛋。

立夏|沒有贏過“鬥蛋”的人,都不足以暢談人生

網兜掛蛋

諺語有云:“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奶奶總對年幼的我說,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這樣可以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第二天我和小夥伴們都“全副武裝”——脖子上掛著裝有茶葉蛋的蛋套,兜裡帶上備用的茶葉蛋,昂首挺胸地走街串巷。男生女生集中到某個開闊的地方,或者學校的操場,進行鬥蛋的遊戲。使用的大多為雞蛋做成的茶葉蛋。

立夏|沒有贏過“鬥蛋”的人,都不足以暢談人生

鬥蛋

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頭鬥頭,尾擊尾。一個一個鬥過去,蛋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稱小王或二王。要想贏,想做大王,鬥蛋時,得注意手法和發力時機。

立夏|沒有贏過“鬥蛋”的人,都不足以暢談人生

頭對頭,尾對尾

鬥蛋遊戲中,輸掉的一方,會剝殼吃掉。此時,反倒是贏得一方羨慕輸的一方,希望在贏得遊戲的時候,也能吃到味香可口的茶葉蛋,但一般很難如願。長大之後不禁感嘆,要是現實生活也是如此那便少了很多紛爭,大家各有所得,無問輸贏。

有特別想贏得鬥蛋著,有時會出怪招,拿硬木,做成蛋狀,與茶葉蛋一起煮,直到顏色與真的茶葉蛋一致,放進蛋套中,專門與王者鬥蛋,鬥尖、鬥尾都能勝利,把那些在平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鬥蛋大王、二王、小王們統統攻破,無人能敵。

立夏|沒有贏過“鬥蛋”的人,都不足以暢談人生

立夏嘍

最最鬱悶的便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說好的“鬥蛋”(雞蛋、鴨蛋),結果有人偏偏拿了鵝蛋來。與其爭論,反倒被對方一口咬定——“鵝蛋不是蛋嗎?!”後來大家紛紛點頭附和,“對啊對啊,我怎麼就想不到呢···”氣得我恨不得拿個“鐵蛋”來與“鵝蛋”一決勝負,然後拋下一句——“鐵蛋不是蛋嗎?!”

立夏|沒有贏過“鬥蛋”的人,都不足以暢談人生

描繪自己的雞蛋

有一年立夏在鄭州,路過一個路邊小攤,看到熱氣騰騰的茶葉蛋,忍不住下去買了一個。突然想找人“鬥蛋”一番,想想又覺得有些幼稚,草草作罷。

“好吃嗎?”朋友問。

“口感不錯,味道一般。”默默繞開地鐵施工線路,擠著湧向另一邊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