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兩個山村的「逆襲」

浙江安吉两个山村的“逆袭”

黃杜村美景 王士威 攝

(“初心在身邊,紅船駛進新時代”)浙江安吉兩個山村的“逆襲”

中新網湖州6月30日電(胡豐盛 胡哲斐)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有兩個被稱為“明星村”的村子。前者叫黃杜村,靠“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後者名為魯家村,靠一輛小火車“串”起18個農場,自成一道獨特風景。如今,兩個村子已各自闖出了一條一二三產聯動融合發展的新路,引進生態休閒,文化創意等新業態,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黃杜村位於浙江之北,該村所有農戶均從事於白茶的種植、生產和銷售,被譽為“中國白茶第一村”,如今種植面積已達到3萬畝,年產值達到4.32億元(人民幣,下同)。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977年人均不到1000元增長到如今的超3.6萬元。

浙江安吉两个山村的“逆袭”

魯家村小火車 王士威 攝

“黃杜村以前很窮,曾是全縣最貧困的村之一。”該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說,黃杜村山多地少,過去,為了帶領村民致富,村幹部曾帶領村民種過辣椒、板栗、楊梅、菊花等,但始終沒有實現“富起來”的願望。後來,經多地考察,黃杜村引進白茶種植,才實現了自己的小康夢。如今,致富不忘黨恩,當地正在大力推進“向貧困山區支援種植5000畝、1500萬株‘白茶一號’茶苗”扶貧項目。

從黃杜村驅車向南約半個小時,就到達了魯家村。雖然同在白茶之鄉,兩村僅相距15公里,但魯家村卻用另外一種方式,踏上了自己的“逆襲”路。

2011年時魯家村集體經濟收入還不到1.8萬元,負債卻有150萬元。村裡汙水橫流,垃圾遍地。

但是,2017年底,這個低緩坡佔九成的村莊,家庭人均年收入已逾3.5萬元,村集體總資產超過1.4億元。

“蛻變”始於規劃,2013年,魯家村做了個破天荒的決定,花300萬元聘請專家團隊為村子做全面規劃,探索在美麗鄉村基礎上開發經營項目,並推出“公司+村+家庭農場”的創新模式,全力對外招商。據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介紹,引進社會資本發展美麗鄉村旅遊業,讓魯家村發生了三個變化:田園變景區、資源變資本、村民變股東。村民通過出租土地,創業經營農場,參與景區其他運營服務工作等,收入渠道逐步多元化。同時,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以村集體資產作價入股49%,與社會工商資本聯合註冊成立相應的項目公司,村民每年還將憑股權得到分紅收入。

浙江安吉两个山村的“逆袭”

魯家村美景 王士威 攝

魯家村的“新”變化,也迎來了本地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和大學畢業生的“返鄉潮”。回鄉創業經營民宿,做電商銷售農產品,去項目公司參與經營管理工作……都是返鄉年輕人不錯的選擇。目前,一個核心農場居於中心村,其餘17個農場錯落分佈四周,中間以小火車串聯的佈局逐漸清晰,魯家村初步打造了“開門就是花園”的景區輪廊。

致富不忘黨恩,數年時間,兩個村子都發生巨大變化,村民生活水平不相上下。2018年,黃杜村宣佈支援貧困地區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魯家村則以美麗鄉村變美麗經濟的經驗,輻射周邊南北莊村、義士塔村、赤芝村,共同打造“田園魯家”綜合體項目,實現共同富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