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個民族叫“契丹”,他猶如一匹黑色駿馬,呼嘯而來,疾馳而去,為後世留下了輝煌燦爛的草原文明。

契丹民族發源於內蒙東部西遼河上游。唐末,崛起於北方草原,由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創立契丹國;947年,耶律德光統一中國北方,改國號為遼;1125年,遼國為金所滅。遼王朝一度國勢強盛,地域寬廣,曾縱橫馳聘歐亞草原,雄踞北方二百餘年,與北宋、西夏王朝鼎足而立、三分而治。有遼一代創造出輝煌繁盛的草原文明,成為中華民族文明史中一顆燦爛的明珠,推動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發展進程。

本展覽以內蒙地區著名的陳國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和吐爾基山墓三大遼國貴族墓出土的精美文物為展覽主體,以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展出形式,帶您穿越迷霧,揭開北方遼國的神秘面紗,體會契丹民族的豪邁與彪悍,品味草原文化的璀璨與神奇。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遼代疆域圖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遼代帝王世系圖

第一單元 前世今生

契丹族,是北方遊牧民族,屬東胡後裔。東漢時,聚族分部,以八部落並存;唐時,發展為部落聯盟;唐末,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創立契丹國,後發展壯大為遼帝國。遼國曆經九朝皇帝,在北方草原揮斥方遒、叱吒風雲二百餘年。1125年遼國被金滅亡後,契丹族人民通過婚姻、宗教等形式逐步融入其他各民族,推動了中國發展為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進程。

1.1美麗傳說

契丹人關於自己始祖有這樣的傳說: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倍感天宮的枯燥寂寞,她坐上青牛駕馭的車,從“平地松林”沿潢水順流而下。恰遇一位“仙人”乘著一匹雪白的馬,從“馬盂山”順土河向東信馬由韁。二人在潢水與土河交匯處的木葉山相遇。天女和仙人相愛並結為配偶,生八子。他們的子孫繁衍成為八個部落,即後來的契丹族。

據史料記載,契丹屬東胡系鮮卑人後裔,是帶有匈奴血統的鮮卑人。其自認是炎帝苗裔。契丹族興於今內蒙東部的西拉木倫河(亦稱“潢水”)和老哈河(亦稱“土河”)流域。契丹原意為“鑌鐵”,表示“堅固”之意。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白馬青牛圖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契丹發源地——西拉木倫河

1.2融和流長

契丹民族所建的遼國,疆域廣闊,東至今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至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至河北南部白溝河,與宋朝分庭抗禮、南北對峙。1125年被金所滅後,契丹人四處流散,逐步與其他民族相融合,一部分與漢族、女真族通婚融合,一部分投靠蒙元,流散各地,一部分遠走新疆和中亞地區,被完全伊斯蘭化。如今,中國境內的達斡爾族、雲南“本人”、蒙古人和鄂溫克人均與契丹族均有著不同程度的遺傳關係和血緣關係。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雲南契丹人後裔“蔣氏”宗祠

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

契丹後裔——今天的達斡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