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福州的寧德、莆田不和廈門的漳州、泉州那樣也搞一個同城化?

視特耐鏡片蔡司出品

中國做的最成功的同城化非廣佛同城莫屬,這可能是中國最早試行同城化的兩座城市了,廣佛同城包括廣州地鐵延伸至佛山,醫保,社保連網,公交對接等等,是真真正正實現了兩城化為一城,於是廣州人住在佛山工作在廣州便成為了現實,這在過去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廈漳泉同城化其實也很早就提出了,作為福建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廈門漳州泉州合計經濟總量高達15000億,總人口超過1700萬,但廈漳泉到目前為止還未完全實現同城化,是否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同城化也是廣受質疑,畢竟就目前來看,要將三座城市融為一體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基建交通,包括人員往來,包括住房就讀就業等等。

而福建的另外三座沿海城市福州,寧德和莆田倒是就福莆寧同城化做的有聲有色,今年年底福州四環也即福州繞城高速公路將正式開通,這也被認為是朝福莆寧同城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福州與寧德與莆田之間有瀋海高速,有滬深高速鐵路連接 ,隨著四環的開通以後寧德往莆田或者莆田往寧德的車將不必進入福州市區,不僅距離上縮短了也節約了時間。

福州,莆田,寧德歷史上民間往來密切,要實現同城化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的,不過寧德,莆田的整體經濟實力都不強,經濟規模小,可能在未來的同城化進程中會出現資金支持上的難題,畢竟同城化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改善交通,還有其他各方面的政府協調,所以就目前來說要落實福莆寧同城化難度極大,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其實也還只能停留在紙上的藍圖,相比於廈漳泉同城化福莆寧要花上更多的時間。


大國布衣

1、應該說,福州作為福建省的省會城市,擁有面積11968平方公里,距離北邊的寧德(13452平方公里)與南部的莆田(4119平方公里)。從寧德到莆田直線距離150公里,相距太遠了吧!根本形成不了合力。而若福寧莆三市同城市的話,其三市的GDP產值9664億元/人口1324萬人/人均產值72840元。而全省GDP為28519億元/人口3839萬人/人均產值74288元。因此,作為GDP產值全省居二(6198億)、人均產值居二(82637元)的省會城市福州,根本沒有可能考慮如何實現福寧莆閩東三市同城化之慾望。 2、而閩南地區的廈門,其東北部為人口、品牌、產值居福建之首、人均產值居全省第三的泉州。其西南為魚米之鄉、擁有全省平原最大、發展潛力大的產值居四的漳州。閩南金三角地區無疑是福建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也是全國華僑最多與臺胞的祖籍地。三市的人口1736萬人,佔全省人口的45.2%。GDP產值13556億元,佔全省的47.5%。人均產值78088元,顯然高於全省人均水平。而關鍵在於若能真正實現三市同城化目標,閩南就會成為中國的第八個中國超萬億俱樂部城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同城化之路路漫漫…


留研

廈門漳州泉州也沒有同城化,只是語言和習俗相通而已。而且三個地方在產業結構上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漳州的農業、泉州的輕工業和廈門的運營中心形成了良好的構架,可惜,沒有任何同城化的跡象,沒有擰成一股繩,更像是各幹各的,特別是廈門,有著良好的人才資源,可以起到中心輻射作用,卻想著法子將漳泉二地的資源吸光,能不給這兩個地方留下餘地的儘量不給留下,而又因為地方固有資源缺乏和產業結構問題不能將吸收的資源進一步放大,也直接導致廈門經濟不死不活的尷尬局面。

福州寧德莆田三地沒有在語言、習俗上沒有任何相通的地方,產業結構也很難達到互補的程度,福州加上自己周邊的顯示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體,可惜定位不清且活力不強,天花板是能看得見的。莆田就是一個獨行俠,再怎麼同城化都沒有任何意義。寧德先把自己的周邊地區整明白了再考慮發展問題。

福建是個丘陵地帶多的省份,以前交通極度不發達,再加上臺海關係,即使再努力,都會有很大落差的,即使臺海關係好了,與香港深圳的關係還是沒法比,臺灣海峽的長度遠遠長於羅湖到香港那段高鐵的距離,更何況,總不能一直划著船。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人才,北京、上海、珠江三角好發展,關鍵是有著用之不竭的頂尖人才資源。福建當地的學子如果上了985或211,更多的是想在畢業以後混個舒服一點的公職,一部分想創出一番天地的,往上廣北跑,能紮下根來在福建當地創出一片天地的就極少了。頂尖人才的缺乏也決定了一個地方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二手的文化觀察員

廈門、漳州、泉州語言風俗習慣相近,很多漳州、泉州的工廠把管理總部搬到廈門,互補性強,並且閩南經濟發達,很多村鎮連成一片,以廈門為中心實現同城,相對容易。

福州人講福州話,莆田人講莆田話,寧德除了屏南和古田說福州話,其他地方說的應該是寧德話吧,同城基礎是什麼呢?很難實現吧。


春末夏初20461234


福建全省人口3000多萬在全國都排不上號,分出快一半的人口搞個市,為了成為萬億城市?這可能嗎?我也不明白這是為了什麼?你會這麼搞,別的省分不會這麼搞?意義何在?閩南人是不是又要喊有利統戰啦!先不說,八竿子挨不著邊,但先醒醒吧!臺灣精英階層對江漸的認同感現在遠高於福建,去看看蘇南,崑山的臺資數量和質量,再看看這幾年兩岸重大政治會悟、會議,的舉辦地,我們福建基本被邊緣,原因很簡單,臺灣人也講國語!語言不是問題,北京、上海、南京這些城市在政治上更具歷史底蘊!

所謂的廈漳泉同城化完全是一些閩南老古董謀劃的,心中那個逝去的宋元光明城!他們想通過同城化最終達到直轄!但正所謂閩人好內鬥!閩南同城化最大的受益者是誰?最不服的城市是誰?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利益分不清!矛盾就永遠扯不清!所以同城化永遠停留在口號上!加之福建用三分一人口集合個市!這個本就不現實!如果福莆寧在集約個市,那福建就沒幾個城市了!


Canon8090

福州,寧德,莆田貌似語言都不一樣吧,比起廈漳泉來,而且彼此之間距離也太遠了吧,再說福州的中心首位度也不是那麼高。印象中莆田人寧德人在廈門工作的也不少吧?在福州工作的沒有統計不做評論。如果福州,寧德,莆田真的要搞同城化,還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


陽春三月桃花開

到目前也沒感覺任何同城化優勢,各自發展,只是感覺漳州一直在藉助龍海和廈門近的優勢在蹭發展,整天同城同城,廈門到時幫助把漳州房價搞起來了,地鐵也延伸到角美,廈門自己的同安多好的旅遊優勢卻不發展,連基本的市區公交都沒有,島內外一體化發展,才能真正提升廈門優勢,不要吃在碗裡看在鍋裡,自己都沒壯大,還要花錢出力討好周邊發展


手機用戶50271070970

廈門跟泉州跟漳州,是於閩南同一個口音,閩南三角小州有歷史久之鄉土連脈互動。閩南風光之畫,有很多古代唐,宋,明,清,民國,文革,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鳳雨與大自然作鬥爭吃苦精神,與創業精神,名揚海內外,出名傑出人物在全世界每個角落華僑,華人,閩南三個地區域親緣娶親比較多,方言一致感情濃味,和氣和風,待人世世,從唐朝開始閩南人從泉州港出發,絲綢與走向東南亞,至東中國家一帶


陳哥2142176

不是同一個語系很難同城化吧,畢竟廈漳泉是都是閩南語



用戶51614732167

地理不同,福州莆田寧德隔山隔水。語言不同,福州話莆田話寧德話,三地方言相差大著呢 聽不懂講不來。習俗不同,莆田是興化客家習俗,寧德是閩東風俗,福州是閩縣習俗。將來福州閩侯長樂同城化還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