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李亚罗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在合资企业过“地下”组织生活

1982年,由香港招商局创办的蛇口工业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一片热土呼唤着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当年8月,一纸调令,41岁的李亚罗离开海南石碌铁矿,来到深圳蛇口。

当时,李亚罗和其他11位从全国抽调来的干部被分到华益铝厂有限公司,李亚罗任办公室主任。这是一家合资公司,由香港招商局、香港益大有限公司、广东省冶金厅三家单位共同投资,以生产铝箔为主,工人多是从有重工业基础的韶关等地招调来的。李亚罗他们到来时,该厂正在安装设备。

忆及到蛇口之初的“新鲜事”,李亚罗饶有兴致地讲起他们在“地下”过组织生活的情节。

公司有7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因资方顾忌,不好公开过组织生活,开会或学习文件一般都是晚上在宿舍里进行。一次,天气很热,地点改到地方大一点、有电扇的公司临时仓库。没想到支部活动正进行时,香港方总经理曾生走了进来。

曾生问:“你们在做什么?”“我们在过组织生活。”“什么组织?”“党组织。”“什么党?”“共产党。”“我们是过来办厂的,厂里不允许有政治组织。”支部组织委员李亚罗一时不知如何回应。中方副总、党支部书记解释:“我们共产党有一个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的传统。哪里有单位,哪里有党员,就在哪里建立党组织。”“可我们是合资企业。”港方总经理说。

事后,李亚罗向蛇口工业区党委组织部汇报了此事。组织部领导说,你们没有做错。目前党组织暂时处于这种状态。不用很久,就可以公开了。

很快,李亚罗就抓住了一个“可以公开”的机会。

当时“奖金”在国营企业还很敏感,而在三资企业是常态的分配制度。华益铝厂奖金实行不公开制。一次,曾总把奖金发放表交李亚罗送财务,李亚罗发现,奖金最高的,正是几名党员。

李亚罗问:“曾生,您定的奖金准确吧?”“有问题吗?”“为什么这几个人奖金这么高?”“他们很负责啊!工作质量好。”“这几个人都是党员。”

李亚罗乘机“进言”:

共产党员在合资企业是为了同心合力把企业办好,在各个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没过多久,曾生问李亚罗:“李生,你们党员有什么条件?我也可以入党吗?”

从这以后,华益铝厂有限公司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完全公开了。

“在蛇口,工会的一切都为了‘维护’”

1984年8月,李亚罗进入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1985年,他当选工会副主席。1991年,他当选主席。至2001年退休,李亚罗在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了18年。

蛇口工业区工会正式成立于1983年7月28日。在李亚罗看来,蛇口工业区工会是直接应工人维权需求而成立的,成立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维权。

蛇口工业区工会还在筹备阶段,已紧锣密鼓地参与调查处理了凯达玩具厂女工因反对加班而停工的事件。工业区当家人、后被称为“蛇口之父”的袁庚批示:

加班应遵循自愿原则,要找资方严肃讲清楚,不准他们胡来。

态度鲜明支持工人,这使工会筹备组觉得“腰杆很硬”。

1983年9月7日,蛇口工业区工会成立不到两个月,就促成蛇口工业区出台了《关于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职工超时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

加班每月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8小时;

加点每周不超过4次,每次不超过2小时;

全月加班加点不超过48小时。

回顾此事,李亚罗总结,工会成长的土壤就是维权,不维权工会就难以生存,难以成长。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袁庚1986年1月参加蛇口工会工作座谈会 受访者供图

1986年1月,蛇口工业区工会提出了调处劳动争议的“56字方针”:

56字方针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原则,严明公正,资方违法不马虎,职工有错不袒护,讲究方法,适可而止,不可有利没有节,不能有理不让人。

“56字方针”中“资方违法不马虎”是最关键的一句,表明了工会的态度,清晰了工会的立场。其中“资方”二字,在当时还是生词、猛词。上世纪80年代初,三资企业抢滩登陆蛇口,松动了计划经济时代一元化的劳动关系格局,出现了劳方和资方。蛇口工业区工会诞生在改革的土壤中,对工会代表谁、如何代表,自然有着革新的认识。

工会代表职工,代表的主要方式是维权。

紧抓维权,蛇口工业区工会有调处劳动争议“三必有”制度:

一、有投诉必有调处——电话、函件、面诉4小时内(晚上或节假日则从开始上班的时间计)必须调查处理;


二、有调处必有答复——一般事件7天内、大要事件20天内必须结案;结案4小时内,必须对当事人作出确切答复;


三、调处后必有教育——根据争议的性质、牵涉面,结案后7天内必须对当事人或职工群众进行教育,做好善后和预防工作。

为了全面贯彻《劳动法》对集体合同制度的一些原则性规定,蛇口工业区于1995年2月10日出台了全国第一份较为规范的集体合同——《蛇口工业区集体合同》(范本),同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劳动合同》(范本),选定10家三资企业作为试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范本)对职工聘用、工资福利待遇及津贴、工作时间与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合同责任保证等方面均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全国劳动法学专家关怀称其为一部小的“劳动法”,不仅与国家《劳动法》相一致,而且在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规定得更翔实具体。

《劳动法》从1978年开始制定到1994年出台,前后共经历了16个年头。在这十多年当中,蛇口工业区工会的一些创造已经具有了“劳动法”的意义。比如,《劳动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在此之前,蛇口工业区工会已经规定并执行“辞退职工应听取工会的意见”。

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全国总工会领导乃至中央领导都频频到蛇口工业区工会调研、考察。在中国工会十二大召开之前,1992年,全总调研组来到蛇口,领导问李亚罗:“工会职能应该有哪些?”李亚罗不假思索地回答:“在蛇口,工会的一切都为了‘维护’,除了‘维护’还是‘维护’。”

李亚罗也经常到全国各地开会汇报和交流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经验,他逢会必提“维权”。1995年4月25-28日,“外商投资企业工会工作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15个国家18个工会组织共40多名代表参会,中国正式代表有4名,李亚罗是其中之一。李亚罗作了题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天职》的发言。他的发言让东西方工会同行感到新鲜:“中国工会也亮出这个了!”

中国工会十三大报告指出:“(工会)必须突出依法维权”,在李亚罗看来,这是对蛇口工会声音的肯定和回应。全国总工会最初将工会的基本职能归纳为四项,即“维护、教育、参与、建设”,但后来突出了一项,那就是“维护”。就是因为在蛇口这块试验田里,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

尉健行说:“这才是经验!”

1994年3月,全国总工会政研室到蛇口深入调查后,向全总、中央呈报了《鲜明的职工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和作用--关于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模式的调查报告》。这是“蛇口工会工作模式”的首次提出。该报告统计:

10多年来,(蛇口工业)区工会共受理劳动争议1675起,平均每年170起,每两天一起。从1985年到1993年,参与处理停工、怠工等突发性事件39起,平均每年4.3起。

报告指出:

应新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蛇口工业区工会自诞生以来,就以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鲜明身份,坚持一切从蛇口工业区实际出发,始终把维护三资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作为工作重点。

时年5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对“调查报告”作了批示:

“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的思路和成效都是好的。组建率和入会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对目前各地正蓬勃发展的三资企业和特区、开发区的工会组建工作尤其有借鉴意义。”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胡锦涛给蛇口工会的批示 受访者供图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1994年11月,胡锦涛视察蛇口与李亚罗握手 受访者供图

1994年11月7日至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专程考察蛇口工业区工作。他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和工会干部在一起,听取汇报、讨论问题,直到随从工作人员多次提醒行程安排的时间已到,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蛇口。据其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这是他主持全总工作以来在基层工会用时最长的一次,前所未有。

蛇口工业区工会主席李亚罗负责给尉健行汇报工作,他感到“这个工会主席有点特别”。

李亚罗回忆,尉健行坐在那里,半天保持一个姿势,目不斜视地看着你,听你说,忽然插一句或问一句“为什么”,都直切要害。

李亚罗在汇报了维权工作后,也谈到问题:“调处劳资争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绝大多数是由工业区工会去做的。因为企业工会主席是兼职的,端企业饭碗、受企业管,出面调处不得力;他们在时间上、精力上和法律水平、调处经验等方面,都受到很多制约。因此,维权作用基本由区工会替代。今后,我们要······”

“等等······”尉健行忽然打断李亚罗,“

这不是问题,这是经验要求兼职工会主席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好维权工作,对他们是一种苛求。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想方设法做好维权工作,像你们那样,由区工会来代替基层工会做好维权工作,这就是一条路子。”

李亚罗汇报了蛇口工业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56字方针”。汇报完毕,照例又向领导说到不足:“我们所做的维权工作都是蛇口工业区工会做的,而不是基层企业工会做的。我们越过了基层工会,基层工会的维权能力不够,活力不足······”

“停!”听到这里,尉健行手一挥,接着闭目深思,将近一分钟,蹦出一句话:“这才是经验!”孔祥鸿说,后来“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模式”被具体概括为“上代下维权机制”,简称“蛇口模式”,就源于尉健行从李亚罗汇报的“问题”中听出的“经验”。

李亚罗称,就是通过这次调研,尉健行坚定了“维权是工会基本职责”的想法。在2001年新修订的《工会法》里,特别在第六条增加了这一款。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2008年2月19日,尉健行(右二)在深圳会见蛇口李亚罗(右一)、宝安温介平(左二)、冯杰荣(左一) 受访者供图

不到4小时,解决集体停工事件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七一”放假一天。蛇口工业区独资企业至卓飞高公司则通知不放假,要工人正常上班,不补假、不发加班费。公司这个通知导致300多名员工停工6小时。

7月1日,按照“节假日轮值”惯例,李亚罗一早就到招商大厦办公室值班。上午8点40分左右,他接到电话:至卓飞高员工停工,已有200多人走出厂门,正朝招商大厦走去请愿。

李亚罗放下电话,用最快的速度迎了上去,站在路边草坪一块大石头上喊话:“我是工业区工会主席老李,请大家听我说,你们的合法权益工业区工会一定维护,请大家放心!请你们的工会主席和工会委员留下来,其余的同志回厂等消息。”

“等多久?”“4小时!”得到明确答复,“大部队”转头回厂。李亚罗则马上与公司人事部联系,得知厂方没接到总部的放假通知。

9点15分,李亚罗与至卓飞高总部联系,总部推说“不知情”,并称日常管理由公司负责。李亚罗急了,他只有“4小时”的调处时限!

他马上叫来区工会的2名人员,到现场配合工作,并与劳动局、公安局和深圳市总工会取得联系,通报情况,谋求配合与支持。9点50分,李亚罗明确向至卓飞高总部指出:公司表示“只听总部的”,总部应对这次事件负责;7月1日放假是国务院的规定,必须执行;这一天安排加班,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并发放加班费。请你们尽快给予明确答复,今天中午12时尚不明确,区工会将另寻调处途径。

10点12分,总部同意区工会的意见。这起劳动争议在李亚罗的协调下,没有超“4小时”的调处时限,顺利得到解决。

年 鉴

1983年6月3日,蛇口工业区香港独资玩具厂发生女工停工事件,引来袁庚批示。7月底,蛇口工业区工会正式成立。

1986年8月10日,蛇口工业区工会全委(扩大)会议确定工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维护、参与管理、宣传教育”。

1988年7月,蛇口工业区工会试行“民主直选基层工会委员会”,超前全国20年。民主直选也是“蛇口模式”的内涵之一。

1994年,全总政研室向全总、中央呈报了《鲜明的职工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和作用——关于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模式的调查报告》,首次提出“蛇口模式”。5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11月7日至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到蛇口考察,发现蛇口模式的精髓是“上代下维权”。

1995年1月1日,中国施行《劳动法》。同年2月19日至22日,全总在蛇口召开了全国工会“蛇口工业区工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2001年10月,《工会法》修订,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李亚罗:工会“蛇口模式”的亲历者和创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