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帶給我們思考

等了兩年美劇《西部世界》第二季2018年即將播出,回望第一季,讓人深刻,第一季中描述了在未來的美國,商人們建造了一座極具科幻又仿真的主題公園。裡面有大量仿真機器人來為遊客們提供各種服務——包括不受控制的殺戮和奴役。伴隨著機器人在一次次被虐殺與痛苦中開始自主意識覺醒,狀況由此失控……

《西部世界》帶給我們思考

這部美劇的燒腦劇情、對科技和倫理的反思、逼真的特技和緊湊的情節,在娛樂的表層下面蘊藏著很深的哲學理論。當泰哥置身於劇情中,也在思索導演給我們帶來娛樂的同時,也在思索著我們現實中的生活。其實現實中很多人像劇中故事的場景一樣,每天重複同樣的場景——每天會起床、吃飯、處理任務、回家睡覺,大概是最直觀的人生循環了等等。就像機器人的故事線像日常生活的隱喻,Dolores從馬背上掉下一個罐頭,泰迪、威廉或其他遊客撿起,開始一段故事。西部世界裡充滿類似設定好的故事線,機器人沿著故事線陪遊客玩耍,直至一槍斃命,刪除歸零後重來,在每一次死亡和被植入痛苦的記憶都是覺醒的基石。

《西部世界》帶給我們思考

回到我們現實當中,在這個狂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大多數人還沒有經歷過磨難與痛苦是不會覺醒的,就像西部世界接待員一樣,都植入痛苦的記憶,以這段記憶為覺醒的基石。從另一方面看,每個接待員都有設定好的故事線,就想上帝或神賦予人類的基因,從而決定人生的命運和人生軌跡一樣,如果我們的選擇是基於社會的規範,或者是他人的標準,那麼我們其實只是被編程地活著,和行屍走肉沒什麼分別。但如果我們的選擇遵循了自己的內心,明白自己最渴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做出選擇,併為之奮鬥……那麼,終有一天,我們將會走到人生這座迷宮的中心。在那裡,我們將會覺醒,發現和找到自我。也許,這正是人之為“人”的意義所在吧。

《西部世界》帶給我們思考

當然,真正的覺醒是需要在打破常規,在痛苦與磨難中練就出來。這部劇傳達的人性的思考,同樣深刻。這些機器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裡掙扎著覺醒,掙扎著頓悟,試圖跳出現有的侷促。其實,這不也是我們的困擾嗎?我們究竟要成為誰?引導我們的究竟是誰?在社會規則的覆蓋之下,大多數人連自己的聲音在哪裡都聽不到,更別說機器人在西部世界內部的混亂中存活,但誰說真實世界裡的套路不深呢?每個世界的背後都有自己的規則,我們之所以痛苦地活在限制中,是因為我們已經給自己的人生一個設定。就好像無神論者認為無神,而有神論者虔誠地祈禱。人類,是需要突破我們生活這麼多年以來形成的思維,還是安守我們的思維?是選擇欣賞眼前的風景,還是選擇了永不止步地去探索?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