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文 | 九九消寒

自從崔永元爆出“陰陽合同”,大半個影視圈陷入沉寂。

人人自危之際,也有敢於站出來自證清白之士。比如6月5日,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歡瑞世紀”)就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一直以來秉承規範運作、守法經營、依法納稅的理念開展各種生產和管理活動,沒有出現所謂“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違法違規的情形。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對於上市公司股東而言,他們最關心的可能還不是歡瑞世紀有無陰陽合同、偷稅漏稅,而是公司財報顯示的極不正常的財務情況。

比如歡瑞世紀2017年電影及衍生品業務營業收入-202.15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6.69%,營業成本631.5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34.67%,毛利率為412.43%。營收為負,毛利率卻高達412.43%!

除了不正常的盈虧關係,歡瑞世紀還面臨質押爆倉、股價下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一系列問題,退市危機迫在眉睫。

上市的歡瑞世紀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影視公司,面臨的問題幾乎是每個影視公司都會遇到的。之前鸚鵡君分析過影視公司到底應不應該上市,也許這次被證監會二度糾察的歡瑞世紀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歡瑞世紀興衰史

1 上市之前

歡瑞世紀前身為浙江三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於2006年09月29日。2011年9月,三禾影視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兩個月後,歡瑞世紀進行第一次增資,包括何晟銘、曾嘉、鍾開陽、杜淳、楊冪等25人認繳。同年,歡瑞世紀出品的《宮鎖心玉》一炮而紅,捧紅了楊冪、馮紹峰、何晟銘、佟麗婭等一眾明星。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2013年3月,歡瑞世紀在北京啟動“大製片計劃”,宣佈與楊冪、明道、唐嫣、劉愷威等,以藝人工作室的形式簽約。同時歡瑞世紀還出品了一系列耳熟能詳的電視劇,包括《宮鎖珠簾》《古劍奇譚》《青雲志》《大唐榮耀》等。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2 歷史巔峰——上市

2014年,歡瑞世紀正式向A股發起衝擊,欲借殼泰亞股份,但以失敗告終。一年後歡瑞世紀再次發力,將借殼對象轉向了星美聯合。2016年底,歡瑞世紀因證監會的“一事一議”原則而順利過會,順利借殼上市,正式登陸A股。

在2016年影視行業跨界併購集體遭到打壓的情況下,歡瑞卻能借殼上市成功。有人將歡瑞稱為影視行業跨界併購大潮中的“上岸者”。

當時歡瑞世紀股價約為14元/股上下,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這竟是公司上市後的歷史最高價,也是歡瑞的至盛時期。因為自上市以來,歡瑞世紀的市值已經蒸發約80億元,較上市的市值蒸發近六成。那麼歡瑞為什麼會在上市後一步步走衰呢?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3 下坡之路

1)藝人接連出走:

歡瑞世紀借殼上市前夕,楊冪以及其經紀人曾嘉等相繼出走。繼而是流量小生楊洋在拍完電視劇《盜墓筆記》之後宣佈與歡瑞世紀解約。此後不久又鬧出李易峰出走的傳言。

雖然李易峰目前名義上仍屬歡瑞旗下藝人,但鸚鵡君注意到,李易峰2016年參演的《心理罪》和最近參演的《動物世界》兩部電影背後出品方都沒有歡瑞世紀的身影,而歡瑞世紀接下來的《天乩之白蛇傳說》《秋蟬》《青雲志3》等五部電視劇均沒有李易峰的身影。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歡瑞世紀與李易峰的合同2019年3月到期,但最近熱捧的秦俊傑、任嘉倫、楊紫等雖然一年來作品不斷,卻都表現平平,想要憑藉他們重複楊洋與李易峰當年的盛況,似乎沒那麼簡單。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藝人資源方面,歡瑞世紀雖然也與各大明星工作室,如林心如、賈乃亮等工作室建立合作關係,作為輔助手段來固定資本信心,但就穩定性而言當然還是比不過握在手裡的自家藝人。

藝人出走是許多影視公司都會面臨的難題,除了歡瑞世紀,唐人也是深受其患的代表。藝人羽翼豐滿後難免想要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何與他們建立穩定的簽約關係,各大公司還有很長的探索之路要走。

2)作品大比例積壓:

大劇常有,而黃金時段不常有,即便是歡瑞世紀這樣的公司,也常常會因為排不到檔期導致電視劇排播滯後。

2016年歡瑞世紀年報補充顯示,電視劇存貨前五名(包括至今未播的《天下長安》)期末餘額達到2.3億,佔存貨比例的52.13%。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排不到黃金檔,出品方又不甘心退而求其次,越是劇集長、體量大的頭部重劇越是難排,資金回籠週期一部比一部長。這也是影視公司季度營收極不穩定的主要原因。

3)周播劇場失足:

2017年3月,歡瑞世紀合作衛視嘗試“電視劇排播權+廣告招商運營權”模式,與北京電視臺簽訂了交易合同,根據協議,歡瑞世紀將《青雲志2》《大唐榮耀2》等170集電視劇以1.32億價格打包賣給北京衛視,同時以1.58億保底了北京衛視周播劇場廣告運營權。如果招商費在1.58億元以下,盈虧由歡瑞自行負責;如果招商費用在1.58億元以上,則北京衛視按照合同參與多餘部分的分成

3個月之後,歡瑞世紀再次以同種模式與安徽衛視簽下了合同,根據協議,歡瑞世紀將為安徽衛視海豚劇場提供《大唐榮耀2》《龍珠傳奇》等170集劇集,每集售價100萬,即1.7億價格賣出170集劇集,同時歡瑞以1.7億的價格買斷該劇場的廣告經營收益權。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2017以來不容樂觀的周播劇場將歡瑞世紀實實在在地坑了一把

根據公告,在安徽衛視“海豚周播劇場”冠名和特約資源的招商報價上,冠名刊例價格為 3500 萬元/季度、特約刊例價格為 1500 萬元/季度;但在具體執行的時候要大打折扣。根據淡旺季的不同,分別給予20%-40%的售價,意味著即使是旺季,冠名刊例也只能賣到1400萬,而淡季的時候只有700萬元,相應的,特約刊例價格僅在600 萬元-300 萬元之間。

即使折扣大到這個地步,兩大衛視的招商情況依然不理想,最終直接導致歡瑞世紀虧損1.44億。

歡瑞世紀也許是過於自信,也許是出於業績壓力,但在創新的合作模式下籤訂鉅額合同未免太過大膽,以至於在虧損之前就遭到了證監會的詳細問詢。

上市公司即使面臨業績壓力,也不能採取過於冒險的手法去達成目標,一旦失控,就有可能將公司推向退市的崖邊。

4)兩度遭證監會問詢:

歡瑞世紀已經不止一次遭到證監會問詢。去年6月,針對歡瑞世紀年報證監會一共提出8條問詢,每一條都直指要害。除了李易峰1800萬借款的去向,還詳盡到了項目演職人員報告期變動情況、成本結轉的具體方法等。

一個月後的7月17日,歡瑞世紀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就在收到調查通知書的同時,公司又因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而申請停牌。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幸而最終的調查結果是歡瑞世紀並不存在重大違法行為,逃過了第一輪退市風險。

但這次,歡瑞世紀面臨的危機之大,已經不是去年可比的了。證監會的問詢函中足足提出了16個問題,較去年翻了一倍

據歡瑞世紀公告顯示,公司2017年第一、二季度均處於虧損狀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895.8萬元和-1067.5萬元。而第三、四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909.9萬元和4.42億元。波動之大,已經不是一般影視公司的季度性差值可以解釋的了,深交所因此發出提問,是否存在突擊確認或跨期確認收入、結轉成本費用等情形。

監管部門的嚴查只是當前壓住歡瑞世紀的巨石之一,它更大的壓力來自於股價不斷下跌,而公司實際控制人手上的股份幾乎已經沒有多餘的股份可以質押,風險一觸即發。歡瑞世紀能否二次躲過退市危機,實在難說。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是在瞬息萬變的影視市場。歡瑞世紀上市前後的經歷足夠典型,也足以讓所有影視類公司參考反省。總之,經營須謹慎,上市須三思,不能只看到“錢景”,而不充分考慮可能存在的風險,這不僅是對行業負責,對股東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證監會嘆“活久見”!歡瑞世紀“興衰”成上市影視公司反面教材!

影投人制片工場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