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活動看體制

與朋友聊天談到現在的工作,朋友說現在的狀態很不好,當初跳槽來到這邊的時候,一是因為之前的單位不適合他發展,二來希望在新的環境下有所建樹。然而到了現在,除了每天疲於奔命的完成工作,再沒有精力去真正的創造性的思考些什麼。

聊的甚歡,朋友眼中竟滿是後悔的感覺,再往深聊才明白原來的單位換了領導,換了作風,換了思路,整個單位風清氣正,業績一路飆升。企業的活動應該是最能體現企業文化的陣地,形形色色各種不同的小組聚集著相同愛好的人,怎麼開心怎麼玩是小組的原則,大家在這種放鬆的氛圍下,壓力,負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在《我的爸爸》中,李大釗說過:“小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古往今來,大抵教人放鬆都是這樣的道理吧。剛剛英國結束的顛煎餅跑的比賽中,有旁觀者告訴參賽者煎餅鍋有大有小不公平,沒想到參賽的兩個選手異口同聲的說,“你好無趣,我們不是對手,是夥伴,不是為了結果,是快樂。做為旁觀者你也不輕鬆啊!”細細想來,這話也有一番道理,試想人的精力,能量都存儲在一個容器裡,如果不釋放出去,正的力量怎麼灌輸的進來,就連一個玩都需要不斷的施壓,施壓,爆裂是唯一的結果。朋友之前的單位把玩當做了一個課程,聘請老師,自發組織,員工的心情不但愉悅,還以積極的心態去工作,原本低迷的業績不知不覺中竟然一路飆升,個人的價值和利益都往好的方向發展,而作為企業因為有了員工的真正的創造性的思考,整個工作呈現出了一個良性循環的體制。

縱觀現在的企業,創新層出不窮,首屆活動比比皆是。在我看來創新應該是為了取得一個目標,而制定可行的方案予以解決,而不是投機取巧來迎合所謂的創新。再比如各種活動,為立政績,博君一笑,巧思名目,博人眼球,殊不知這樣的活動已失去了活動的意義,傳承的精神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懷著功利思想的一個棋局。這樣的企業又怎麼談個人價值,怎麼談企業發展問題。

前不久的一場健身走活動也道出了員工的心聲,“這樣的活動挺好,一邊走一邊和同事聊聊天,心情也舒服了好多。”萬丈高樓平地起,員工的呼聲也恰恰是打地基的呼喊,對體制的呼喊。有人這樣說體制,從開始的不接受,到忍耐,到賴以生存,這就是體制。而一個賴以生存的體制能不能實現一個良性循環,從賴以生存到創造到喜愛。我想這應該是一個真正愛企如家的表現,一個應有的體制,一個真正把活動變成玩,變成大家願意積極參與的一個活動。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動畫小短片《Alike》,僅僅只有八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卻獲了117個獎項提名,斬獲64項大獎。它不講什麼高深的道理,展現的只是我們普普通通的生活。而它的無言恰恰也是一種有力的呼喊,它把社會如何扼殺人的創造力,展現的淋漓精緻。蒼白無力的世界中,愛就是為自己、為他人,留有一塊自由翱翔的彩色地帶。

從活動看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