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伊朗下封殺令,豈料卻引火燒身,3大鐵桿小弟公開唱反調

核心閱讀

美國國務院7月2日表示,美國將繼續派官員“遊說”各國停止與伊朗進行包括石油交易在內的生意往來,否則將實施嚴厲懲罰。對於美國的強硬政策,伊朗予以堅決反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日前表示,“美國妄圖通過經濟制裁而製造伊朗分裂的企圖註定是‘徒勞’的”。與此同時,美方對伊實施單邊制裁已引起一些國家不滿,印度和土耳其近日就公開與美國“唱反調”,稱只承認聯合國施加的制裁措施。

美國——

“我們的目標是將伊朗的原油出口收入降至零”

2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布賴恩·胡克舉行新聞發佈會表示,美國政府將對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規定的外國公司“嚴懲不貸”,並將繼續向相關國家施壓,以阻止各國與伊朗進行包括石油交易在內的生意往來。

這是繼美國政府今年5月初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制裁後,對伊朗展示的最新強硬立場。“我們的目標是將伊朗的原油出口收入降至零,以此增加對伊朗的壓力。”胡克透露,美國對伊朗重啟的第一輪制裁將於8月4日起實施,目標是伊朗汽車業以及黃金和其他主要金屬的交易。11月4日起,美國將對包括伊朗能源行業、石油貿易和伊中央銀行的涉外結算業務等進一步制裁。

據悉,自今年6月4日起的幾周內,一個由美國務院與財政部官員組成的小組先後到訪歐洲和東亞地區13國,動用外交和經濟壓力要求這些國家停止同伊朗進行生意往來。接下來,該小組成員還將赴中東繼續施壓。根據胡克的表述,美國將對相關外國企業“違反制裁的活動”實行“零容忍”政策。

儘管法、德等國表示支持本國公司繼續在伊朗開展業務,然而在美國的重壓之下,法國標緻汽車公司、道達爾石油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等已經表示,因為擔心受到美國製裁,它們將暫停與伊朗的業務往來。胡克表示,目前已有50多家公司宣佈,願意應美國要求暫停同伊朗開展業務。

伊朗——

“美國阻止其他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企圖註定徒勞”

面對來自美國的強硬立場和強大壓力,伊朗並不服軟。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日前表示,美國妄圖用經濟制裁手段挑起事端,製造伊朗分裂,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伊朗人民將團結一心,共同抵抗美國與其地區盟友對伊朗的圍困和封鎖。

同時,伊朗還積極展開頻繁的“穿梭外交”,以期打破美國的外交制裁和封鎖。近日,伊朗總統魯哈尼接連訪問瑞士和奧地利等國,以尋求歐洲國家及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

伊朗石油部官員表示,“美國阻止其他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企圖註定徒勞”,美國試圖在未來幾個月內把伊朗平均每天200多萬桶的石油份額從全球石油市場抹掉絕非易事。雖然殼牌、道達爾等一些歐洲公司在過去幾周內停止採買伊朗石油,伊朗依然在向歐洲、亞洲以及其他地區正常出口石油,上個月伊朗平均每天出口原油達280萬桶。

伊朗方面還表示,7月6日伊朗外長將出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伊朗核問題外長會,同伊核協議其他五國外長討論維持核協議的途徑。

美方對伊實施單邊制裁已引起許多國家不滿。印度和土耳其近日公開表示不打算響應美國對伊制裁的“號召”。印度是伊朗石油的最大進口國之一,該國石油和天然氣部國際合作聯合秘書孫賈伊·蘇迪爾日前表示,印度不承認單方面制裁,只承認由聯合國施加的制裁。土耳其經濟部長尼哈特·澤伊貝克奇也表示,土耳其會遵守聯合國就這一議題作出的決定或施加的制裁,“除此以外,土耳其只遵循自身利益”。

日本《每日新聞》在社論中批評美國的制裁屬於單邊行為,並呼籲日本政府堅決拒絕停止進口伊朗石油的無理要求。

輿論——

美單邊行動增加了國際油價飆升及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美國對伊朗高舉制裁“大棒”的強硬立場,增加了國際油價飆升的風險,同時也為中東地緣政治增加了新的不穩定因素。

華盛頓智庫民主國家防禦基金會高級顧問高德博格認為,美國政府此次單邊行動將對自身國際地位和國家利益造成威脅。“如果任何一家大公司或任何一個國家,公開違抗美國這一制裁,將大大削弱美國政府的戰略意圖和國際信譽。”

美國單方面制裁伊朗的舉措令美國同歐洲盟友關係日趨緊張。自2015年伊核協議簽訂後打入伊朗市場的歐洲企業,將很快面臨遭美國政府單邊制裁的風險。美國新墨西哥州前州長比爾·理查森警告,“美國不應當在懲罰伊朗的過程中疏遠歐洲盟國”。

歐盟委員會日前啟動了“阻斷法令”等一系列預防性措施,以保護歐盟在伊朗的公司免受華盛頓制裁。它將保護歐盟公司免受美國製裁的域外效力,允許公司追回損害賠償金和取消任何基於美國製裁的外國法院判決。

分析認為,美國試圖通過制裁切斷伊朗的資金流,遏制其彈道導彈研發和地區影響力,逼伊朗就範。但這一次,美國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

(本報華盛頓、開羅7月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05日 2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