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油站數量限制取消,國內油企競爭升級

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並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其中正式取消了外資連鎖加油站超過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

外資加油站數量限制取消,國內油企競爭升級

石油下游環節銷售領域完全開放

去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將深化下游競爭性環節改革,提升優質油氣產品生產供應能力。這意味在下游市場,將有更多企業主體參與進來以提供高質量成品油服務。

對於業內來說,對於國內石油下游環節銷售領域完全開放,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當靴子真的落地,對油品銷售領域帶來的衝擊,無異於給本來競爭幾乎白熱化的油品市場又投放了一顆燃燒的炸彈。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加油站數量約在10萬座,其中中石油下屬加油站約有2.2萬座,佔比21.38%;中石化下屬加油站約有3.1萬座,佔比31.61%;其他社會加油站4.55萬座。

在中國加油站佔比中,中石油和中石化兩桶油的總量佔比達到了53%,而民營、外資、中海油及中化等加油站總體佔比在47%。近兩年來,隨著加油站利潤逐漸上升,兩大集團也加大了在零售加油站的投資力度,使其在全國佔比中佔據絕對優勢。

但是,對於包括外資在內的

其它企業來說,面對著國內巨大的油品市場份額和利潤的巨大吸引,一直在尋求通過各種方式,爭得更多市場份額。

外資加油站數量限制取消,國內油企競爭升級

國際石油巨頭紛紛歡迎

對於中國此番宣佈取消國際油品零售商30個加油站的數量限制,國際石油公司紛紛做出了樂觀回應。

以殼牌為例,該公司去年在中國市場已經有1200多座加油站,在國內12個省市進行了佈局。殼牌表示,30個加油站數量限制的取消,將為國際油品零售品牌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顧客也將有更多不同的選擇。公司將繼續採用包括合資公司、全資公司或者運營商的業務模式,採取哪種模式取決於哪種最有競爭力並能為顧客提供最佳選擇。我們已有的成功經驗說明,我們可以通過與合資公司夥伴合作或者我們自己的全資公司有效地為顧客服務。我們樂於採取現有的各種商業模式,服務更多顧客。

同樣,BP公司也加快了在中國市場的開拓步伐。今年6月中旬,BP集團油品亞太區首席運營官霍安迪來華時表示:在未來5年,BP將在中國新增1000座加油站!據悉,新增的1000座加油站中,其中有500座與山東東明石化集團合作運營。今年2月,BP已經與東明石化簽訂了合資協議,將在山東、河南、河北三省開展高端品牌成品油和便利店業務。

對於取消加油站30座的上限,BP中國加油站零售業務總裁郝涵娜表示:我們歡迎新的相關措施的出臺。我們相信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將吸引更多的投資,最終這會讓消費者從中受益,擁有多樣化的選擇並享受到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道達爾公司也表達出了對未來的期望。道達爾在中國的加油站業務始於2005年,其中方合作伙伴為中化集團。目前,兩家公司合作創立並經營著兩大零售網絡,擁有數百座加油站。其中,中化道達爾燃油有限公司主要覆蓋華北地區的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和河北省,而中化道達爾油品有限公司則主要服務華南地區的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

道達爾(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梁定偉則表示:“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將為外資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消費者隨之也將享受到更有競爭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道達爾對這一新規定非常歡迎,它將有助於道達爾加速在中國零售業務的佈局。我們將繼續與合作伙伴保持緊密合作,並積極開發新的渠道,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

外資加油站數量限制取消,國內油企競爭升級

競爭升級利大於弊

取消外資連鎖加油站超過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對於中國成品油領域會帶來哪些變化?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是挑戰還是機遇呢?

綜合分析,取消外資連鎖加油站上限,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從有利的方面分析,其好處在於:

1、市場尚有空間,競爭更加充分,有利於消費者得到更多價格實惠。自2009年起,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市場,國內汽車保有量隨後出現了“井噴式”爆發,而這一爆發至今依舊在持續。

到2018年,中國千人汽車擁有量也僅有130輛左右,低於全球180輛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中國汽車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汽車擁有量的提高,油品市場需求還有一定的空間。隨著外資加油站上限放開,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雖然殼牌、BP和道達爾等國際巨頭都表示,會提供高端燃油產品,但是中國對油品升級要求越來越嚴格,高端環保油品正成為一個大趨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內油品銷售巨頭也必然會在高端領域參與競爭。以往出現的國企和民營企業兩方對立的價格戰,今後將會出現國企、外資、民營三足鼎立的局面。競爭的結果,對於消費者來說,必然是在消費高端油品的同時,也帶來價格上的實惠。

2、外資進入,逼迫國內油站轉型升級,有利於消費者享受更加優質的服務。汽車擁有量的增加,今後加油站的人流量越來越大,加油站將成為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同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會對加油站的安全性、便捷性、服務質量等有更高需求,這為能夠提供高端服務的運營商提供了機遇。

更令加油站運營商期待的是,汽車擁有量的增加不僅僅會帶來成品油消費量的增加,還將催生出加油站行業一個全新的盈利增長點——非油業務的爆發。屆時,除了提供燃油,加油站也將成為非油品類零售生活服務的重要終端。

外資在“便利店+加油站”商業模式上的經驗,逼迫國內油品零售商必須轉型升級,必須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也必須在提供優質服務上做好工作。這是應對外資挑戰的根本出路。

同時,近年來以“喂喂車”等為代表的智慧油站風起雲湧,也會在今後成為加油站發展的主流。消費者在競爭中也會享受到越來越多的更加優質的服務網。

3、民企與外資合作,引領行業升級。無論是殼牌還是BP,都在一定的場合表示,今後在加油站領域,既有獨資模式,又有合作模式。對於民企來說,雖然在去年以來的價格戰中領先了一步,但是品牌上的先天不足短板,是今後一個時期難以彌補的缺陷。

要想在外資進入中國限制取消後,繼續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就必須要尋求其它的生存之道和生存空間。而選擇與外資合作,借用外企國際大品牌優勢,是引領民企油站行業升級的重要選擇之道。

不僅在品牌上可以合作,同時引進外企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理念,必然會促進民企的強身健體,會讓民營加油站舊貌換新顏,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