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很多家長都為怎樣給孩子立規矩而煩惱。規矩輕了,孩子不聽;規矩重了,自己心疼;規矩少了,孩子會不會放任?規矩多了,會不會約束孩子的發展?執行嚴格,擔心孩子受不了;執行得寬泛,家長的權威就失去了……真是規矩何其多,規矩何其難啊!

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吃飯用手抓,做事很拖拉,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覺,放學回家不馬上寫作業,見人不打招呼,看電視時間太長,痴迷看漫畫、玩遊戲,玩完玩具不收拾,不愛洗澡,不愛喝水,經常吃零食,和別的小朋友爭東西……就頭疼不已。

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那麼,面對孩子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我們該如何立規矩呢?

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一、規矩要簡單易懂

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那麼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強。太複雜的規則,會讓孩子不知所措,所以,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明確告訴他具體的行為標準是什麼。

而且一定要把規則說得簡單明瞭,因為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他們常常會自動過濾掉一些語言,只會聽他們感興趣的話。

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二、規矩內容要明確

孩子對一些事情的理解方式更傾向於形象化思維,為減少溝通中的誤解,規矩內容一定要清晰,有執行操作的步驟最好。有些家長會給孩子佈置家務勞動,但孩子可能完成得不夠順利,反遭家長斥責,結果導致孩子的積極性受影響。

所以,只是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是沒有用的,還要解釋清楚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做某件事情是允許的。

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三、立下的規矩都要遵守

在教育孩子守規矩時,家長的態度要始終如一,規則統一。很多家長在制定規則的時候很堅定,但是當一旦執行時就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想要培養孩子獨立吃飯,但是孩子就不肯自己吃飯的時候,家長起初會按照規則走,但是到了最後還是會心軟。

其實,所有的規矩都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也是給父母的。如果連父母都不能做到遵守規定,那孩子又怎麼會去改變呢。

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四、要有獎懲制度

在立完規矩之後,家長一定別忘了給孩子講清楚,如果他不守規矩,將會有何種結果。而這些結果,最好是與孩子自身利益有一定關係的,比如:孩子犯了錯,就沒收他的玩具,不讓他吃好吃的等等。這樣孩子處於自身利益考慮,就會遵守這些規矩。

但是當孩子可以非常好的遵守規定時,家長也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者優惠,這樣的獎勵可以讓孩自己定。

自由與規則—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該立「家規」了!

父母培養孩子形成規矩的習慣是漫長的,不能一蹴而就。立規矩的目的,是讓孩子從內心認可我們想告訴給他的道理,讓孩子能夠改正某項行為,甚至是讓孩子從這個事情中學習到更多的方法,能夠應對其他的問題。

啟思維家庭教育,專注青少年成長教育與學習提升,激發及開拓學生的潛能,培養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